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横野:宽阔的原野。 弄:逗弄。 蓑衣:棕毛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擋雨。
吕岩,字洞宾,唐时京兆(今陕西西安一带)人,生卒年不详,是著名的道教仙人,民间盛传的“八仙过海”“黄粱一梦”等故事与他有关。
原野上,绿草青青,一望无际。不久,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柔和的晚风徐徐吹来,非常惬意。忽然,不远处传来几声悠扬悦耳的笛声。原来,是劳累了一天的牧童归来了,他匆匆忙忙吃完饭,连蓑衣也来不及脱掉,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了。
《牧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晚归画面,原野广阔,绿草如茵,笛声清脆,牧童晚归,意境十分优美。这首诗的动词也用得十分恰当,“铺”字给读者视觉上的感受,似乎让人看到了草的茂盛,领略到草原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弄”字则是听觉上的感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铺横野”“笛弄晚风”也可以作为好词好句用到作文中。另外,“六七里”和“三四声”都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寂静。
古人的雨具
蓑衣和笠帽,是古人最早的雨具。蓑和笠的关系,如同今日雨衣和雨帽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笠”的制作原料是竹子,而蓑衣是用蓑草编织的。除了蓑笠,古代还有一种用油布制成的外衣,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雨衣。
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请你填补下列描写童趣名句的空缺处。
1.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 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2. 儿童急走追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 知有儿童挑 ,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4.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 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 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6. 牧童骑 ,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所见》)
(王逸群 编写)
牧童
本文2022-11-08 05:52:29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6601.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