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北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效应研究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119下载209次收藏

[摘要]为有效解决靖边地区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等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将残次林地作为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有效缓解耕地面积保证难度大的问题,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定基础。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畔沟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立项背景、项目区概况、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靖边县畔沟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11. 5321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119.43t/a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开发;靖边县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a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前提与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许丽丽,2015 #155;苑韶峰,2019 #142}。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陕西省下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陕发[ 2018]9号)文件,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合理规划耕地开发后备区域,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评估论证,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复核认定后统筹纳入土地整治范围,新增耕地用于占补平衡;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耕地提质改造。”

为更好的落实耕地保护任务,结合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补充耕地,2019年7月,由靖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本局耕保、地籍、整理中心等科室对项目区进行初步踏勘,一致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土资规[ 2017)13号)文件要求,符合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符合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青阳岔镇畔沟村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为研究试点,通过工程措施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重新规划,建成耕地条件适宜、灌排设施齐全、道路完善以及农田防护配套的示范项目,为今后大面积的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提供理论支持。

1 项目区概况

靖边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通风条件好,雨热同季,年平均降雨量395.4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768.2小时。年平均气温7.8℃,≥10℃的植物生长有效积温为2800℃,年平均无霜期为130天。项目区壤土主要有黄绵土、黑垆土、红土、淤土等,土质疏松,无层理结构,胶结较弱,质地均一,透气性能好,适耕期长,但因母质易分散,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实地勘测,黄绵土土质为轻粉质壤土,其粘粒含量为13%,有机质含量

陕北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效应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