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葡萄根系分布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9浏览:2428下载223次收藏

商佳胤,张新建,李 凯,张 鹤,王 丹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 300383; 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 300383)

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方式有清耕制、免耕制、生草制和覆盖制。清耕制破坏土壤结构,易出现水土流失风险和扬沙、扬尘的问题。免耕制需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易产生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生草制可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但是额外的用工和生产资料投入又造成果园成本增加。因此,覆盖制通过覆盖材料,不仅可以调节土壤的保水能力,还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酶活性,是目前较为健康的果园土壤管理措施之一。

地面覆盖材料种类繁多,我国果园主要使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种模式,主要用于抑制杂草和保持土壤湿度。相比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更易获取,并且投入成本更低,因此在果树种植中应用更广泛。近几年,前人对露地条件下农作物和园艺作物覆盖模式开展了土壤环境、微生物特征、果实品质、植株生长特性、水分利用率、土壤养分及其需求规律等方面研究,许多研究表明,覆盖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果树的净光合速率、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的养分利用率,可以调节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养分含量。

设施葡萄种植,在定植沟或全园覆盖材料,可以实现棚内的保水、增温、反光等技术需求。与露地种植不同,大棚内土壤温湿度更高,水分自主调控能力更强,土壤温湿度变化不剧烈,无雨水淋溶现象。因此,大棚内的土壤理化指标变化趋势与露地差异巨大。与前人对覆盖材料的研究多在露地条件下进行不同,针对设施葡萄地面覆盖的研究较少,因此系统研究设施内不同覆盖材料对葡萄根系分布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具有现实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地膜、地布、无纺布3种覆盖材料,通过对不同土层的葡萄根系分布和土壤ph值、ec值以及相关酶活性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设施栽培模式下最佳的覆盖材料,为设施葡萄园覆盖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试验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进行,供试葡萄品种为4年生巨玫瑰,扦插苗,日光温室种植。试验材料采用倾斜龙干整形方法,南北行向,株行距为1 m×2 m,主干高0.8 m,主干以上分双侧叶幕,开张角度为60°,架面高1.80 m,叶幕倾斜长度1.25 m,叶幕厚度0.35 m。

覆盖材料为黑色地膜(地膜/a)、黑色园艺地布(地布/b)、白色无纺布(无纺布/c),宽幅为0.5 m,覆盖在葡萄定植垄两侧,用园艺地钉固定,垄间不覆盖。以不覆盖材料为对照组(ck)。覆盖材料下铺设间距为10 cm,流量为2 l·h滴灌管,常规管理全年水肥。

供试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93 g·kg,全氮1.26 g·kg,全磷1.24 g·kg,全钾3.34 g·kg。

1.2 方法

1.2.1 根系分布的调查方法

在葡萄落叶后采用壕沟法制作土壤垂直剖面进行单株根系组成与分布调查。剖面与定植沟平行,与植株的距离为5 cm,剖面宽80 cm(距植株左右各为40 cm),深80 cm,在土壤剖面挖好后,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按 10 cm 的间隔,将剖面切分成10 cm×10 cm 的方格,然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须根直径,按照

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葡萄根系分布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