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数据背景下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173下载153次收藏

潘跃泉 毛可进

摘 要:对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更符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营销建议,以期促进浙江省农产品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浙江省农产品销售转型提供助力。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农产品;营销策略;浙江省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1-0146-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4 ? ? ? ? 文献标志码:a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生产关系到国民生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出台了各类政策,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营销越来越常见,常规销售领域受到了挑战,农产品销售也同样如此。为了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销售,需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大数据,顾名思义即为海量、大量的数据[1]。由于数据量庞大,其中也涵盖了垃圾信息,所以需要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表现得出结论,为制订营销策略奠定基础。

1? ? 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1.1? ? 浙江省农业发展概况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域面积狭小,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东部以丘陵和沿海平原为主,中部以丘陵和盆地为主,西南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浙江省陆域面积狭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但当地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丰沛,四季分明,水网密集。虽然大规模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但是得益于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浙江省的农产品种类丰富且特点鲜明。除了一般的粮食作物以外,当地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例如杭州龙井、临安山核桃、台州仙居杨梅等。其中,文旦由于产地的优越地理栽培条件,使其产品质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优越,竞争力更强[2]。

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农业产值处于上升趋势。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国外进口农产品的数量增长,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不足越发明显。与国外进口农产品相比,浙江省农产品虽然在质量及种类方面有所领先,但是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浙江省農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增长速度缓慢,在国际市场中浙江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呈现下降态势。

1.2? ? 浙江省农产品销售现状

由于耕地面积的限制,浙江省在大范围农作物种植上的发展先天不足。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浙江省成为一个特色农业大省。浙江省特色农业在国内名列前茅,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近133.3万hm2。

浙江省农产品销售渠道有两类。一是出口销售,2019年1—8月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66.99亿元;二是国内市场,由于浙江物流业发达,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达到118家,占全国的16%,数量位列第一,所以在网络销售方面更具有优势。根据浙江省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浙江省农产品网络零售达到了331.4亿元,位列全国第3。相关资料表明,2016年浙江省特色农产品销售额相比同一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高约5.8%,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增速偏低。浙江省特色农业的收入占全省总gdp的8.9%,在促进整体农业销售的同时,也要着重发展特色农业,发挥长处,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2? ? 大数据背景下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2.1? ? 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环境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多元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呈现更多元化的趋势。通过数据捕捉技术,可以精准获取相关用户信息。以此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节省营销成本。由于大数据的海量特点,数据收集与分析对企业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提高营销人员的分析能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预测消费者的活动,实现个性化销售。这样的技术同样也适用于农业。智能化是农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智能监测农业生产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农产品价值[3]。

传统农业忽视了市场需求,农民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依靠经验生产,很多时候会造成产量过剩。大数据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运用大数据可以了解市场及消费者的动态,实现产销精准匹配。

2.2? ? 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2.2.1? ? 营销渠道主体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对于农产品来说,营销渠道是指从农民生产到消费者的这一流通途径。农产品营销渠道畅通能够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销售。如果没有营销渠道,仅靠农民一己之力则很难打开市场完成从生产到销售这一过程。营销渠道畅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流通成本。一个完整的营销渠道包括许多环节,可以实现各类农产品资源共享,实现精准产销[4]。

对于浙江省农产品来说,在整个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中,参与营销的主体综合素质不足。营销主体包括农户、零售商、大型超市等。农户创造的价值主要在于种植技术及农产品质量。浙江省农户种植知识和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形成不良印象。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过分追求利益可能会导致与顾客、农户之间出现利益冲突,甚至还有道德风险。

2.2.2? ? 相关法律不完善,管理程度不高

对于农产品来说,食品安全是最为重要的。虽然浙江省在2003年出台了《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绿色农产品实行产品、产地认证的制度,加工、储存、运输使用农产品的设施设备、工具、包装材料等物品都应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卫生标准和要求。《办法》实施以来,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旧还有一些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出,“牛奶蛋白质含量低”“人造鸡蛋”等事件给农产品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浙江省靠海,是渔业大省,有完整的水产产业链,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设备老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了水产出口。

同时,由于没有法律可以依循,农产品市场管理存在管理不严、执法不严的情况。为了保障市场内的公平交易,减少顾客与商家、商家与商家之间的冲突,完善农产品市场管理法律及农产品营销渠道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2.2.3? ? 营销渠道单一

当前浙江省农产品的主要营销渠道还是农贸市场,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市场监管不严、食品安全等。虽然农产品销量逐步上涨,但这样的上涨趋势仍旧受限,可以考虑开拓其他销售渠道,达到全面促进销售的作用。

2.2.4? ? 市场信息不对称

市场信息不对称有两方面,一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多,二是农户对于市场的动态变化无法掌握。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农户凭经验生产。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当,容易造成供需不平衡、产能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成本。

3? ? 大数据背景下的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3.1? ? 提升主体组织化程度

针对市场主体综合素质不够的问题,可以采取提升农户及各类中间商、零售商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户合作经营组织,提升小规模农户的谈判能力,保证农户以及各类中间商的利益等措施。同时,相关部门要举办农户学习活动,提升小规模农户的素质,提倡生产绿色农产品,保证农产品质量[5-6]。

3.2? ?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法律体系

针对相关法律不完善、市场管理程度不高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前浙江省农贸市场的发展特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出台实施办法,对服务标准、质量标准、交易者资格、市场管理标准、交易规则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3.3? ? 拓宽营销渠道,结合互联网技术

针对营销渠道单一的问题,要在保障当前传统农业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销售渠道进行营销。当前最火热的电商推销方式就是直播销售,政府可以与直播销售达人合作,在直播间介绍浙江省特色农产品。政府人士在場可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结合直播达人本身的流量,促进农产品销售。同时,浙江省物流发达,为后续农产品的配送起到了保障作用。

3.4? ? 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

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软件来解决。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过程烦琐,消费者对农产品缺乏了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农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数据技术发展使农产品质量变得可视化。依托大数据技术,让整个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均可追溯。收集相关数据,通过二维码向消费者展示,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同时,农户也可以分析数据,了解市场动态变化,实现产销精准匹配,降低生产成本。

4? ? 结束语

农产品营销要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需要,拓展销售渠道。合理运用大数据软件,收集、分析、分享信息,让信息更透明化,实现产销精准匹配,降低成本。政府要及时完善法律法规,让管理人员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单佳宜.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直播行业影响研究与价值延伸[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4):54-55.

[2]徐慧婷.大数据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3(3):86-91.

[3]尚媛媛,桂琳.新零售时代国内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6):129-132.

[4]胡栾,鲍宏礼.“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营销优化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20(15):128-130.

[5]李春成,李崇光.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对策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27-31.

[6]裘益明.浙江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发展策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5):176-179,184.

大数据背景下浙江省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