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陈初胜
就新时代下的初中生来说,他们会接收来自多方的信息影响,但是其中部分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是极其不利的。而且校园生活中一些暴力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学生的生命安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引导者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学会爱惜生命。
一、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一)基于人类生存发展现状可以说生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生命都没有了,那就什么都没机会去做。生命同样是生物繁衍的基础,如果没有生命人类的繁衍活动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而且生命作为人类永恒关注、讨论的重要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另外,为了促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教育就产生了,而生命教育自然是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更加强调生命的价值,所谓生命的价值可以从两个部分来进行分析:首先,生命能够创造出价值,因为只有具有生命的生物才有基础去创造物质,人类因为拥有了生命,所以有了创造新物质的基础,然后才进一步实现新物质的价值;其次,生命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为社会创造出价值。一个人在其生命中能够对他人、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这可以说是在间接上为社会创造价值,最终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当然,社会的发展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不是毫无关联的。总结来说,为了让人类的生存发展更好,我们必须重视起生命教育,教导每一位中学生生命的价值以及实现途径。
(二)依据具体教育改革情况就当前来看,随着社会和教育目标的更新迭代,新时代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把生命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教师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来实现其融合,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学习生命教育相关知识点。而且在这个大背景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要求开展生命教育,国家、社会同样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关注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自己的课堂当中,为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也进行了突出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的引导,还需要让学生有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其实初中生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可以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对社会负责。
(三)推动初中生健康发展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思想、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很多时候可能都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初中生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想法,也有一点叛逆的心理,很多时候即使做错了也不愿意承认且改变,当然,有时候也很难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基于这种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可能影响到初中生的生命安全,就像有些初中生可能正处于叛逆阶段,在遇到事情或处理问题时不够理性而是采取暴力手段,以暴制暴,其实很多时候都只是一些小矛盾,但是以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命健康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从以上这种情况来看,初中生必须要受到正确的引导,对生命有正确的观念,不能冲动行事。这也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发挥自身的价值了,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让学生从心底激发珍爱生命的想法,并让学生从根本上实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的生命更具意义。因此,总结来说,开展生命教育是为推动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必须重视起来。
二、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阻碍分析(一)受家庭不当观念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之处,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社会当中存在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存在问题,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很容易滋生一些错误的、有害的观念,像有些父母可能会过于宠孩子,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这种观念很容易让学生物质化、金钱化。而且,学生被过度宠爱还会产生父母单方面付出的错误想法,然后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心理产生问题的源泉。此外,在家长过度的保护、宠爱之下,学生很难对生命产生珍惜之情,只是简单地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
(二)受社会不当观念影响就当前来看,社会和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人们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也是非常多的,繁杂的信息当中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正确的,也不是所有信息都是可以为学生所用的。初中生可能暂时还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其思想的形成也容易受到这些错误观念的腐蚀,像一些低俗文化的渗透就很容易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如果接收到过多不良信息很容易对生命产生错误的观念,这也很容易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初中生可能会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被迫努力学习各种文化课知识,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各门考试课上,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都没有重视生命教育。因此,开展生命教育缺乏比较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另外,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时候评判一个学生的优劣并不是基于其道德品质,而是从考试成绩出发,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一个好学生,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坏学生。其实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评判一个学生好坏并不是单从成绩出发,这些被定义为“坏学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阻碍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不当之处(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而如果教学方式比较多样化、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知识点讲解清晰有条理,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其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比较重要的,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难让学生对生命教育产生兴趣。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内容丰富有趣的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可以有很强的创造性。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化,教学设计也比较固定化,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程度都比较低。
部分教师可能对生命教育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都是比较保守的,很难涉及体验式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学设计完全围绕教材知识点展开,忽视了其实践意义。课堂上大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内容,学生只是简单地坐在下面记笔记听课,除了被抽回答问题之外很难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学生对生命的观念很难发生改变,简单的理论知识也很难对学生产生冲击,最终学生听完了一节课并没有收获到什么。
(二)部分学生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其实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时候,初中生都会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其他方面都不重要。这样,学生对其道德品质的塑造也就不够重视,即使教师开展一系列与生命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生也不在意,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主科学习上。这种错误的观念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生命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之前应该先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生命教育中。
(三)对生命教育内容挖掘深度不够其实从教材大纲来看,教材当中对生命教育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了,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生命教育内容,但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内容泛化的问题。此外,从生命教育实际来看,生命教育当中关于学生青春期的内容针对性不够强,一方面来说,教师可能对死亡这个话题一带而过,这方面内容比较少也不会展开详细论述;另一方面,从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来看,大家是比较含蓄和内敛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对性教育还是处于回避的状态,学生的相关知识也比较缺乏,这也就使得学生对性安全、性道德方面的意识比较模糊不清。不仅如此,开展生命教育还缺乏针对性、实际性,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像一些留守儿童,教师就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教学,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四、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探析(一)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从实际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其教育意义十分深刻,值得教师去加以利用。而且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大多时候学生都是通过学习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来丰富自身的思维。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内容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充分思考这个问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可以说是一个资源库,为教师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借助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生命。
举个例子来说,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针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这部分内容展开详细讲解时,就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进行生命教育,因为这章节内容与生命教育内容完全契合,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像《珍视生命》这节内容有两个重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和学会珍爱生命,教师可以从这两个重难点知识出发,先给学生讲述《矿难故事》。在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问,询问学生:“同学们,遭受矿难的人们求生欲都很强,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他们想活下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回答学生:“对,正是强烈的求生欲使得他们的生命更加坚韧,所以我们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放弃求生的本能。”教师的话语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任何时候都要求生不能放弃。正如上例,通过从教材当中的章节内容出发,不断引入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加系统、清晰地学习,这样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增强效果,对教师开展生命教育而言是极其有利的。
(二)深度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激活学生生命意识生命教育不仅仅可以通过教材当中的素材来展开,也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真实的例子。部分初中生对生命的概念和观念都是比较模糊的,他们认为生命教育对自己而言没有意义,失去生命也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借助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无疑缺乏实际意义,学生也很难接受。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来开展生命教育,这样会让学生感受生命这个话题与自己十分贴近,并不是遥远的事情。当然,对初中生来说生命教育的要求可能不是特别高,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是特别在意,他们在上课时也容易出现走神、发呆的状况,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对生命教育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会对学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高涨,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认真,教师教学也更容易开展。
举个例子来说,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针对《守护生命》这章节内容展开具体讲述时,就可以先不讲解教材当中的具体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教育案例来引入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生命产生更加真实的感触。教师可以引入本市一些暑假期间的溺水事件,为学生播放类似的新闻,然后询问学生:“同学们,这些少年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年纪,却因为溺水而失去了生命,你们觉得可惜吗?”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可惜,并在内心中产生对生命的思考,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开始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相关的案例,适当举出两个案例可以增强冲击力,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也会更多。正如上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来推动教学的开展,会让其教学更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学生对生命也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感悟生命对教学实用性和有效性来说,加入实践活动会让课堂更具有活力,课堂教学氛围也会更好。此外,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学生作为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以及复习的主人公,必须充分参与课堂才能收获更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内容时就应该考虑结合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
举个例子来说,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针对《心系公共利益》这单元内容进行具体讲述时,就可以在讲解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可以带领学生去养老院看望、陪伴老人,为老人表演一些节目,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来服务老人,这样能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的观念。再例如针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这章节相关知识点展开详细讲解之后,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本地的戒毒所,让学生参观戒毒所,更加直观清晰地感受毒品带来的危害,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可贵。教师在针对具体知识点讲解之后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透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很容易对所学知识点有更多、更新的思考,收获也会更多一些,这其实也更有利于生命教育的进行。
(四)整合生命教学资源,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理念初中阶段学生经历比较少,人生阅历也不多,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产生一些叛逆的想法,在遇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心智还是不够成熟,这样就很可能让心理与道德两者之间不能实现平衡。在这一关键时期初中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必须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通过多方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另外,教师开展生命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局限于教材知识会限制教育意义,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从更多方面去感悟生命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举个例子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整理一切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不断创新生命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更加新颖的理念下有效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和学习任务开展一些道德与法治活动,可以邀请一些律师、警察等来学校为学生讲述专业知识,通过具体的案件和法律知识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和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分析、评判法治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庭的严肃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当然,这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对学生来说也是有用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在黑板报上添加生命安全的相关内容,粘贴一些珍爱生命的名言名句横幅,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内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教师整合校园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开展生命教育会让教学更加顺利,也会让教学更加有氛围感。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教学氛围,深刻感悟生命教育从当前来看,随着科技手段、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频繁,教师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会使教学更加高效,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当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还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多媒体所呈现的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接受生命教育时也会更加专注。而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很好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固定化,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参与者。
举个例子来说,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针对《守护生命》这章节内容展开详细讲解时,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话题:如何守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再将词条输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搜集更加全面的答案,学生在观看到多媒体上的内容时也会丰富自身自救的理论知识,这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会守护自己的生命。而且借助多媒体技术也营造了浓烈的生命教育氛围,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效率。
(六)采取多元化生命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从传统说教模式的方法和结果来看,可能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学生了,在这种课堂下学生的表现欲被完全压抑,很难得到展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应该从实际考虑,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需要利用更加多元化的生命教育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参与欲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竞赛,通过一些题目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其学过的知识点,这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
五、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需要教师加以合理指引,那么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以及出现的问题来设计解决策略,让生命教育进行得更加顺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考虑通过采取多元化生命教育方式、整合生命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度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等手段来开展生命教育。
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析
本文2022-11-08 21:54:39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899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