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诊断测评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提问能力的课例分析*
文/ 张宏佳 赵月霞
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三级——8年级表达性技能中说的要求包括: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出主题,并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有效询问,恰当表达,完成交际任务;在口头表达中结合肢体使用正确的词汇、句式和语法,表意准确、得体等。《课标》还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语境意识,在语言交际中关注时间、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物关系、心情处境和交际目的等因素。在输出活动中,注意创设真实的、与问题解决紧密关联的语境,明确交际的目的和参与人的角色、身份、年龄及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选择得体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教育部,2022)。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观察中发现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提问的意识偏弱,表达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提问能力的欠缺对学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理解对话人的意图和观点造成了一定阻碍,不利于学生得体地进行交流。武尊民(2021)认为诊断性语言测评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依据。诊断性测评信息反馈帮助教师精准设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结合诊断性测评工具,精准定位学生口语能力不足之处;第二,要合理使用教材解决诊断发现的问题;第三,要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以下,笔者以一节初中英语听说课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诊断性测评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提问能力。
课例分析1.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五四”学制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基础比较扎实,乐于表达。学习内容为八年级英语课程,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
为了精准分析学生在英语口语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2021年9月,笔者组织授课班级的29位学生参加了“优诊学”口语测试。测试通过口语任务表现反映学生对朗读能力、互动能力和描述能力的掌握程度。结果显示,未能有效掌握上述三项能力的学生分别占7%、21%和28%,可见学生在互动能力和描述能力方面有待加强。
笔者结合学生日常英语学习表现,确定从互动能力入手,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逐步提升口语能力。为了明晰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通过平台回放功能逐一回听了学生在互动能力测试中的答题录音,发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凸显出提问意识不强和提问表达能力弱的问题。教师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日常口语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口语中的提问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s unit 1 while the lights were changing to red, a car suddenly appeared.。该内容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范畴,隶属“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
教材共包含两段对话,都围绕一起交通事故展开。
第一段对话发生在交通事故之后,是警察询问司机事故发生经过所展开的对话。警察询问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时使用了特殊疑问句“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询问当时司机的驾驶速度、行车方向和骑车男孩的行进方向等情况时,分别使用了特殊疑问句“how fast were you going at the time?”“where were you going?”“where was the boy on the bike going?”;询问司机是否注意到路况以及是否在使用手机等具体细节时,使用了一般疑问句“were you looking?”“were you using your mobile phone?”。
第二段对话的背景是ms.james在路上目睹了事故的全过程。进入学校后,她告知学生们事故发生的过程并和学生们讨论在路上骑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ms. james和学生的对话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ms. james向学生描述这起事故,主要使用了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第二部分是ms.james和学生讨论骑车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主要使用了祈使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这两段对话对提升学生口语能力都具有重要价值。第一段对话涉及警察询问司机事故发生的情况,适合学生学习和练习口语提问能力。第二段对话中ms. james和学生讨论事故的过程体现了口语中的互动和交际。如betty观察到ms. james脸色不太好,所以用“are you all right?”发起了交谈,从而引发ms.james描述交通事故。在ms. james描述的过程中,lingling和betty分别提问“did the boy stop?”“so did the car hit the boy?”,表达了自己对事故的关心。daming用“that’s very dangerous.”回 应 事故中的危险场景。tony也对男孩受伤的结果感到难过,说道:“that’s too bad.”这些问题和回应都起到了维持交际的作用。接着,ms.james把话题过渡到嘱咐学生骑车时要注意安全,说道:“so when you’re on your bike, think about the risk of an accident!”并 用“what else?”“anything else?”等简洁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习两段对话,学生可以体会对话中的互动,并提升口语提问能力。
3. 教学设计思路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调整了两段对话的使用顺序。由于学生对交通事故了解不多,因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ms. james和学生们的对话,获取和梳理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以及骑车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而警察询问司机的对话有利于学生关注口语中的提问和互动,可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
4.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获取、梳理事故发生过程的信息以及骑行安全事项;
(2)根据情境,询问和描述事故发生时的状况;
(3)分析和讨论在路上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5.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交通安全”这一主题,以警察询问司机事故发生过程以及ms. james向学生讲述事故的两段对话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听对话获取信息、朗读对话内化信息、记录询问事故的问题、练习关于事故的问答、在新情境中运用问答方式询问事故经过以及讨论交通安全等活动中,探究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step 1 导入
教师展示模块课题以及一幅交通事故的卡通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q1: what is the of module 8?
q2: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 guess how the accident happened.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模块标题accidents并尝试解释词义,初步感知学习内容。同时,学生通过简单描述图中的事故、猜测事故的发生过程激活背景知识。
step 2 听第二段对话并概括、记录对话内容
task 1 听对话并概括ms.james和学生谈论的主要内容。
教师播放教材第二段对话的录音,描述情境“ms. james saw an accident on her way to school. and now she is talking about the accident with her students.”并 在ppt上 呈现问题:
q: what are ms. james and her students mainly talking about?
[设计意图]
学生听对话获取大意,梳理出讨论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即事故发生的过程以及在骑车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task 2 听对话并记录ms.james和学生讨论的具体内容。
教师在ppt上呈现问题:
q1: what was the boy doing?
q2: what happened while the lights were changing to red?
q3: what happened then?
[设计意图]
学生听录音,获取事故发生过程的信息,教师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信息。
task 3 听对话并记录安全骑行的建议。
t: now listen and take notes about what the students should or shouldn’t do when they are riding bikes.
[设计意图]
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增强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
step 3朗读对话
学生听录音并跟读,体会对话中不同人物进行互动和交际的方式。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和信息,同时体会对话中发起交谈、维持交际以及转移话题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形成互动交流的意识。
step 4听第一段对话并记录警察询问的问题
教师播放教材的第一段对话,交代对话发生的情境:警察在事故现场询问司机事故发生过程。
(1)学生预测警察会问哪些问题,并写在笔记本上,之后学生分享自己预测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预测的问题主要有:
●what’s your name?
●were you driving fast?
●did you hit the boy?
●what else were you doing while you were driving?
●did you stop while the lights were turning red?
之后,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合理性。有的学生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的必要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s1: i don’t think the last question is necessary. of course, the driver didn’t stop. if he stopped, he wouldn’t hit the boy.
s2: but if the driver stopped and the boy didn’t, the boy might knock on the car.
t: both of your ideas are really impressive. we will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see whether the policewoman asked the question or not.
(2)学生听对话,标出警察询问的和自己预测一致的问题。
(3)学生再次听对话并记录警察询问的问题。
(4)学生听对话,修改或补全警察的问题,然后口头重复。
(5)学生对比警察的问题和自己预测的问题,圈出自己预测到而警察未提的问题,并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有必要提出。
[设计意图]
关注和学习如何提问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突出学习重点,教师利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记录并口头重复警察的提问,熟悉提问的句型;再引导学生观察预测问题和实际提问的差异,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程晓堂(2015)认为比较、分析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理解语言的具体形式以及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并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语言反映的态度、隐含意义、预设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step 5表演对话
(1)教师给出提示词,学生集体练习。学生口头说出问句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完整句。
(2)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小组练习,组内成员互换角色并表演对话。
[设计意图]
学生在情景表演中熟悉问句的结构,内化有关事故发生的信息和相关的问答表达方式。
step 6 自编对话进行表演
教师呈现新的情境:警察询问骑车男孩事故发生的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并写下警察会向骑车男孩哪些问题。
(2)学生两人一组表演对话,互换角色练习,并向全班展示。
以下是课堂上两位学生的对话展示(根据课堂实录转写)。
s1: 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s2: i was riding my bike on the road and a car suddenly appeared.
s1: where were you going?
s2: i was just going along the road.
s1: what were you doing while you were riding?
s2: i was listening to a song by my favourite singer.
s1: did you see the traffic lights?
s2: i didn’t notice.
s1: how fast were you riding?
s2: i don’t think i was riding very fast.
s1: did you see the car?
s2: no.
[设计意图]
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语言和知识。活动中,学生整合输出获取的信息,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和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step 7谈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t: what traffic rules should we follow on the road?
s1: we should look left and right when crossing the road.
s2: we should follow the rules.for example, don’t cross the road when the lights are red.
s3: don’t do other things when you are on the road, for example,checking your phones.
s4: pay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on the road, such as whether there are cars coming.
t: thank you. we should follow the rules on the road. then, why should we follow traffic rules?
s5: the rules make us safe.
s6: we follow the rules to avoid accidents.
s7: we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do that. if we don’t follow the traffic rules, there will be a mess.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讨论需要注意的交通安全事项,明确在路上需要遵守哪些规则,理解遵守交通规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讨论中,学生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是自己的责任,培养了做有责任感的公民的意识。
结语本节教学案例中,笔者聚焦学生通过诊断测评发现的口语弱项,初步尝试和探索了培养学生口头提问能力的教学思路。
第一,利用诊断测评数据,精准聚焦问题。教师所开展的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诊断性测评以及对测评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harmer,2007,转引自武尊民,2021)。本节课的设计源自“优诊学”平台的口语测试发现的问题,诊断报告指出学生“口语的互动能力有待提高”,教师通过回听录音,进一步将教学关注点定位为提高学生口语提问能力。
第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解决诊断发现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调整教材中两段对话的使用顺序,围绕提升学生口语提问能力这一目标,引导学生通过“预测警察的提问—听记警察的提问—精听修改或补全警察的提问—讨论评价警察的提问”的学习过程熟悉并掌握询问交通事故发生过程的提问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预测提问和实际提问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口语互动练习,从操练到半开放性练习再到开放性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提问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时,教师基于文本创设了新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创造性使用所学语言。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传达信息。
基于诊断测评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提问能力的课例分析*
本文2022-11-08 22:04:24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908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