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字写法
戴高山
我们家古大厝建于道光年间,至今有190多年的历史了!门上有副对联:门拱丰年占大有;家傳学士庆文明!这副对联文字清秀,文雅有力,出自何人之手,不见传说。两年前,宗亲将三落四条护的古大厝翻新改建,这幅门联被保存了下来。
说起这副门联,见过的人都夸赞它字迹清楚,笔墨俊秀,唯独那个“明”字,竟然多出了一横,左边是一个“目”字。于是便有人说:“这副对联看着应该是一个饱学之士所写的,怎么会将‘明字多写上一横呢?到底是‘日‘月‘明,还是‘目‘月‘明呢?”也有人说:“书法家写字时往往会多写一横或者少写一横,也许这个书法家觉得将‘日写成‘目更好,目能视物,则大‘明也!”还有人认为:此房建造于清朝,此事与明朝有关。众所周知,明朝国号是从小明王那里继承过来的,朱元璋则用“大明”代表自己是“大明降世”之主,有“日”“月”之光。因此,大明王朝是神圣的,如太阳之光辉永照,似月亮之光华长存!然,“成王败寇”,清朝统治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字形上做起了文章,用“目”旁代替“日”旁,暗喻有“月”不明,何来光明,指明朝晚期百姓暗无天日的日子。
稍有些书法功底或文字考古意识的人都知道,按照中华传统文字的发展,正统的“明”字,就是“目”和“月”组合的。从书法发展史考证得知,古时的“明”字左边是一个窗户,右边是一轮月亮——月照窗而明也。到了隶书时代,依旧保留着窗户的形态,后来发展到了章草之后,左边的窗户形态才被简化成了两横。再后来,草书的“明”字中左边部分的两横一笔一带而过。所以,近代很多书法家写“明”时,就简化成“日”字了。翻开古帖,上至晋代的王献之,下到唐代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书法家,都是“目”“月”“明”的写法。
这些早于清代的“明”字书法并非偶然,而是正体,只不过,到了近代汉字简化了,“明”字左半部分才成了“日”字!所以,清代将“明”字写成“目”“月”“明”并非厌恶逝去的明朝,也非文字狱也;今人用简化的眼光来判断“目”“月”为错别字,确非“明”智之举也!
“明”字写法
本文2022-11-07 21:39:59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2114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