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水体总有机碳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探讨
黄明雨
摘要:于2018年1~12月份期间,对洱海的11个监测点位进行了采样,测定了水样中总有机碳(toc)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值。11个点位的codcr、toc均值分别为:16.23±2.43 mg/l、6.11±1.69 mg/l。用最小二乘法对11个点位codcr—toc对照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y=1.290x+8.338,相关系数r=0.897。结果表明:①洱海水体同一点位的codcr、toc差异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点位之间的codcr、toc差异也较小,空间分布也趋于一致;②不同點位的codcr、toc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但是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较大,介于0.678 ~0.939之间。
关键词: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相关关系;洱海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14-0131-04
1?洱海流域概况
洱海(25°36′~25°58′n,100°5′~100°18′e)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境内,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其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当水位1966 m时,湖面积252 km2,南北长42.5 km,平均水深10.5 m,最深处达20.5 m,最大湖宽8.4 km,湖容量28.8亿m3,湖水不存在温跃层,上下温差小,冬季湖面无冰,洱海流域面积2565 km2[1]。
化学需氧量(codcr)是利用化学氧化剂重铬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根据反应后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2]。codcr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构成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所不同。水体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复杂,并非所有的有机物都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例如含苯环比较多的芳香烃物质就不能被其氧化[3]。 codcr能氧化水体中近80%的有机污染物,且重现性好,水环境监测中普遍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基本总量。
总有机碳(toc)为水中有机物所含碳的总量,是以碳总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所有含碳物质均能反映在toc测定指标值中,因此toc 能充分反映出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水平[4]。尽管我国目前尚未将toc纳入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但是toc作为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研究以新三湖之一洱海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洱海水体中codcr、toc的对应数值,分析对照数据并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
2?研究方法
2.1?水样采集
根据“洱海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评价工作方案”,洱海水质监测点位采用原有5条国控垂线及6条省控垂线共11个监测点(图1)。2018年1~12月每份个月8日左右采集11个点位上下层混合水样,用便携式采水器在各样点表层(0.5m)、和底层(离底泥0.5m)采集水样现场混合。水样装入样品瓶中冰盒内保存,带回实验室测定各项指标。
2.2?测试方法
水样经超声细化处理后,采用哈希快速消解液(ul)消解,冷却后使用dr5000紫外分光光度计(哈希,美国)依据《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测定codcr的数值;
toc数值使用et1020a总有机碳分析仪(普析,中国)依据《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501-2009)测定。
2.3?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和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图采用surfer16软件进行。
3?结果与结论
洱海水体同一点位的codcr、toc差异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图2),并且在采样期间codcr、toc 出现最大值的时间有8个点位相同。285、286、288、631、632、633这6个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均同时出现在2018年8月份,283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同时出现在2018年9月份,281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同时出现在2018年10月份。280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8年10月份、2018年8月份。284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8年6月份、2018年8月份。287点位codcr、toc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8年9月份、2018年8月份。
洱海水体不同点位之间的codcr、toc差异较小(图3),分布趋于一致(图4)。11个点位的codcr、toc极值范围分别为12.90~25.50 mg/l、3.02~10.83 mg/l,均值范围分别为15.38~17.38 mg/l、5.40~7.43 mg/l。633点位的codcr、toc 值较高,codcr、toc的均值分别为17.4 mg/l、7.43 mg/l;284点位的codcr值最小,均值为15.4 mg/l,283点位的toc值最小,均值为5.40 mg/l。
通过2018年12个月对洱海11个点位的不间断监测,得到132组总有机碳(toc)与化学需氧量(codcr)的有效对应数据。根据对照数据组,绘制codcr—toc散点图(图5)。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因变量y(toc)对自变量x(codcr)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到总体回归直线方程为:
式(1)、(2)中:y为化学需氧量(codcr);x为总有机碳(toc);r为相关系数。
本文选用方差分析对总有机碳(toc)与化学需氧量(codcr)的线性回归效果进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二者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
洱海水体总有机碳与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探讨
本文2022-11-11 22:00:46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3172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