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太空“撞车”
1. 地球对铱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m=m(r+h)2 ①
因为gm=gr2 ②
联立解得v==7.48 km/s
t=2π=6 030 s
2. 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都是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根据g=m得v=,即当轨道半径越小,卫星的线速度越大,即v1>v3,选项a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得a=,即r越大,加速度越小,所以有a1>a3,选项d正确。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和同步通信卫星具有共同的角速度,赤道上的山丘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的,根据v=ωr判定v3>v2,选项b错误;根据a=ω2r判定,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即a3>a2,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为ad。
3. 碰后的碎片速度比原来大的,万有引力小于向心力,碎片做离心运动,远离地球;碰后的碎片速度比原来小的,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碎片做近心运动,靠近地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对小汽车与墙相撞的短暂过程,根据动量定理-ft=0-mv
有:f==5.56×10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汽车对大楼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5.56×105 n。
5. 当碎片的高度降低时,受到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向心加速度增大,但万有引力做的功大于阻力对碎片做的功,碎片的线速度增大,选项a错误;由公式ω=可判断出,当r减小时,角速度增大;而t=,可知周期减小,选项b正确;碎片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由于空气阻力做负功,使得飞船的机械能减小,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6. 太空清洁车只加速或者只减速,就不会保持在原来的轨道上,a项和b项都错误。先加速,太空清洁车轨道半径变大,稳定后速度变小,更追不上太空垃圾了,c项错误。先减速,轨道半径变小,稳定后太空清洁车速度增大,追上太空垃圾之后,然后再加速使轨道半径变大、运行速度减小,最后与太空垃圾在同一轨道上相遇,从而清理太空垃圾,所以d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7. (1)在a点通过发动机向后喷出一定质量气体,让卫星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才能进入椭圆轨道Ⅲ。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得卫星在b点所受万有引力为,故选项b错误d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判定选项a正确;在远地点,万有引力不等于向心力且曲率半径不等于(r+h),故选项c错。正确答案ad。
(3)在轨道i上,有g=m,解得v=
同理在轨道Ⅱ上,v=联立得v1=v
设在轨道i上向心加速度为a1,则a1=
将v=v代入上式,解得a=v2
现代军事武器
1. 人内脏器官的固有频率为8 hz到12 hz之间,与次声波相近,若外来次声波频率跟人的内脏某器官的固有频率相等或相近时,就会引起人体这一器官的共振。当次声波强度越大时,这种共振就越强烈,如果次声波使人的腹腔、胸腔、颅腔发生共振,强度太大会导致内脏震坏而死亡。科学家指出,8 hz的次声波对人体危害最大,这个频率接近人脑的频率,最容易使人脑震荡而死亡。所以选项b正确。
2. 在氢弹爆炸时,电磁脉冲的强高频率变化的电磁场通过电网设备、通信设施和计算机与软盘时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巨大的感应电流,使设备遭受破坏,所以选项a正确。
3. 由c=λf可得
电磁波的振荡频率f==hz=1.5×109 hz
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间隔内传播的距离为:
s=cΔt=c?-t=3×108×-0.02×10-6m≈6×104 m
所以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为s′=s/2=3×106 m
4. 因为一个23592 u原子核分裂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200 mev
200×106 ev=2.0×108×1.6×10-19 j=3.2×10-11 j
设共有n个23592 u核发生裂变,则n=个=2.6×1024个
铀的质量m=235×g=1.015 kg
5. 设弹壳内装的是氘和氚轻元素,它们在高温下聚变生成氦,核聚变方程为:
21h+31h→42he +10n
当一个氘核21h与一个氚核31h发生反应时放出的能量为:
Δe=Δmc2=(2.013 6+3.016 6-4.002 6-1.008 7)×931.5 mev=17.6 mev
1 kg氦核42he中所含的原子核数目为:
n=nn=×6.02×1023个=1.5×1026个
这样合成1 kg氦核42he时所放出的总能量为:
e=nΔe=1.5×1026×17.6 mev=2.64×1027 mev
即在氢弹中合成1 kg氦所放出的能量为2.64×1027mev。
美国“嗅碳”卫星坠毁南极洲
1. 卫星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故处于超重状态;坠落过程中加速下降,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正确答案为bc。
2. 设仪器舱的速度为v1,火箭的速度为v2,则有:v1-v2=0.9 km/s;分离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m)v0=mv1+mv2,代入数值得:v1=8.2 km/s。
3. 加速下降过程中,速度变大,相同的时间里阻力做的功多,损失的机械能多,故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斜率变大;正确答案为c。
4. 假设仍然能够像图(a)那样点燃酒精灯,就主要分析肥皂液薄膜的变化情况。在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肥皂液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满足地球上的上薄下厚的情况,故将观察不到类似地球上的干涉条纹;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做实验,同样存在“重力”作用,故仍可观察到类似地球上的干涉条纹。正确答案为bc。
5.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半径增大,运行速度变小,势能增大,总机械能增大,故选项a错b正确;p、q两点加速后才能进入新的轨道,故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故选项c错d正确。正确答案为bd。
6. 由g=g得==
解得h=r=400 km
7. 大气压是由大气重量产生的。大气压强p==,则地球表面大气质量为m=。标准状态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为v,故地球表面大气体积为v=v=,所以地球表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v=。
飞扬青春亮剑冰城
1. (1)r===900 Ω
(2)p=p-p1=ε(i-i)=0.09 w
(3)Ε=ε×i×t=9×10×10-3×20×3600 j=6 480 j
2. 运动员在弯道的速度近似为平均速度:v= m/s=13.2 m/s
侧蹬力作为向心力:f=m=65×n=450 n
3. 设冰壶出手速度为v ,碰前速度为v ,中心冰壶被碰后的速度为v,大本营的半径为r,出手点到大本营边界距离为s
冰壶出手后受大小恒定的摩擦力,由动能定理得;
-f×(s+r)=mv21-mv20
两个冰壶作完全弹性碰撞,交换速度,即v=v
被碰冰壶滑到大本营边缘时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得:
-f×r=0-mv22
由以上3式解得:v==4.2 m/s
4. (1)w=p×Δv=3.5×106× j=8.75×107 j
(2)i==a=68.4 a
5. 对人的下落过程分析可知:
mg(h+d)=fd
解得:==13.5
6. 正常比赛的风速最大为3 m/s,有题目给的信息可求脉冲频率为:
f==hz=3.92 hz
最大转速:n== r/min=13 r/min
新发现放大版海王星
1. 设该星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其上的海洋的深度均为h,则由题中条件可知,对海洋底部及表面的两点应有
g=g=g
代入数据,解上式可得g=2.7m/s2
2. 该行星的逃逸速度v==1.8×104 m/s
水蒸气分子的vr约为1 100 m/s
则k=≈16>10,会包含
3. 由g=g
有=== 故选b
4. 对火星来说,只有轨道半径较小的“内行星”才能产生凌日现象,故选abc。
5. 由g=,有r=
代人数据得 =≈20
6. (1)设该行星距其母恒星的距离为r,该行星的半径为r,母恒星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为p,p=δt,该行星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为p,p=δt。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πr2=4πr2p
当r变为10r时,可得t′==2.7×102 k
(2)上式将p=δt及p=δt代人,可得t=t=4.3×10k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物理综合测试题
1. b 2. c 3. bcd 4. b 5. a 6. abcd 7. abc 8. c 9. d 10. ab 11. b 12. c
13. (1)做功,热传递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等效的
(2)(1)2×10-5 (2)236~240 (3)8.47×10-10~8.33×10-10
14. (1)1 s16 s(2) ×108
15. ①步骤b是错误的,应该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步骤d是错误的,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锤的动能和势能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
②a=(s-s)f2/4
③重锤的质量m m[g-(s-s)f 2/4]
(1)当b=0.6 t时,磁敏电阻阻值约为6×150 Ω=900 Ω;当b=1.0 t时,磁敏电阻阻值约为11×150 Ω=1 650 Ω。由于滑动变阻器全电阻20 Ω比磁敏电阻的阻值小得多,故滑动变阻器选择分压式接法;由于≥,所以电流表应内接。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方法一: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磁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Ω=1 500 Ω,r=Ω=1 516.7 Ω,r=Ω=1 500 Ω,r=Ω=1 491.7 Ω,r= Ω=1 505 Ω,故电阻的测量值为r==1 503 Ω(1 500~1 503 Ω都算正确)
由于==10,从图1中可以读出b=0.9 t
方法二: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出u-i图象,图象的斜率即为电阻(略)。
(3)在0~0.2 t范围,图线为曲线,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非均匀变化);在0.4~1.0 t范围内,图线为直线,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线性变化(或均匀变化)。
(4)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加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相等,故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无关。
17. 不同意。因为g并不是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而是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正确解法:在卫星表面g=gm/r①
在行星表面g=gm/r②
①式比②式即得:g=0.16g
18. 设碰后m、m的速度分别为v和v,m在圆周运动的最高点速度为v,磁感应强度为b,由题意可列:
bqv=mg ①
mv23/l=mg ②
m做圆周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mv23=mv23+2mgl③
m做平抛运动有v= ④
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mv=mv+mv⑤
mv20=mv21+mv22
由以上各式可得
b=t
19. (1)cd棒匀速上升,受力平衡有bil=mg
由左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是c→d,而cd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是d→c,则ab棒应向左运动,速度为v,则i=
所以=
解得:v=v+= 4m/s
(2)由ab棒平衡得:bil=m′g
m′=m=50 g
20. (1)弹簧伸长过程中,滑块甲、乙两车构成系统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mv=2mv①
e=mv21+2mv21②
由①②解得滑块的速度为:v=4 m/s甲车的速度为:v=1 m/s
(2)p滑上乙车瞬间乙车与甲车速度相等,p滑上乙车后,p与乙车动量守恒
mv-mv=mv′+mv′ ③
由动能定理得:
μmgl=mv21+mv22-mv′21-mv′22 ④
由③④解得滑块的速度和乙车速度分别为:v′= m/s v′=-m/s(负号表示方向向左)
(3)假设p与乙车能相对静止且不向左滑出乙车,由动量守恒得:
mv1-mv2=(m+m)v
系统损失的动能为:Δe=mv21+mv22-(m+m)v2共= j
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μmgl=6j
因为ΔE>W, 故p未与乙车相对静止,而从左端滑出,故滑块在乙车上滑动的路程为s=2L=2m
参考答案
本文2022-11-08 08:09:52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8122.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