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的国家公园到底有多少宝藏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22-11-11浏览:2228下载155次收藏

巩逸帆

中国人自己的国家公园,来了!

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共5座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中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由此奔流,孕育了14亿人的家园,承载着“亚洲水塔”的重担;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栖息着中国的标志性动物大熊猫,保护着国宝及其覆盖的多物种的繁衍生息,是中国野生生物保护历程的感人篇章;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东北第一山”长白山腹地,白山黑水润泽万物,虎啸豹鸣,是东北亚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也塑造出煌煌中国的“精神图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片独一无二的岛屿生命秘境,这里记录着珍稀的海南长臂猿的歌声,收藏着雨林惊人的生物多样性;武夷山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山水丹霞塑造了中国东南的灵秀之巅,书院吟诵着中国文化中的山水相得、道法自然。

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是中国的符号、世界的珍宝,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是建立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自东向西,从南到北,这些活生生的国家宝藏并不遥远,早以各种形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三江源国家公园: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

中国国家公园的第一代表,就是三江源国家公园。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一座关乎14亿人乃至几十亿人生存与发展的“亚洲水塔”。

多数中国人与三江源最直接的联系,刻在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中。这来自世界屋脊的江河之水,正是李白笔下的“天上水”,一代代探险者追寻的“长江头”,是从金沙江回溯至当曲,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血脉宝地。

长江、黄河一路东去,孕育华夏民族;澜沧江经过三江并流的奇观,成就了东南亚第一巨川,为周边的5个国家注入了生命之源。三江源的起源同样壮丽,这里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始于一场板块巨变:亿万年间,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短兵相接,大地断裂抬升,塑造了如南北极一样独特而辽阔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

每年夏天,一部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会攀升到青藏高原,遇冷形成源源不断的降水,降水堆叠成积雪,雪水被草甸吸纳进入地下径流,再经由低处汇入约两个北京市大小的河湖和湿地,编织出大地母亲散落的发辫——辫状水系。

长江源区,高山俊美、冰川挺拔;黄河源头,金庸想象中的“星宿海”星罗棋布,呈现千湖奇观;澜沧江源头的昂赛大峡谷,众多高原上的生灵在长河之畔悠然漫步。这里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高古荒寒。虽然高原环境严酷,但三江源位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向高寒荒漠区的过渡地带,独有的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造就了这片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姿态各异的绿绒蒿,有生机盎然的垫状植被,更少不了如今的动物界明星:一脸严肃的藏狐与高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王者——雪豹。

2016年,正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拉开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序幕。如今,它成为青藏高原大尺度生态保护修复的经典范例,又在探索中国国家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走在前列。

中国国家公园,远不只是保护荒野。位于青海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不仅是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自然区划的交接重叠之地,更有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澜沧江源头昂赛大峡谷,牧民们获得特许经营牌照,每年限定接待自然体验团,打造了全世界最极致的雪豹自然体验点。在这里,牧民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也担负着身为国家公园管护员的职责。他们举起相机,成为自然摄影师,逾万户牧民,每户都有一个人被聘为国家公园的管护员,承担起反盗猎巡护、生态监测等职责。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居住于此的牧民成为守护国家公园的坚实力量。

大熊猫国家公园:一段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简史

在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一片狭长山区里,世界上最后的野生大熊猫在山地竹林之间生活。

曾叱咤小半个中国的大熊猫是中国的符号,也是中國野生动物保护成功的标志。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伞物种和旗舰物种的大熊猫,庇佑着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保护大熊猫的故事,奏响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先声。

1983年,四川邛崃山脉大熊猫栖息地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当媒体将“竹子开花,大熊猫断粮”的消息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时,经济普遍不够宽裕的中国民众纷纷捐款拯救国宝,产品上用到大熊猫形象的企业,也都竞相捐款。为了妥善调配善款,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应运而生。

竹子开花引发的社会广泛关注,让最初的大熊猫保护迎来曙光。保护者们翻山越岭,共组织了4次全国范围的大熊猫野外调查,一点点摸清了国宝的生活规律与栖息地范围。

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是破碎的。这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区划就可看出来。四川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甘肃白水江片区,均栖息着野生大熊猫。这种栖息地的割裂,是人类活动占据了低海拔地区野生大熊猫生态廊道的结果。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意在把这些区域整合起来,打通三省之间的大熊猫生态走廊。通过对一个伞物种和旗舰物种的保护,实现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这里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群峰汇聚,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分布随着海拔的高低起伏而大不相同。川金丝猴、红豆杉、珙桐,一种种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珍稀动植物繁盛生长,同域还分布有数千种野生动植物,成就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名片。

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理念有了,保护者们又将目光投向当地居民。事实上,大熊猫国家公园里还生活着几十万民众。学会了穿越公路的大熊猫,不时会闯入当地人的生活。这里的人们很熟悉这种国宝,在四川平武县和青川县一带,当地人将大熊猫昵称为“白熊”。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居民,逐渐转变了原来放牧和耕种的生活方式,改为从事生态体验、自然教育,乃至巡山护林的工作,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守护者。这种社区参与的保护理念,正是发源于1997年的平武大熊猫综合保护项目。

从单一物种保护,到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再到天人合一的友好型社区,这一保护国宝的历程,也是中国人保护野生生物、保护完整生态系统的缩影。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世界级物种基因库

自秦岭一路向北,在我国的东北边陲之地,有一座如史诗般壮美的山脉——长白山。这里有欧亚大陆北部最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也诞生了国宝大熊猫之外,另一种人们耳熟能详的野生动物旗舰物种——东北虎。

东北虎是全球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这种大猫平均体长可达2.8米,平均体重约350千克。东北常见的野生动物马鹿、梅花鹿、狍子……都是东北虎最喜欢的美食。而在北方寒冷地区,体型仅次于它的位于大猫“第二把交椅”的东北豹,同样是这里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物种。

白山黑水之间,虎啸长林,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野性的呼唤。虎与豹,也是中国人奋进雄健的精神图腾,只不过这两种大型猫科动物要想自然生长,并不容易。

一只平均体重350千克的东北大猫背后,是来自3500千克食草动物的能量转化,而3500千克的食草动物,则需要35000千克的绿色植物……这就是生态学的1/10食物链能量转化定律的体现。正是长白山麓的广阔林地,才提供了东北虎豹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这里有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由大型到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链:大型的东北虎、东北豹、棕熊、黑熊,中型的猞猁、青鼬、欧亚水獭,小型的豹猫、紫貂、黄鼬、伶鼬等,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食肉动物群系,这背后是大型的马鹿、梅花鹿,中型的西伯利亚狍、原麝、斑羚等更加丰富的食草动物群系。

据保护人员的无线电项圈遥感数据研究,一只雄虎的生活区域,平均面积至少需要1000平方千米。要维持一个可持续繁衍的种群,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至少需要达到50只。因此,要想保护东北虎豹,就需要极大面积低干扰的生态系统。仅有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是远远不够的。

位于吉林、黑龙江交界处老爷岭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就是要恢复东北虎与东北豹的种群。它与相邻的俄罗斯组成了面积达1.72万平方千米的跨国保护地。

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食肉动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健康、完整的标志。从20世纪末开始的东北虎豹保护历程,其实也是对其分布范围内这片广袤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过程。在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在历史上曾经达到过众山皆有的盛况。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东北天然林的砍伐,使东北虎豹和它们的猎物所喜好的生态环境——阔叶混交林面积急速缩减。

2003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抓拍到了野生状态下的东北虎,至此,野生东北虎的保护开始进入快车道:国有林区禁止采伐,在道路上修建生态廊道,推动完达山、老爷岭等区域与俄罗斯的虎豹大种群进行联结……

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中国境内仅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活动的踪迹。如今,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散点分布的红外相机的镜头中,不时便会有东北虎豹新个体的照片记录。东北亚的原始大山里,生命的力量正勃然生发。

曾经,以虎为代表的大型食肉动物是受人类影响最为严重、保护挑战最大的类群之一,而今,在中国东北的广袤山林中,昔日纵啸群山的王者正在归来。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国特有、热带特有、世界特有

一提到热带雨林,恐怕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亚马孙。但其实,在中国海南,有一片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不相上下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如果说海南是中国南海千万年的地质活动凝练出的一座冠冕,那占海南岛面积约1/7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是冠冕上的明珠。

在这里,五指山、黎母山、霸王岭等山脉纵贯海南岛南北,撑起了海南的屋脊;而人们口中“清又清”的万泉河,与南渡江、昌化江一起,铸造了“海南水塔”,成为海南岛的生态制高点。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座动植物联合搭建的生物多样性王国,虽然面积还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五,但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种群。

在这片热带雨林中,海南苏铁、伯乐树、坡垒等国家级植物珍宝随处可见,雨林磅礴而时刻生发的生命力,更是养育了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孔雀雉等珍贵野生动物。海南热带雨林惊人的生物多样性,撑得起3个词:中国特有、热带特有、世界特有!

这片中国独有的岛屿型热带雨林宝藏,背后藏着一个个野生生物保护的奇迹。比如,世界上最孤独的灵长类物种——海南长臂猿。海南长臂猿的名字,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尽管这个名字里的海南和长臂猿都是人们熟悉的词汇。这种鲜为人知的灵长类动物,到20世纪70年代末就只剩下两群,数量仅有7~9只,在2002年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上,被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1位。

1999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海南长臂猿的保护迎来新阶段。人们种下8万余棵长臂猿喜爱的本土植物,搭建绳桥供长臂猿活动……如今,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增长到了5群35只,它们桀骜雨林的英姿,正在逐渐回归。

在热带雨林中,每一种生灵,都是大自然澎湃生命力的折射。

武夷山國家公园: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

提起武夷山,大家都知道,这里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故乡。但作为国家公园的武夷山,还是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几处国家公园不一样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产生活模式,让武夷山这片自然热土,留下了许多人文印记。

绵长而雄奇的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地区的神来一笔。海拔约2161米的黄岗山,足以比肩五岳,在东南沿海一枝独秀。它有典型的自然景观,碧水丹霞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不知道惹来多少文人墨客竞相挥毫。大王峰气势雄浑,层层苍翠掩映着酒红色山体;九曲溪气质多情,曲曲折折萦绕在大王峰左右。两者如同一幅霸王别姬图,山有傲骨水有柔肠,丹山目送一江碧水远去。

武夷山,有深藏如璞玉的自然遗产——这片山中保存了210.7平方千米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森林植被,是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这里是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世界、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而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号却鲜为人知。

武夷山,不只是东南屋脊、生态宝地,同样也是一座历来受人关注、保护的文化高峰。早在新石器时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进入唐代,唐玄宗封表武夷山,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武夷山脚下,大儒朱熹曾在此生活、著述、教学数十年。儒、释、道都在武夷山脉遍地开花。在武夷山,不仅有先民留下的历代摩崖石刻这一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丰碑,更有古代官府和乡民保护武夷山水和动植物的禁令13方,生动诠释了中国人的自然智慧。

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相融合,华夏民族与自然生灵共繁衍,它们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武夷山国家公园,将是一片极佳的试验田。

5处国家公园,是我们最珍贵的自然遗产。此外,还有更多的自然珍宝和国家宝藏需要我们去追寻、去保护:我们有占据2/5陆地面积的莽莽草原,有华夏的中央山脉秦岭,有象征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五岳名山,有长江黄河之外的千千万万条母亲河……每一片原野都值得珍重,每一处山河皆是家园。

国家公园,是我国最珍贵、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从保护到共生,从共生到发展,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薪火,永不止歇。

本文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我们的国家公园到底有多少宝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