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
200*年是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是改革稳步推进的一年,是招商形势喜人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镇人大、政协的支持、监督下,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积极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好科学发展观,抢抓新机遇,谋划新举措,实现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是年初目标任务的10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是年初目标任务的110.5%;全年共引进资金1.1亿元(其中外资200万美元),是年计划的357%,引进项目13个,是年计划的118%,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2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完成了调整后财政收入368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国税完成157万元,地税完成145万元,财政自管收入完成66万元,首次出现了负增长。通过创新方法,在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0余天就完成了全镇的全年农业税任务。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37元,比上年增加202元,是年初目标任务的100%。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我们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作政府工作的重心,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抓工业的手段来抓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典型引路,**沿路菜、沿江林、沿湖鱼蚌、沿滩是牛羊,境内是“猪——沼——菜”生态家园的特色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市场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在结构调整上向规模发展。我们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公里蔬菜长廊建设的机遇,克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村十四组土地进行合理合法流转,引进外地种植大户建成了50亩的钢架大棚,实现了大棚蔬菜中部崛起,完成了东西部的对接。一年来新增保温大棚面积2197亩,新增畜禽12000头(只),生猪出栏20000头。通过宣传,引进市园林公司承租马家滩,使马家滩的效益成倍增长;退耕还林面积得到了补植,经过了省市验收;三浃村被评为“万树村活动先进单位”,共植树20万余株,使得**的滩头、岗地变成了“绿色银行”。在产品质量上向高商品率发展。我们将大专院校与种养殖大户“联姻”,引导群众使用优良品种,倡导无公害蔬菜生产,扩大了无公害精细菜基地。在无公害绿色标志的基础上,**的萝卜、茄子、丝瓜、西红柿等四个品种又被省有关部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蔬菜在市场上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在技术培训上向实用型发展。为了让**少量的土地获得更大的效益,我们采取了理论辅导,实地指导的措施,让群众掌握一门或多门实用技术。一年来,我镇先后请来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专家教授多次来**进行讲座,手把手地教群众识病除虫,还请来了市蔬菜局的专家到团山九组菜地指导种辣椒,进行了50亩的秋辣椒实验,效果喜人。我们还建成了农民培训基地,实施了“跨世纪青年科技培训工程”,全年共培训农民工3000多人次,提高了群众种花、种果、种菜的本领。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3000余人,每年汇回**的打工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在政策扶持上向惠民方面发展。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让惠农政策直达农户,农业税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良种补助、退耕还林补助通过邮政存储到户,全镇共发良种补助款930777元,退耕还林补助款107093元。去年,为了鼓励群众发展大棚蔬菜,镇政府出台文件,对发展大棚蔬菜的农户实行奖励政策,对新增连片竹架大棚,每亩奖励600元;对新增钢架连片大棚,每亩奖励2000元;对发展种养殖的农户协调银行贷款,全年共发放支农贷款1000多万元,解决了群众想发展难发展的局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种养殖大户。在基础建设上向能灌能排发展。去年,我镇完成了**洲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白沙滩省级土地复垦项目。其中农业开发项目受益面积5600余亩,改扩建泵站7座,开挖沟渠12.6km,新建硬化渠6.25km,建人行桥33座,开挖蓄水塘堰十余处,改善了**的水利设施。白沙滩土地复垦工程复垦面积800余亩,白沙滩当年种植湘蓬,亩平收入1000余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受益,为群众增收夯实了坚实基础,全镇的农业板块建设发挥了较好的效益。
工业发展势头明显强劲。虽然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土地改革的制约,但我镇通过更新观念,重奖有功中介人;优化环境,着力推进体制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实行企业手续代办制,工业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企业的数量有了新突破,企业的领域有了新突破,企业的规模有了新突破,企业的税收有了新突破。全年工业用电量26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6%。中正特钢不断扩大规模,投资2000万元新建现代化厂房6000平方米,添置技术含量高的机械设备,为其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金龄公司在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向内挖潜税收不减反增。长江容器机械厂,建成投产了现代化车间,税收突破了40万元大关。同时,引进了两家企业落户厂内,为该厂强大积蓄了力量。一年来,我镇一方面抓企业发展生产,一方面抓盘活存量,招商引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全员出动”的招商格局。通过资源引增量,政策引客商,引进促发展,全镇招商引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全年引进项目13个,是前三年招商引资的总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0万元,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原棉花站闲置资产引进黄石骄武集团投资,建成的鑫隆纺织有限公司,当年引进当年试产,便完成了税收2万余元。原三浃物质码头引进安徽老板建成的铜陵磨料公司,当年完成税收9万余元。我镇还将粮管所的资产入股,引进外资兴建了唐人府食品有限公司。盘活了鄂州工艺抽纱厂,引进了云飞扬纺织品有限公司。我镇境内的存量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用。这些企业的引进,一举改变了我镇税收征管的被动局面,也展示了我镇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在全镇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科教文卫事业齐头并进,全镇举办多期农业、法律、岗前培训和讲座,农民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带来的效益不断攀升。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中学综合楼。全镇“普九”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师资力量通过竞争上岗、校长聘任制得到了加强,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中学中考再创佳绩。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医疗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效益明显好转。卫生院开展了中医创建活动,并通过了省级验收。开展了防艾知识宣传及调查工作,有效加强了疾病预防工作。 “金龄特钢”杯五四青年卡拉ok比赛丰富了全镇文化生活。计划生育工作推行“人性化”管理,开展了“计划生育月”和“冬季计划生育大行动”活动,有效遏制了计生率反弹的趋势,一举平抑了人口出生性别比,通过了市、区的检查验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派出所班子调整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重拳打击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定的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有效转化了“法轮功”练习者,保证了**的安定、稳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得到加强,在年初的禽流感防治和秋季的狂犬病防治工作中,措施得力,有效保护了**人民的身心健康。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特色集镇已初具规模。**中学综合楼、司法所办公楼、**变电站大楼、**福利院的建成,又成了**集镇新的亮点。“三星”创建活动美化、亮化、绿化、净化了**集镇,被评为市级文明集镇。路网建设得到巩固,全镇有4条组级公路得到硬化,全长7.7公里,村、组公路硬化达到98%以上。金融部门提供贷款有效支持了工农业生产。供电部门完成了电力增容,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搞好用电协调工作,保证了居民用电。五保户老人得到了集中供养,投资40多万元建成的福利院,被市民政局评为甲级乙类福利院。劳动人事、土地建设管理、食品、民政、工商、邮政、电信、社会保障等部门围绕中心开创性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改革工作明显推进。税费改革过后,村干部工资成了干部的心病。我镇针对这些情况,对村支部书记工资实行财政全额统筹,对村计生主任实行工资部分统筹,有效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在政府机关推行领导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了透明度,既规范约束了干部行为,又为政府节约了开支,效果明显。在村级推行了债务化解改革,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法对村级债务进行调查核实,实行村帐站管,用目标来约束债务化解工作,共化解村级债务百余万元,理顺了村户干群的关系,让干部轻装上阵。特困救济和社会低保工作也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改变了困难户由民政一肩挑的局面,全镇共有特困救济173户,城镇“低保”21户,特困户、低保户从银行直接领救济,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了保障。
政府自身建设明显加强。我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镇机关制订了干部学习、考勤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部门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了“三送”活动和“四创一优”活动。镇直机关干部通过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了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公仆意识,不断倾听民众呼声,体察民众实情,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强调查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益,严肃了政风政纪,保证了政令畅通。全镇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政治局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财政可用财力不多;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大项目难引进,高新技术难落户;农民增收渠道不广,成效不大等。这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05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我镇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稳步推进我镇富裕型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意义重大。做好今年的工作,虽然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但同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一是国家对“三农”工作支持的力度加大。二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为我镇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期。三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农业税减免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全镇人民建设富裕型小康城镇的热情。四是我镇的区位优势和我们所做的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我镇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周边的兄弟乡镇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头,如不努力,我们可能落后更远。可以说,我镇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挑战中捕捉机遇,在困难中赢得发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富裕型小康城镇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快项目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积极推进我镇各项工作机制、体制的创新,全面提升我镇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今年主要预期工作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财政收入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7元,比上年净增300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计生率达到98%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0:110 以内。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努力办好7件实事:1、围绕20公里蔬菜长廊建设,新增建设无公害蔬菜大棚300亩,建沼气池100户,进一步发展“猪——沼——菜”生态家园建设;2、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工作;3、引进建成新增税收过100万元项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2005-12-21 16:38:00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511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