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独立精神率性成长
陈想
陈寅恪先生曾经提出:教育之本,在于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唯有做个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之人,方有可能成就一颗强大的内心,塑造一个丰满的自我。
阳阳是个六岁的孩子,她的妈妈从小培养她的独立意识,要求她独自睡觉、上学、回家,态度坚决以至无视阳阳的哭泣。渐渐地,阳阳擦干眼泪接受现实,显现出与同龄人迥异的“强大”。阳阳的父母着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实属难能可贵、用心良苦。
中国曾经长期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一对夫妻一般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唯一的孩子怎能不成为全家上下捧在手心的宝贝?他们身上倾注着长辈无微不至、毫无保留的爱,往往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惯毛病。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活日益富足,父母对于孩子往往毫无原则地有求必应,此种大环境下溺爱现象的泛滥,不能不说是一种必然。作为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固然重要,但这终归是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理应遵循成长的规律,讲究恰到时机的瓜熟蒂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是将优秀的品格生搬硬套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培育和引导孩子回溯本真的天性,使得孩子能够顺应天性,率性成长。这应该是培养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第一步。
媒体报道,成都地铁里,一位小男孩先给陌生阿姨让座,后来妈妈说困了,他就给妈妈提包,用手为妈妈当垫,让妈妈的头靠得舒服一点。這小小的暖心一幕,被有心人传播到网上后,迅速发酵。这个孩子的行为之所以受到多方关注和点赞,不正是因为他表现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应有的天真的担当,懂得将倾注在自己身上的爱与关怀传递给其他人么?
每个孩子在独立之前,必然会有对于父母的依赖感,这源于生命情感的本真联结。这一时期,来自父母的爱与陪伴,不可或缺。这种陪伴,将教会孩子如何自尊,如何自爱,并带着这种对爱的真切体悟去爱他人。当一个孩子与世界以善的方式本然联结,逐渐形成爱的意愿和能力,他的其他潜能,也会在恰当的时间点,自然成长。
子不教,父之过。幼儿成长的路途上。请以耐心慢慢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待到孩子身心成熟、羽翼丰满之时,再放手,目送他们带着你爱的印记,以独立自强的姿态,去爱每一个人。
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导师:陈君良endprint
让独立精神率性成长
本文2022-11-08 03:08:56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492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