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沉浮记
李嘉乐
三叶虫化石
化石是大自然神奇的馈赠,是远古生物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从化石中,我们得以窺见那些已逝的生命,感叹地球历史的绵长与壮观!
我第一次知道三叶虫,是在小学六年级。一日偶然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看到一篇题为《寒武纪三叶虫长了“兔子耳朵”》的文章,我不由诧异:“三叶虫怎么会长兔子耳朵?”认真翻阅杂志后,我才知道那是三叶虫的新属种“耳形范特西虫”,它独特的外形可能与捕食、迷惑天敌等因素有关。
自此,我对三叶虫有了兴趣,也开始慢慢学着了解它。原来,300多年前的明朝,有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包埋在石头里的“怪物”,因其外形颇似蝙蝠展翅,便将其命名为“蝙蝠石”。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古生物学家对“蝙蝠石”进行研究,才弄清楚它原来是一种三叶虫的尾部化石。
不过,它为什么要叫三叶虫,是因为背上长了三片叶子吗?经查阅,我明白了,原来三叶虫是生活在寒武纪早期至二叠纪末期的海底生物,它的背上有两条纵沟,把身体分为左、中、右3部分,就像是3片叶子组合起来一样,所以得名“三叶虫”。
我专门去了博物馆,在那里我真切感受到这位“明星”的魅力:其背部为卵形或椭圆形,分为头甲、胸甲和尾甲3部分,成虫长3~10厘米、宽1~3厘米。而且三叶虫家族庞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环”海为家的“苦行虫”,也有挖土的“建筑工人”,还有会“轻功泥上漂”的“虫林高手”……
我又忽然想到,三叶虫以什么为食呢?我赶忙查阅资料,发现还真不少!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的尸体或海藻等细小生物,都在三叶虫的食谱上。
可为什么生命力如此强的三叶虫会消失呢?这又是一个困扰着我的难题。可惜三叶虫灭绝的具体原因还是未解之谜。我在感慨生命神奇的同时,也意识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科学谜题,等待我们去解答。
指导教师:赵红娟
(责任编辑 / 陈琛? ?美术编辑 / 韦英章)
三叶虫沉浮记
本文2022-11-11 21:07:58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3112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