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吃——粽子
新凤霞
中国人讲究节气。一年三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二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夜,实际都是讲吃讲喝的日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的就更多了。
小时候我们家孩子多,住的大杂院有几十户人家。那時在天津过新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圆转,初四大米饭,初五要包饺子吃素馅,初六初七要吃鸡,初八吃鱼,初九炖大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鸡鸭,十二吃对虾,十三十四吃打卤面,十五花灯好热闹,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正月打春那天要吃春饼卷鸡蛋。哪家吃什么都看得见,特别是多嘴的胖二婶,抱着孩子挨门串。
那个社会,气人有笑人无。我父亲成日走街串巷,院里邻居都是社会最底层卖破烂的、拉排子车的、团煤球的。我们家可吃不起节气饭。吃粽子是我去陆财主家当小工挣来的,五月一、二日我就去当小工,在厨房干活,泡粽叶子,洗小枣,煮红豆,炒豆沙,洗江米。他家粽子有黄江米的,有白江米的。黄江米要放大芸豆,把芸豆先煮八分熟,包粽子时放进江米,再放煮过的大芸豆;白江米放豆沙,也放红枣。同样,包粽子时,先放江米再放红枣豆沙。在陆家干几天活,给几个大铜子,送十个粽子。回到家里把钱向炕上一撒,把粽子向娘怀里一放,全家能吃上高级粽子,我吃不上也是高兴的。多嘴的胖二婶用手拍着我的头说:“小凤可是好闺女呀!是养家的好孩子……”
【赏析】
作者开篇先讲“一年三节”,介绍“三节”,不仅写出了时间,还写出了节日名称,读起来让人感到轻快。“实际都是讲吃讲喝的日子”,将节日与吃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时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三节的吃食。
而后,切入正题,用较多的笔墨向我们展现了作者小时候在端午节前后所经历的难忘的一幕幕。包粽子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作者在描写这个过程时运用了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形式相同,句式整齐,读罢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干活时的画面。包粽子的过程写得也很详细,同时从侧面写出了粽子类别的丰富。
最妙的莫过于文章结尾处的那个“撒”字,形象生动,流露出了作者心中的快乐、得意与满足;一个“放”字,更让我们感受到“责任”二字已经写在了儿时的“我”的心里。
节日的吃——粽子
本文2022-11-08 06:52:44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72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