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二十多年的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平衡,不仅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更向世界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模式。我有幸参加了x县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结合我县的发展实际,也产生了一些关于镇域发展的思考。
到“浙”里深体验真感悟
“千万工程”何以在世界“圈粉”,被大众点赞?源于山清水秀的人居环境,源于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中国人民的行动力。在浙江,深度体验、零距离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模样,方知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涵。一是要处理好“城市扩张”和“乡村发展”的关系。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缺乏公共服务等问题困扰着乡村发展。“千万工程”以环境整治为起点,让更多村庄走上发展新路,村容村貌改善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特色得到凸显,焕发了乡村“万物生长”。二是要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千万工程”打破了“要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的魔咒,通过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挖掘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如丽水市构建以山地特色为内核的“山”系产业体系,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农家乐民宿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居”、乡村旅游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景”等。三是要处理好“物质满足”与“内心丰盈”的关系。总书记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提醒我们,在现代化为人们创造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要致力于乡村文明。就像唱“村歌”、办“村晚”的江山大陈村,就像开展“樟树下议事”的余杭小古城村,用实践证明,乡村可以成为人们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乡愁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带回“襄”学以用促提升
从“变与不变”看“千万工
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本文2024-05-06 09:27:3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41955.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