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操作误区,优化英语教学
陈翠红
摘 要:英语课程改革给小学英语带来了诸多改变,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英语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然而在可喜的改变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如电子屏幕或粘贴的板子替代了原有的板书,多媒体或图片等创设的教学情境脱离真实的生活……这些现象引起一线老师的困惑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操作误区;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77-01
本文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三种失误的思考,旨在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失误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体验、探索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机械教授模式,让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有些教师对教学的需求和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缺乏明确的认知,“为了合作而合作”。
【案例1】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首先通过guessing game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出物品,如flowers/ trees/ house/...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故事人物goldilocks,并告诉学生goldilocks is in the forest. 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故事的预测,然后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读故事并展开交流what happened? 在小组合作展开整体感知后,老师又分场景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whats in the forest/ house/ room? 完成任务单,在拓展应用环节老师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进行故事的续编;反复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失去新鲜感,任务成了组内一两个学生的任务。
【反思】案例中老师大量使用了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必须依靠合作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
失误二:课堂板书注重预设
板书以图画、关键词、表格等多种形式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语言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有序展开。然而当前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用彩纸或板子事先将板书的内容写好,课堂教学中只需贴一贴,板书色彩缤纷,看似精美,教学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各种意外的生成,使这些精美的板书和课堂教学的步调不一致,让板书变得华而不实。
【案例2】在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并在黑板的右侧贴上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 come to school by… 在省略号的下侧,老师贴上了预先准备的交通工具metro/ bus/...然而在课堂交流中大多数学生乘电瓶车上学,对于这样的意外老师只好迅速转入语篇的阅读环节,阅读过程中则在左半侧贴上问题how does su hai/ yang ling/...come to school? 在学生找出信息后,老师在每个人物下面贴上交通工具。
【反思】案例中老师的板书脱离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摆设”,失去了实效。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即时板书的方式,首先通过简笔画让学生猜一猜what am i drawing? 并让学生猜一猜how do i come to school?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手补充不同的交通工具;随后老师画出学校和su hai/ yang ling/liu tao/ mike家的“地图”,结合地图让学生展开阅读活动,自然呈现far from/ near等重点语言知识,在读后环节中老师则结合板书呈现的思维导图展开复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失误三:课堂情境缺乏真实性
情境是语言的必要元素,离开真实情境语言只能是一堆空洞的文字符号,然而在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新、奇、趣”,创设的情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成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烟幕弹”,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3】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利用卡通人物dora创设了闯关的游戏,将单词学习、阅读过程设计成闯关的任务,但是导入环节中老师引出dora这一人物后,学生的反应比较淡漠,老师又花了很长时间进行dora的人物介绍,在学生熟悉人物进入学习活动后,老师的这些活动让学生眼花缭乱,表面很热闹,实际在拓展环节能用语言的学生很少。
【反思】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只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才能激发兴趣和好奇,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案例中老师创设的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dora这一人物是幼儿所熟悉的卡通人物,五年级的学生对dora已经不感兴趣,情境的创设反而阻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在教学中笔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动物园游园会”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闯关获取动物表演的门票,这样的任务活动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老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研究,走出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误区”,洗净英语课程的冗繁,回归英语学习的本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荆玉球.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课堂观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解读操作误区,优化英语教学
本文2022-11-08 05:33:47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640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