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丹参适应性栽培技术与应用
王丽丽
豫西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降水适中,是中药材丹参的适生地。丹参种植适宜平地或向阳的低山坡,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透水透气良好、靠近水源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土壤ph值为中性,无污染。搞好丹参适应性栽培,提高豫西地区丹参品质和栽培技术水平,意义重大。
1 精细整地
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选择红薯、玉米、花生等为前茬,收获后进行整地,深翻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施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耙细整平,做成高畦或平畦,畦宽1.3米。
2 育苗移栽
大田生产选用种苗移栽。8月在苗床播种,条播,覆土0.5厘米,播后浇水,盖土以见种子为度,播后盖草保湿或加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5天左右浇水一次,温度保持在18-22度,约12天左右出苗。出苗后10天,第一次间苗、松土后,在晴天下午用0.5%的尿素和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洒幼苗促壮。
移栽时,选取根径0.5厘米左右,长10厘米以上,外表鲜红无疤痕、无病虫害感染的种苗进行移栽。栽植前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分钟,晾干移栽。
豫西地区丹参在10月或第二年4月中旬进行移栽。行株距为33厘米×25厘米;亩栽苗8000-10000株。
3 中耕施肥
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6月、8月各中耕一次。结合中耕追肥2-3次,第1次在丹参返青时结合灌水施提苗肥;第2次施促花肥,开花前7天开始,用0.1%的硼砂水喷叶2-3次,每次每亩喷施50公斤,以促进结实;开花初期,每亩追施碳酸氢铵20公斤以免植株早衰;生长后期,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每隔7-10天喷1次。
4 合理浇水
5-7月丹参需水较多,如遇干旱,土壤墒情较差时,应及时浇水渗透,忌大水漫灌。多雨天气,应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止田干。8-10月是丹参地下部根迅速生长时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防止土壤含水过多,造成烂苗。
5 摘蕾控苗
及时摘除花蕾,促进根部生长。必须分次抹去花蕾,在晴天上午10:00时-下午5:00时,通过手掐或剪刀剪除蕾芽。
6 病虫害防治
丹参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蚜虫、棉铃虫、蛴螬等
根腐病:合理輪作,加强管理,防止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射茎基部,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蛴螬:深耕多耙,合理轮作施肥和灌水。大量发生时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每穴5-10毫升。
7 产品收获
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或早春萌发前采挖,将挖出的丹参放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燥,剪去杆茎,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避免清理过的药材与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触,装运过程中不挤压,踩踏,在晾晒期间不得遇水或淋雨。
丹参种植,浇水控水,氮磷钾配比均衡,及时摘除花蕾,是栽培的关键环节。
豫西丹参适应性栽培技术与应用
本文2022-11-06 12:35:5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4012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