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建设进程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建设进程
中共**旗委书记 **
**旗位于鄂尔多斯西南部,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蒙古族2.89万人,农牧业人口5.8万人。近年来,**旗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的发展理念,农牧业基础产业、工业支柱产业、文化旅游朝阳产业、城镇新兴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架构稳定,比例渐趋合理。全旗经济社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发展时期。
**旗人文底蕴深厚。7—15万年以前,闻名世界的鄂尔多斯(河套)人生活在**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流域,科学地佐证了人类多源学说,也填补了人类进化史学断档现象,极具产业价值。
**旗资源富集,堪称“中国的科威特”。在总面积不及科威特五分之三的土地上,已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煤炭远景储量达300亿吨,按能量大卡计算,天然气与煤的热当量总值相当于160亿吨石油。是科威特石油总储量130亿吨(968亿桶)的1.23倍。境内65%的植被覆盖率更是科威特无法相比的。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在这块热土上不懈地进行着伟大实践,经历了经济结构的两次重大调整,顺利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一、全旗经济结构调整的三次重大转变
一是农牧业由靠天吃饭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日益恶化的毛乌素沙地生存环境,**人民在“治沙英模”宝日勒岱的带动下,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向沙漠进军,吹响了绿染大地、建设家园的时代劲歌。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改善,**旗的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草库仑建设、高效益家庭牧场、农牧结合、规模化养殖等成功做法极大地提高了牧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牧互补发展,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实现了向综合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2004年,**旗提出“以人为本,建设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了农牧业发展的产业定位,要将**旗建设成为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无定河流域建设自治区最大的优质肉牛繁育基地。推进产业化,提出“增草增畜、做大总量”、“立草为业、为养而种”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发展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的三元结构,产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2005年全旗粮食总产量超过1亿公斤,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到180万头(只)。畜牧业经济在全市范围内一枝独秀,**旗也因此跻身全市农牧业经济强旗行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多年稳居全市第一。
但统计资料显示,建国后40多年的发展中,**旗经济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单一性,农牧业经济效益显著,工业及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直到2000年,工业经济总量才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改变了地区经济由农牧业经济独脚支撑的局面,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二是由传统的畜牧业强旗向工业强旗转变。
经过几年的暂短过渡,从2000年到2003年三年间,全旗经济的工农二元结构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对等发展时期,并迅速实现了经济结构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十五期间,**旗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走“工业兴旗”之路,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效益质量明显提高,以皮毛、药材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得到加强,在发展天然碱化工的基础上,以天然气化工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产业迅速崛起。2004年,**旗凭借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构筑四大工业板块,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旗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15mw级天然气电厂、100万吨甲醇和20万吨液化天然气等一批以新兴能源和重化工产业为主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63%。2005年,开始有计划、高起点开发煤炭资源,确保转化率高于50%,全旗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8.5亿元,年均递增70%,占三产的比重达到66%,工业经济强劲凸显,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为打造自治区级500万吨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经济增长由单一支点型向多极支撑型转变。
作为传统的畜牧业强旗,长期以来,畜牧业经济在三产中占有绝对份额,一直是**旗经济的重要支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旗天然碱化工兴起,历经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天然气、煤化工、新材料工业的发展,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急剧攀升,迅速成为全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工业化进程彻底改变了我旗经济长期由农牧业经济支撑的局面,地区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旗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口号,将文化作为独立产业与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并称“四大产业”,实施“四轮驱动”。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2亿元,与一产持平,各占17%,实现了经济增长由单一支点型向多极支撑型的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效益明显提升,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显著增强。
二、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三次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极大优化了全旗产业结构,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分析近10年来三次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前全旗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
从三次产业总量变化来看,1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75倍;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增长了1.62倍、7.88倍、8.89倍。一产在较高基数上保持增长态势,二、三产业在较低基数上实现大幅增长。虽然三次产业总量都在持续增大,但是二、三产业增速将远远超过一产增速。
从三次产业比例变化来看,一产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长,年均分别上升1.9和0.9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幅度将日益显著。
另外从产业结构内部分析,一产中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二产中建筑业发展迅猛,皮毛、药材加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天然碱化工技改增效,新材料工业研发领域拓宽,天然气化工异军突起,煤化工后来居上,二产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三产内部各要素健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由此可见,全旗经济的优化转型特征十分明显,二、三产业的强势崛起大大提升了全旗经济运行水平。在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一年内提升了113个位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5年上升了338位,竞争力等级由e级上升为c级,跻身西部百强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建设进程
本文2005-12-13 08:52:00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38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