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白肌病的防治
王天友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76-01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营养不良症,或硒缺乏症,因其病变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其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发生组织变性, 颜色变淡、苍白, 伴发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 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 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达50%-60%。
1 发病原因
该病发病主因是由于饲料中缺乏足量的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另外,饲料锌、钴、钒等微量元素含量过高,亦会影响羊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当饲草、饲料内硒的含量小于0.1毫克/千克时,即可引发硒缺乏症。
2 临床症状
7-60日龄羔羊易患病,生长速度越快的羊只发病几率越大,死亡率也越高。病羔羊精神不佳,可视黏膜苍白,背腰拱起,四肢僵硬,躯体摇摆,站立不稳不愿走动。死亡前呼吸急促,心律不齐、心跳加速,偶见持续腹泻。
3 病理变化
心肌、骨骼肌变性,质地变软、变白、钙化变脆,肌肉粗糙,颜色变淡,呈煮肉样或石灰样,肌丝见有小白点或白色条纹;肝脏肿大,硬而脆,表面粗糙。
4 治疗预防
病羔羊可用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液1-2ml/只,肌注,2-3天后再注射1次 ,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 使日粮中硒的含量不低于 0.1 毫克/千克。应注意硒属于微量元素,且代谢病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补硒过程中使用剂量一定要准确,避免引起硒中毒。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停药,同时用0.5%的亚砷酸钠水溶液200-400ml灌服,或0.1%的砷酸钠生理盐水10-20ml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用2d。
日常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补给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和富含硒的饲料,缺硒地区应在分娩前1月对妊娠母羊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1ml,在羔羊断尾去势时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1ml,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羔羊白肌病的防治
本文2022-11-06 13:18:5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0175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