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张轶然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流芳千古,越王勾践的韬光养晦以待时机的精神也得已流传。这种精神既是对时机胸有成竹的把握,也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等待。它告诉人们学会在等待中韬光养晦,终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破茧成蝶,飞向彼岸。正所谓“动水流远,静水流深”,动水不沉淀自身,四处溢散,必然后力不足,消散于天地之间;静水幽深沉着,在时光中慢慢蓄势,逐渐汇成大江大河,后浪推前浪,便能一举冲破阻碍,到达彼岸。
水流如此,人亦如此。彼岸,令人向往,那里流光千转,鸟语花香。有人急于求进,匆匆向前,然而欲速则不达;而有人静心等待,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静,是等待所必需的。毛毛虫在树叶上作茧沉睡,表面沉静内部却逐渐地发生著变化,量变慢慢积累,直至有朝一日破茧成蝶。王维在《辛夷坞》中曾写过极为静美的画面:“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幽花在空谷中自开自落,这种宁静更反映出一种心境,好像是客居在香火缭绕的寺中明悟,又好像身处庄重静谧的祠堂中祷告,这是一种禅意,带给我们滴水可闻的守静,八风吹不动的沉着。任何喧嚣在这种静气面前,都只能是“蚍蜉撼大树”。因此,等待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
等待,不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它还需要忍耐,需要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充盈自身的勇气。忍耐不是接受屈辱,而是我们处于世事变迁中心无波澜的修养。越王勾践被夫差俘虏,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东山再起,反灭吴国。司马迁身受腐刑,忍受着官刑之侮,但他幽而发奋,韬光养晦,最终完成了被后人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史记》,成为后人所崇拜的太史公。
等待,不是对待事物的消极方式,反而是在给自己一个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的机会。即使目标遥远,量变终会引起质变,这种等待在人们与彼岸之间建立了一座无形的成功之桥。
因此,请停下脚步,学会等待,学会在等待中韬光养晦,才能有朝一日厚积薄发,让世人见到你耀眼的光芒!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本文2022-11-07 19:57:30发表“文化教育”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1994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