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黄践
2021年4月29日11时2 3分,一枚“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从中国海南文昌发射升空。我是它唯一的乘客——“天和”核心舱,取名自“天枢”和“太和”,寓意天地人和。我的发射将正式开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建设。
我高16.6米,最大直径4. 2米,发射质量22.5吨,由生活控制舱、资源舱、节点舱三部分组成。在中国科技馆的西大厅,有一个我的1:1结构验证件,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科学家们是用它通过可靠性测试后,才把我发射到太空来工作的。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你们可以通过结构验证件近距离地了解我。
发射成功后,我就进入了运行轨道,围绕地球飞行。飞行时我的节点舱在前,有发动机的资源舱在后面推进。由于我的飞行轨道高度只有40 0千米,我将背部的天线朝向深空,与高轨运行的通信卫星互传信号,来保持与地球的联系。
独自在太空工作一个月后,终于有“小伙伴”来陪我了,先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对接在我资源舱的后向端口,为我送来补给品;然后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对接在我的前向端口,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成为了我的首批“入住人员”。后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也先后到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我这里驻留了6个月的时间,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次精彩的“天宫授课”。后面还会有“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来和我对接,一起组成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
为什么我能被称为“核心舱”?实在是实力不允许我低调。从外形上,我是空间站的“枢纽”,起到空间站集成的作用。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构成了我庞大又结实的身躯。节点舱有航天员出舱口、多个对接口和停泊口。未来,“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与我对接以后,我们将会组成一个巨大的t型飞行组,总重量将会超过60吨。
我的资源舱尾部也有对接口,能够对接一个和我一样的核心舱,形成“干”字型的百吨以上空间站,可以说我是空间站实打实的“主心骨”。
从功能上,我是空间站的“大脑”,空间站的控制、通信和供配电由我来执行和管理。我不仅有聪明的大脑——gnc分系统,敏捷的神经——数管分系统,和智能皮肤——热控分系统,还装备了强健的手臂——大型空间机械臂,这是航天员工作的“最佳助理”。每次对接后组成的新飞行组都会面临力学、通信、电源等各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都由我“天和”来逐个击破,并接管新飞行组的整体飞行控制。
另外,我还是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场所,一切设计以人为本。我能为航天员提供大约5 0立方米的工作生活空间,是“天宫1号”“天宫2号”的3倍多。功能也更丰富:配备了完善的环控生保系统,温度、湿度确保适宜,用水和氧气稳定供应。再生生命保障支持技術能使物质循环利用,降低了我对地面支持的需求,使航天员能实现更长时间的停留。为保障航天员生活,舱内设置了就餐区、医监医保区、卫生区、锻炼区和三个睡眠区。我还配备了天地视频通话相关设备,航天员可以收发电子邮件。睡眠区有帘子保证航天员的私人空间,并且设置了情景照明。
我是“天和”核心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从2021年到2022年,共有4艘货运飞船、4个飞行乘组以及“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与我对接,到2022年底,我们将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
你想了解中国空间站吗?我在中国科技馆等你来哦!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本文2022-11-11 20:56:55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3101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