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24-03-05浏览:2813下载175次收藏

**市***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省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省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的通知》(云巩固振兴组办〔2023〕12号)要求,现将**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情

**市位于**省西北部,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东与兰坪县、大理州云龙县为邻,西与缅甸联邦接壤,南部、西南部紧靠保山市隆阳区和腾冲市,北同福贡县相连。国土面积3203.04平方公里,国境线130公里。最高海拔4161.6米,最低海拔738米,年降水量1062.6毫米,年均温度20.2℃。辖8个乡(镇)、2个街道、71个村、15个社区,总人口2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07万人,有傈僳、白、怒、彝、景颇、汉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04%。2023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9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亿元、增长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466元、10467元,增长8%、10%。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共有20810户80891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7961.2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2%。

二、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作为“一号工程”

迈进新的赶考之路,**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目标和州委“三步走”发展目标,深入谋划泸水“三个阶段”奋斗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三个强化”全面推动责任落实。一是强化政治责任。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巩固成果领导小组调度会40余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研究制定《**市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3年)》、《**市2023年脱贫人口产业发展促进增收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市2023年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促增收实施方案》、《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等系列实施方案,行业部门分块分领域制定住房、产业、就业、教育、医疗、饮水、社保等年度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确保靶心不变、频道不换。二是强化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保,32名市级领导挂乡包村(社区),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以上率下带着干、紧盯任务领着干、撸起袖子一起干。顺利完成驻村(点)工作队员轮换工作,120个单位276名驻村、驻点队员全覆盖挂联包保82个村(社区)。向10个乡镇(街道)71个行政村、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选派82支276人的乡村振兴驻村(点)工作队,并从优秀年轻驻村队员中选任1名“乡镇队长”,协助乡镇(街道)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基层力量不减弱、帮扶队伍不断链、衔接工作不断档。三是强化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包保、监测、调度、暗访”四项制度,对重点指标、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按月蹲点监督,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执纪问责。2023年,监督发现乡村振兴领域问题87个,推动整改47个问题,移送问题线索33个,开展工作约谈11人次,快查快处3个产业项目不正之风问题,立案12件12人,处分9人、问责1人。

(二)“四个措施”促进群众增收富业。一是稳岗就业促增收。开展架子工、中式烹调师、咖啡种植、育婴员、钢筋工等工种培训51期2805人,通过培训促进学员实现就业。8支就业小分队“点对点、一站式”输送省外务工16批次2116人。优化公益岗位,开发护林、保洁、护路、护边、地质监测等乡村公益岗13824个。实现转移就业6574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3766人),就业率达77.1%,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2023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工资性收入12171.78元、同比增长11.46%,占人均纯收入的67.77%。二是壮大产业促增收。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建立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切实把“小、散、弱”向“优、特、精”转变。以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抓手,通过“园区+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大力发展“六个万产业”(10万头高黎贡山猪、20万亩草果、5万头黄牛、10万亩精品咖啡、3万亩特色水果、3万亩中草药)。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帮扶带动1.9万户脱贫户、2886户三类人员实现新型经营主体覆盖,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产业带动“双绑”基本实现全覆盖。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生产经营性收入2822.31元、同比增长6.92%,占人均纯收入的15.71%。三是资产增益促增收。建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全覆盖机制,组建农资管理开发有限公司,统筹盘活“三块地”及各类集体资产、产业资源,有效提升农民集体分配红利、土地经营权租赁、城乡周边房屋租赁收入。以发展到户产业、委托协议等累计带动农户4.1万户发展产业,脱贫户产业覆盖面达100%。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2659.79万元、增长45.62%,71个行政村和11个安置点社区年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四是以工代赈促增收。截止11底,全市通过“专项、农推、重推”领域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4个,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1864人,发放劳务报酬1431.3万元,被省发展改革委向国家层面推荐申报为“以工代赈工作成效显著县”。

(三)“五个抓实”落实监测帮扶措施。一是抓实监测帮扶。坚持线上监测与线下核查相结合,畅通困难群众第一时间找政府、第一时间获救助的渠道,群众满意、深得民心。全市累计在**省政府救助平台申请救助事项2418件,办结率100%(其中2023年年内申请167件,办结167件,办结率100%)。二是抓实排查录入。制定了《**市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暨“大排查大走访大整改”工作方案》,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对驻村轮换队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全面完成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810户信息采集、信息数据更新、录入工作,完成乡村建设系统41326户150473人一般农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农村户籍农户基础信息及乡村建设相关指标、行政村乡村建设相关指标采集录入工作。三是抓实数据比对。严格线上数据比对分析预警监测,建立卫生、教育、医保、住建、民政等行业部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将问题信息推送乡、村两级入户排查核实,及时发现风险,及早制定解决措施。四是抓实帮扶工作。加强帮扶措施的线上线下对比,围绕工资性、生产性、转移性、财产性4块收入,算清收入差距,找准短板弱项,挖掘增收潜力,全面实行“一户一台账”、“一人一措施”、“一对一包保”措施,综合运用产业、就业、社会保障兜底及金融等措施进行帮扶。五是抓实风险消除。截至12月31日,全市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340户11388人,累计消除风险1812户6978人,其中2023年新纳入监测对象98户356人,消除风险351户1291人。。

(四)“六个用好”精准把握政策机遇。一是用好财政支持政策。2023年到位财政衔接资金6.07亿元,形成支出5.1亿元,资金支出率为83.71%。二是用好金融帮扶政策。2023年全市发放小额信贷2731户1.4亿元、“富民贷”617户4178.3万元、“金碧乡村振兴贷”2783户3.2亿元。建成120个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三是用好生态帮扶政策。着力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建设营造林2万亩,支付劳务工资9691.67万元,8038名生态护林员年户均增收1万元。兑付29072户农户103.1万亩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031万元,兑现2023年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资金5578.91万元。盘活迁出“三块地”资源,实施5个光伏太阳能发电项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