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同叶面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079下载284次收藏

田媛 刘卫星 李丰 陈建辉 王东勇 苏小雨

[摘 要] 为了明确芝麻叶面肥的最佳施加时期和叶面肥类型,以郑太芝3号为试验材料,喷施5种叶面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喷施调节型叶面肥(硝普钠和腐殖酸)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芝麻的生长发育情况,提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提高成蒴率从而增加芝麻产量,就单株产量来看,硝普钠效果最好;在初花期,腐殖酸、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和高氮)有利于促进芝麻生殖生长,为后期蒴果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成蒴率从而增加芝麻产量。

[关键词] 芝麻;叶面肥;喷施时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2-111-4

绝大多数绿色植物除依靠根系吸收养分,叶片也能在一定范围吸收营养元素转运到植物体体内[1]。近年来,较多研究者已对作物施肥措施进行研究,喷施叶面肥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辅助施肥措施,已成为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叶面施肥是一种有效、环保的施肥方式,叶面肥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可分为营养型叶面肥、调节型叶面肥、生物型叶面肥、复合型叶面肥、肥料型叶面肥及其他类型叶面肥[2-4]。在作物生长发育阶段,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习性即生长特点,寻找最佳喷施时期和叶面肥类型进行施肥,能有效减少根部施肥次数和施肥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5-7]。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殊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较高的保健和美容价值[8]。如何进一步挖掘芝麻的生长潜力,实现芝麻超高产栽培,一直是相关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芝麻种植密度和对环境的偏好性的限制,特别是芝麻生育后期,根部追肥较为困难且投入成本较大,可考虑从叶面施肥的角度来提高芝麻产量。目前,关于叶面肥的施用已在多种作物生产上已有报道,如小麦、水稻、棉花等[9-13],但关于芝麻叶面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探索不同类型的叶面肥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选出最佳处理时期及叶面肥类型,为芝麻叶面肥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19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白芝麻郑太芝3号。供试土壤为黄壤土,施肥前取土样,测定耕层土壤的全氮含量0.48 g/kg、碱解氮含量138.6 mg/kg、速效钾含量141.8 mg/kg和速效磷含量35.3 mg/kg。整地时基肥667 m2施45%复合肥(史丹利,氮磷钾配比为15∶15∶15)20 kg,地块肥力中等、均匀一致、排灌条件良好。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其中调节型叶面肥3个,分别为150 mg/l硝普钠(t1)、250 mg/lr-氨基丁酸(t2)、150 mg/l腐殖酸(t3);营养型叶面肥2个,分别为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n∶p∶k=4∶26∶20)(t4),纳米水溶性专用肥—高氮(n∶p∶k=26∶17∶13)(t5);清水对照(ck)。处理时间为现蕾期、初花期及现蕾期+初花期,每时期各喷施1次,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行长6 m,行距40 cm,株距15 cm,小区面积4.5 m2。播种日期为6月11日,四周设保护行,田间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营养生长量测定。从喷施处理开始7 d后随机选取5株芝麻进行挂牌标记,并分别测量芝麻株高、叶片干鲜质量等生物量。

1.3.2 叶绿素含量测定。从喷施处理开始7 d,随机选取5株芝麻用叶绿素测定仪(spad仪)对芝麻顶部第3对真叶进行测定。

1.3.3 农艺性状调查。收获前选取生长一致的5个单株,调查芝麻株高、结蒴部位、果轴长度、黄稍尖和单株蒴数。

1.3.4 产量调查。收获后,对每个处理选取的5株芝麻单株进行考种,调查蒴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

1.4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和microsoft excel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所记录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p150 mg/l腐殖酸>150 mg/lr-氨基丁酸。在初花期,调节型叶面肥150 mg/l腐殖酸、营养型叶面肥叶(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和高氮)能有利于促进芝麻生殖生长,为后期蒴果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成蒴率从而增加芝麻产量,表现为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纳米水溶性专用肥—高氮>150 mg/l腐殖酸。此外,现蕾期+初花期喷施调节型叶面肥150 mg/l硝普钠、150 mg/l腐殖酸和营养型叶面肥(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和高氮)可以显著提高芝麻生物量,有利于提高蒴果率进而增加芝麻产量,蒴果率表现为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150 mg/l腐殖酸>纳米水溶性专用肥—高氮>150 mg/l硝普钠,但其效果并没有明显优于单一时期的喷施效果。就大型农作物生产田而言,从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来看,单一时期喷施更经济适用,且在初花期使用营养型叶面肥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和高氮更经济合适。

综上所述,在不同生育期喷施5种叶面肥的芝麻根、茎、叶鲜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但同一种叶面肥对芝麻不同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且不同生育期处理效果不同。现蕾期喷施调节型叶面肥,如硝普钠和腐殖酸,相对于对照能显著改善芝麻的植物生物量和农艺性状,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芝麻进行光合作用,为芝麻生殖生长提供充足营养,从而增加芝麻产量。初花期喷施营养型叶面肥纳米水溶性专用肥—低氮有利于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提高蒴果率和千粒重,进而增加芝麻产量。

参考文献

[1]numann p m. plant growth and leaf-applied chemicals[m].boca raton,florida:crc press,1988.

[2]鱼彩彦.叶面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12):30.

[3]王少鵬,洪煜丞,黄福先,等.叶面肥发展现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5(4):96-98.

[4]李小明,龙惊惊,周悦,等.叶面肥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学,2017(3):127-130.

[5]秦猛,刘丽华,郑桂萍,等.不同叶面肥及施用时期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0(9):20-26.

[6]葛建军,程光明,夏桂平.叶面肥的种类与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67-368.

[7]李燕婷,李秀英,肖艳,等.叶面肥的营养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9(1):162-172.

[8]高桐梅,卫双玲,张海洋,等.食用白芝麻营养成分分析[j].营养学报,2011(4):97-98.

[9]周吉红,曹海军,朱青兰,等.不同类型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2(5):140-145.

[10]沈浦,冯昊,罗盛,等.缺氮胁迫下含na+叶面肥对花生生长的抑制及补氮后的恢复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6):1620-1627.

[11]刘爱忠,李鹏程,刘敬然,等.喷施不同叶面肥对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1):29-35.

[12]陆梅,孙敏,任爱霞,等.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作物杂志,2018(4):121-125.

[13]赵中亭,许向阳,张志恒,等.几种生物叶面肥喷施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棉花科学,2018(3):18-23.

[14]李省,董广林.作物喷施叶面肥经济又划算[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13.

[15]高翔,王亚萍,王金锁.不同生育期施用叶面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9(6):63-65.

不同叶面肥对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