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森林是碳库”论断的丰富内涵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22-11-11浏览:2379下载253次收藏

程宝栋 秦光远 杨超 李慧娟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谈到森林的功能时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重价值,辩证分析、准确把握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扎扎实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深刻揭示了新发展阶段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联系。在此背景下,全面准确理解“森林是碳库”这一论断,掌握森林发展重要价值,是当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科学理解“森林是碳库”

从根本上转变以巨大环境成本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重视林业的协调发展机制,探寻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路径。回溯我国和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近两三百年,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矛盾、冲突和危机。这既是西方工业文明寻求延续乃至新生的探索和挣扎,也昭示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转变西方工业文明旧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应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跨越式走过了西方工业革命几百年的历史进程。巨大的社会发展成就与资源、环境消耗相互交织,超量的经济产出与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相伴。面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浙江工作时,就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指出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国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要科学准确理解“双碳”发展目标。2020年9月22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做出庄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也将在经济、能源和环境方面对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深刻变革和影响。要实现“双碳”目标,其本质和核心是要推动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实现产业发展转型、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的经济社会变革。

理论层面来看,碳达峰是指到某一个时间节点,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且逐步回落。这个时间节点可能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或区间。区间内碳排放曲线可能会出现多次峰值,直到最后呈现稳定回落态势,才算实现碳达峰。实现碳达峰,应科学认识碳达峰这一过程,保持区间内多次峰值出现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做到不刻意制造“碳冲锋”,不人为制造运动式“减碳”。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提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提升吸碳能力,或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碳封存、碳捕获等)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其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社会成本最低的碳中和实现路径,而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森林碳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对维护生态平衡和国家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面积已经达7954.28万公顷,全球增绿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04%,森林面积约2.2亿公顷,森林蓄积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年均增长1.18亿吨,增长1.40%。从林分结构来看,我国森林资源的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森林将发挥更高的固碳速率和更大的碳汇增长潜力。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森林是碳库”,不仅凸显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地位,也是森林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重要抓手的重要判断。

辩证认识“森林是碳库”

要深刻理解“森林是碳库”这一重要论断,首先要辩证认识碳库。所谓碳库,即碳的储存库,指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储碳的各个部分。碳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碳库。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规定,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源与碳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即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山水林田湖草沙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是生命共同体,都具备固碳的功能。

森林是陆地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生态系统既是碳源,也是碳汇,但碳汇的作用更突出,固碳能力、固碳规模都十分可观。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将森林形容为碳库的主要原因。从发展森林碳库的角度看,“森林是碳库”,具有直观、立体、形象的特质。当前人类已经积累和掌握了较多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等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扩大碳汇规模。

森林对实现“双碳”目标,特别是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要辩证地看,不宜过分夸大森林的作用和贡献。一方面,森林既是碳汇也是碳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通过呼吸作用还会释放一部分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中幼林等处在生长期的林木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产生碳汇,而对于成熟林、过熟林,在老化、腐朽的过程中会将原先生长期固定的碳汇逐步释放。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每年全球范围内腐烂的木材释放约109亿吨碳,相当于化石燃料排放量的115%。因此,从植物的生命周期來看,树木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趋于平衡,并不能形成有效碳汇。

积极践行“森林是碳库”

从当前的政策设计来看,能源和电力行业是减排攻坚的重中之重,直接事关“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建好森林碳库,让森林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要解决当前森林固碳能力不高、固碳规模提升面临诸多困难和短板的问题。6e3aeedf-f8fa-4996-b9fe-29d405217c39

(一)从保障生态安全视角发展“森林碳库”

全面准确理解“森林是碳库”这一重要论断,至少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越是复杂、优良的生态系统,其固碳能力、固碳效果、固碳规模越强。要充分认识到森林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努力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加强森林经营,保护天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退化的、被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韧性,更好地发挥森林对缓解碳减排、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调节作用。

第二,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思考森林发展和转型的路径,衔接好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注重和强调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

第三,从思想上、理念上的认同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探索,真正将森林建成高价值的碳库,在发挥森林多样化功能作用的同时实现碳汇的累积。同时要加强对实践探索的鼓励和支持,真正让“森林是碳库”这件好事、实事办好、办实。

(二)从扩大木材消费、提升木材安全视角发展“森林碳库”

不仅增加树木的供给可以提升碳汇能力,增加木材利用也能实现固碳功能。相比钢铁、水泥、塑料,木材是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唯一“从原料到廢弃物”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具备资源永续、环境友好、感观舒适特征的材料。长期以来,政府和社会所倡导的“以钢代木”、“以塑代木”发展理念,是在“木材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森林永续利用原则难以落实情况下,国家为修复森林创伤、阻止森林资源净减少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若将这种“反向替代”(以高能耗材料替代绿色材料)作为一种常态,便会在实践中背离绿色发展初衷。

据研究测算,国内企业部门,生产每吨钢材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1.83吨,生产每吨铝材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11.2吨,水泥约为0.8-0.9吨。由于树木被采伐之后可以把碳汇锁定在建筑和家居之中,因而使用木材则具有长期固定碳汇的效果。一方面,伐木造林之后,新造林木通过自然生产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碳汇;另一方面,在建筑及其他领域,以木材替代钢筋、水泥、铝材等高碳排放材料的使用,实质上也有利于降低碳源排放,增加碳汇。

多场景运用木材资源,扩大木材消费。随着技术发展,木材应用领域和范围均大幅扩展,木材在多个领域均表现出替代其他多种资源、材料的发展特征。以建筑应用领域为例,18层高的挪威wood hotel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7920㎡的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中心”地上六层均由交叉层压木材建成,所有的楼层、柱子、墙面、屋顶、电梯井、防火梯等均为木质材料;日本住友林业公司计划在东京建造一栋70层的全木建筑等。以工业应用领域为例,2018年,《自然》杂志发表了华裔科学家胡良兵教授研究团队关于超级木头的新发现,通过简单技术将木材处理为硬度媲美钢铁的高强度材料,具有在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里取代金属和聚合物的潜力。因此,大力倡导“以木代塑”“以木代钢”新发展理念,不仅是重新审视木材供给、木材利用问题的重大资源战略视角,还是契合环境-经济耦合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发展方略。

(三)从统筹兼顾生态安全与木材安全视角发展森林碳库

发展森林碳库要深刻认识林业现代化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着眼于林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未来林业发展应该兼顾生态安全与木材安全,两个安全均是发展森林碳库的应有之义。生态安全是林业的“绿水青山”,木材安全是林业的“金山银山”——生态安全为木材安全的实现提供保障,木材安全进一步反哺生态安全。如果脱离了木材安全而单纯强调生态安全,未必会带来更好的生态效益。

基于此逻辑,科学完整的木材安全内涵应是通过高效的森林经营,立足于国内木材供给为主,以利用国际木材为辅,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木材数量及质量需要。对木材安全问题应该做到“资源由自己掌控”。积极发展森林碳库,重点培育国内森林资源自给自足能力、林业经济-生态功能耦合发展能力、木材资源与产品国内循环能力,从数量和质量上增加碳汇供给,为多样化利用碳汇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以碳汇高效利用激励碳汇生产主体和供给主体,实现森林增加碳汇与利用碳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6e3aeedf-f8fa-4996-b9fe-29d405217c39

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森林是碳库”论断的丰富内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