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栾康 吴启郁 祝小晏 付玉强 陈芳 邓跃林
摘 要:本试验研究饲喂添加发酵饲料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猪46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基础日粮加8%发酵饲料)。试验期间每天记录母猪采食量,称量仔猪初始窝重及21日龄窝重,观察并记录母猪断奶发情情况。试验组仔猪21日龄窝重为69.12kg,对照组为65.15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97kg,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仔猪断奶窝重均增重为49.35kg,对照组为46.71kg,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64kg,提高5.65%,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母猪的断奶发情间隔及断奶后7d内发情率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饲喂添加发酵饲料的日粮有提高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趋势。
关键词:泌乳母猪;发酵饲料;仔猪;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30041
现代养猪生产中,摄入足够的养分是保证泌乳母猪泌乳量较高和仔猪生长性能较好的关键。我国南方夏季温度高,泌乳母猪受热应激的影响,导致采食量减少,泌乳性能下降,仔猪断奶体重更是偏轻。有研究表明,在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使母猪泌乳量增加,使仔猪健康生长发育。发酵饲料作为一种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技术措施,在畜牧业中逐步得到推广。本试验将研究在夏季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的效果,以期改善其生产性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本试验地点位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连平县猪场,时间为2018年7月初—8月底,试验选取同一批次且体况相近的妊娠后期母猪共46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发酵饲料的试验日粮。试验期间由猪场专业饲养员进行饲喂。试验从母猪分娩当天开始到21日龄仔猪断奶结束。
1.2 发酵饲料的制备
发酵菌种为某公司产品,主要含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将菌种、红糖和水按1∶5.2∶234质量比配制菌种混合液,将玉米、豆粕和麸皮按1∶1∶1的质量比制成混合饲料;将混合饲料和菌种混合液按质量比500∶240充分混合,装袋,密封,在28~32℃下经3~5d发酵制成发酵料。
1.3 日粮组成
基础日粮,参照nrc(2012)猪营养标准进行设计,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日粮为在基础日粮(已调低玉米、豆粕和麸皮的比例)中添加8%发酵饲料后生产出的粉状饲料。试验所使用的日粮组成及饲料营养水平见表1。
1.4 试验饲养管理
试验母猪在分娩日前3~5d转入分娩舍,分娩前后对母猪进行限制饲养,分娩7d后,母猪可自由采食。每天记录母猪的采食量。仔猪21d断奶,在第22天上午对仔猪进行统一称重。母猪转入妊娠舍后,记录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天数和断奶7d内发情率。
1.5 检测指标与记录
检测玉米、豆粕和麸皮三者的混合饲料及其发酵后的ph、乳酸和有益活菌的含量;记录仔猪调栏后初始窝重,21日龄断奶窝重;记录泌乳母猪采食总量,母猪发情间隔天数,母猪7d内发情率。
1.6 數据处理
本试验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方法为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结果使用平均值正负标准误来表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为p0.05);试验组仔猪断奶窝重均增重为49.35kg,对照组为46.70k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65kg,提高5.65%,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为5.65d,对照组为5.78d,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后7d内,对照组母猪全部发情,对照组发情率为96.65%,无明显差异。
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母猪泌乳阶段饲喂发酵饲料,有提高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趋势。
3 讨论
饲料经过发酵后,饲料的适口性变好,风味物质增加,且发酵能将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分子分解,将大分子蛋白质转化成小肽类氨基酸,有利于母猪的消化与吸收。发酵的产物随发酵原料与接种的菌种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本试验中,混合饲料经发酵后,其ph值由6.8降为4.5,乳酸含量达2.85%,粗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且含有大量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有益菌;以发酵饲料进一步饲喂泌乳母猪,有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改善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趋势,这与wang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wang等研究发现在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5%的发酵饲料可以显著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断奶时仔猪的个体增重与窝增重(p
发酵饲料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本文2022-11-06 10:05:0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