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重点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23-11-16浏览:2160下载169次收藏

**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重点

2023年,我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州县委决策部署,聚焦打造“滇西一体化产业集聚区、##(**)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发展定位,以洱海保护和产业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工业强县”战略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着力巩固传统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引进新兴产业,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格局逐步构建。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

1.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8月,我县在库规上工业企业57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7%,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7%以下。

2.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1-8月,全县能源以外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88048万元,同比下降4.17%,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40亿元的47%。

3.研发投入情况。**县2023年研发项目总投资17982万元,已超额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17746万元的101.32%。

4.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1-9月,累计完成数字经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18万元,预计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

5.非公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二季度,全县非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36721户,其中中小微企业近5100多户,占全县经济组织的99.31%。

6.信息网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慧+”升级,推进5g网络覆盖和“5g+”应用,1-8月,新建5g基站200余座、铁塔12座,改造铁塔203座,架设光纤400余公里。实施千兆宽带工程,县城区宽带基本达到1000兆。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聚焦产业培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是绿色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产业成链集群。####公司年产1万吨再生硅材料(一期)、##公司年产10gw单晶硅棒及单晶硅切片(一期)、####公司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10万吨正极材料和####等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二是金属制造产业提质增效。(字体)依托**##公司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围绕全省铝、铅锌等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优势,从传统材料产业从低端迈向中高端,做精做强再生铝、再生铅锌、再生铟以及稀贵金属新材料循环综合利用产业。三是高原特色和食品消费品制造产业培优增效。围绕****、####、####等企业现有基础,打造“屠宰—畜禽鲜肉—畜禽肉精细产品/畜禽副产品”产业链。围绕####、####等企业基础,延伸发展“新鲜果蔬—果仁果脯/冻干水果/浓缩果酱/果蔬汁/果蔬罐头/脱水蔬菜/汤料包/酱菜泡菜”等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三是绿色新型建材产业步伐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园片区、####新型建材产业园片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建材领域龙头企业落地布局,####年产2×500万吨砂石骨料建设和####公司茅草坝新型建材产业园原料基地一期工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五是数字产业加快发展。(字体)培育######公司和####公司2家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2.紧盯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加快落地。今年,全县重点推进工业项目共12个,计划总投资3592123万元,完成投资318475 万元。其中,######公司年产1万吨再生硅材料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二号厂房、四号厂房封顶;######公司年产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一期)部分建成投产;####年产10gw单晶硅棒及单晶硅切片项目(一期)已投产,污水已通水至园区北片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开始前期规划、设计;####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完成临时建筑和办公楼主体结构,于2023年7月25日搬迁入住,厂房孔桩浇筑完成,正在浇筑设备基柱,场地平整二期项目基础配套正在施工中;####电池产业园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项目备案,厂房建设、安装设备等代建协议已签约,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公司新型建材产业园原料基地一期工程完成项目备案、用地勘界及租用,储量核实报告编制,环评、水保、安评报告等报告已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正在编制;####公司年产2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及2万吨/年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业务和锂电池拆解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选址。

3.紧扣绿色发展,节能降碳卓有成效。一是完成重点用水企业上报3户,下步积极申报申报“水效领跑者”。完成####公司高耗能电机更换验收工作。完成水泥生产企业资源能源消耗统计情况报送工作,####公司50万立方加气混泥土切块节能验收工作。二是会同县应急、公安、环保等部门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进行专项检查。三是配合经开区申报“绿美园区”,目前已通过省工信厅认定。四是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对水泥建材生产、化工行业8家企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导检查,共排查出问题12个。五是完成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问题整改验收整改工作方案。

4.紧贴企业服务,政策支持工作有力。一是申报2023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6个,其中制造业重大项目方向(产业项目)3个,配套重大项目的生产服务型物流补短板项目2个,技术改造与创新方向(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项目)1个。二是申报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个,获批培育奖补资金项目2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向--####公司和####公司各奖补124万元,共计248万元的专项资金,已于9月底全部兑现至企业。三是做好2022年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以奖代补资金分配工作,对8户企业给予86.3万元的纾困发展资金补助。四是做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申报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户。五是实施清欠活企专项行动,2023年受理处置3件州转办的行政、事业单位拖欠项目,偿还资金340万元。

5.紧抓科技创新,科技发展步伐加快。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目前,**县有效期内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户,**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已入库11户。有研发投入规上企业18户,占规上企业45户的40%,有研发投入纳统机构3户,占纳统机构5户的60%。二是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截止目前,**县有科技特派员120人,2023年通过省科技厅认定科技特派员29人。截止目前**县共有州级专家工作站3家。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扶持鼓励转化自主研发成果,提高科研投入产出率和成果转化率。16家企业(单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22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开区企业孵化中心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为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转型作出有力支撑。

6.紧推基础工程,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建成……,智慧停车场……。智慧园区项目……。完成了**个部门的数据归集工作。与地位二签订了《卫星产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要求,确定了祥通物流公司作为政府平台公司正与地位二组建合资公司,“**一号”实验先导星已完成设计,现已进入制造、发射报批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存量企业挖潜困难。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等重点企业原材料进口困难,原料短缺,产能受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建筑业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等建材企业销量下滑,大幅减产。

(二)工业经济增长难度大,扭负为正的压力逐步加剧。受国家、省、州、县统计核查及自检自查新标准严要求,导致工业总产值等上报数大幅度调减,但去年同期基数不减情况,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幅度过大;加之年内企业停产、重组、市场订单减少、价格大幅下跌等原因,拖带数值大幅下滑,存量规上工业企业运行异常艰难,目前增量规上企业暂无能形成有力支撑,填补存量的拖累和亏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速等经济指标,缺乏有效支撑,扭负为正压力大。

(三)要素制约较为突出,项目支撑能力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项目用地、环境保护和根据产业政策准入限制等要素制约性较大,体制机制不活、人才缺乏,项目用地、林地指标紧张,报批繁琐,审批难,使部分储备项目无法启动,新建项目被迫推迟,这些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有效解决。如####、####等项目因土地问题,多年来仍处于停滞状态。

(三)项目建设周期长,招商引资项目成效还未显现。工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虽然全县工业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大批项目签约落地并逐步对工业投资形成支撑,但项目建成、投产仍需一定周期,短期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还不明显。

(四)科技创新重视不够,企业科创平台有待提升。一是企业对研发投入认识不足,研发投入具有投入资金多、风险高、回收期长等特点,研发投入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方面,其它产业几乎为零。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有待提升,全县创新平台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现有创新平台机制不活、运行质量不高,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五)企业智能化转型慢,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目前我县部分企业和行业对相关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价值识别以及主动作为的意识还不够,受意识、资金、人才储备等多种因素制约,数字化水平较弱,很多企业信息化只覆盖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而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程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

三、2024年工作重点

(一)工作思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全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服务”鲜明导向,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提升工业发展基础能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力争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降幅收窄到10%以内,完成能源以外工业投资40亿元。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强化运行调度,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落实好工业经济“月报、季报、年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预警监测预测机制,注重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服务、分析、预警,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收等核心指标变化分析,工业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和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准确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努力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运行监测目标。二是深入研究用好减税、纾困、融资等扶持政策,积极指导帮助企业进行申报项目和资金争取,支持企业及时调整产品、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营销市场。三是加强小企业升规培育,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在500-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引导达标企业主动申报。

(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以“服务企业”和“企业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按照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强力推进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围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绿色食品制造,加大全产业链招商,积极推介和招引一批重点企业,同时控制高耗能冶炼企业准入,引进成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

(三)强化协调服务,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一是认真抓好非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协调加快推进全县工业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入库纳统工作,将具备入库条件的项目尽快纳入统计范畴。二是做好省、州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对前期手续完备,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认真组织企业开展申报工作。三是强化项目协调服务,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等项目建设。启动####、####等项目。

(四)抓实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科技项目支持。做好各类(含认定)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做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征集、调研等工作;二是继续做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后续相关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国家省州县项目申报和实施“双创”大赛,省州专家工作站建设,规上企业研发投入指导服务等工作。三是积极配合做好与####大学共建####科技园##分园双创基地等相关工作。四是提高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持续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大力推动“四上企业”,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科技投入大幅增长,财政科技投入有较大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0.80%。力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五是抓实乡村振兴科技项目申报及实施。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五)提升数字经济工作,加快数字产业、卫星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新基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从项目策划包装、前期储备到开工、入库的全流程管理服务,优化前期工作审批流程,加速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做好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的准备。二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工业企业与互联网加强合作,鼓励本土企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同时加快数字产业化提升,继续引进符合我县产业需求的数字化企业;从土地、人才引进、企业税收等方面研究制定支持数字化产业项目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我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快推进**经开区智慧园区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省发改委数字局,做好方案和可研编制及评审工作,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建设步伐。四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航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实施“融合卫星应用、基于太空治理、零碳gep示范”创新智慧园区规划建设,务实打造可复制、可放大、可持续的卫星应用产业链路,争取在2024年完成11颗云南本地近地轨道卫星星座的整体规划及前三颗星的发射任务。

                  2023年11月12日

县工业信息和科技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重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