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辛弃疾祖籍地稼轩文化传承弘扬座谈会上的发言

栏目:发言稿发布:2023-08-20浏览:2521下载257次收藏

在辛弃疾祖籍地稼轩文化传承弘扬座谈会上的发言

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  马晓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就传承弘扬稼轩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严格考证,做到有据可查。今年初,我们在深入康乐县辛家集村、范家坪辛蒲等祖墓考证的基础上,详细查阅了《甘肃省志》《狄道州志》《临洮县志》《康乐县志》和各地辛氏族谱,结合辛家集《辛氏族谱》,从而得出结论:辛弃疾祖籍地为古狄道西乡,今甘肃省康乐县。现辛氏族亲后人仍在康乐县居住,辛氏祖陵保存完整。据所藏民国戊子重録《辛氏宗谱》、民国乙亥《菱湖辛氏族谱》之肇周大夫甲公后迁居陇西源流之图所记载,并结合康乐县辛氏后裔提供的《辛氏起源.世系.族史人物关系瓜瓞解》中记述,资料衔接基本一致。其初始祖辛蒲自汉初迁陇西狄道,至隋辛公义之子辛亮,其十八世孙辛维叶于北宋初年迁济南。经六世到南宋绍兴十年辛弃疾出生,所有谱系资料完整无误,且辛氏初祖辛蒲之墓尚在康乐县。我们整理了近10万字的印证资料,摘录要点制作成了图文并茂的app佐证课件,在江西铅山等地进行了讲解展示。     

      二、深入考察,做到对接到位。今年3月3日至3月7日,我们先后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历城区等地走访互动。在铅山县走访了辛弃疾文化园、河口明清古街、辛弃疾墓、瓢泉、岩前稼轩居、稼轩府堂及鹅湖书院。召开了康乐县铅山县“寻踪辛氏之旅  共承稼轩文化”交流座谈会。达成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两地沟通对接,共同弘扬传承好辛弃疾文化的共识。在济南高新区,走访了辛弃疾纪念馆、临港街道四风闸村辛弃疾出生地、稼轩文旅城、济南市稼轩书院、高新区文化中心,召开了“临夏州康乐县·济南高新区东西部协作文化赋能座谈会”。围绕东西协作文化赋能及稼轩文化传承开展研讨交流。在济南市历城区,走访了区博物馆、区文史哲阅读馆、辛弃疾纪念祠,并与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慈善总会会长孙德顺,历城区稼轩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展,济南市稼轩书院院长马涛,历城区稼轩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健进行座谈交流。

     三、强化组织,做到高效运转。今年3月份,县上成立传承弘扬稼轩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文联设立分支机构,撰写发表了大量的“辛弃疾祖籍地”文章。同时,精心筹备、搭建框架,及时成立了康乐县稼轩文化研究会。在2023年首届“书香临夏·县市行”活动启动仪式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中,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上饶市铅山县稼轩小学和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的同学、康乐县师生们在“云”端开展诵读活动,首次实现线上三地“跨时空”联动。同时,县稼轩文化研究会每月组织开展“悦享稼轩文化·书香润泽康乐”朗诵活动,不断挖掘稼轩爱国文化和诗词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四、夯实基础,做到权威认定。 7月4日,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主办,中共康乐县委、康乐县人民政府、临夏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铅山县委宣传部协办,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赋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在康乐县举行,济南市历城区稼轩文化交流协会、稼轩书院向康乐县颁发“辛弃疾祖籍地”匾牌。7月5日,以稼轩文化为主题在县文联开展书画交流活动。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教授顾亚龙,山东稼轩书院院长马涛,山东美术馆教授杨大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韩源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甘中流参加。

      习近平总书记把经典诗词称作“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在文章、讲话与著作中多次引用诗词佳句来表达深刻丰富的含义,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史文化名人是每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具有重要价值。


     “稼轩祖籍  人文康乐” ,作为县文联做好研究稼轩、宣传稼轩,推动稼轩文化的可持续性、文化赋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到康乐县考察交流,邀请辛氏族人多到康乐县寻根问祖。恳请贵地文联常来康乐县文联传文学“经”送艺术“宝”,希望贵地文联在学习、培训、资金、设施方面给予我们大力的扶持,全方位、多渠道助力推动康乐县文学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辛弃疾祖籍地稼轩文化传承弘扬座谈会上的发言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