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秦岭美味系猕猴桃快繁体系建立试验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460下载168次收藏

行冰玉

[摘 要] 本研究以秦岭美味系猕猴桃为对象,对其腋芽和叶片进行组织培养,通过探讨不同消毒条件和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以找到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建立秦岭美味系猕猴桃的高效再生体系。

[关键词] 猕猴桃;植物组织培养;快繁体系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2-88-2

传统猕猴桃育种方法周期长、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本文在猕猴桃培育过程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快速繁殖苗木,对秦岭美味系猕猴桃组培快繁过程中的诱导分化、增殖快繁等初步培养技术环节进行研究[1],并利用茎尖剥离培养提高脱毒效果,不仅可缩短猕猴桃生长周期,提高繁殖速度,优化品种,还能增加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风和日丽园艺站的秦岭美味系猕猴桃,以茎尖或为外植体进行本次试验。

1.2 試验方法

以ms+蔗糖(30 g/l)+琼脂(7 g/l)为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采用tdz(噻苯隆)、iba(吲哚丁酸)、α-naa(α-萘乙酸)[2];美味系猕猴桃分化期温度为22~28 ℃,湿度为50%~70%,光周期时间设置为24 h(光/暗,14 h/10 h)。4—5月春季萌芽期取材,选取无病害、生长健壮的美味系猕猴桃新稍茎尖,将所选取的大叶去掉,并剪成短枝,用自来水冲洗4~5 h,将表面绒毛的灰尘细菌等初步清理干净;然后将材料移至超净工作台用70%的酒精浸泡30 s,期间不停摇晃,后用0.1%次氯酸钠消毒液浸泡12~18 min,接着用无菌水冲洗3~5遍;将消毒好的茎尖在解剖显微镜下用解剖针剥离并切取,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培养,切取材料的大小为0.5~1.0 cm[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在外植体取材后,必须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选取合适的消毒液种类和设置合适的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存活率和污染率有很大影响[4]。本试验中,采摘的外植体用洗洁精浸泡3 min后,流水冲洗6 h,紫外线照射20 min,酒精灭菌30 s后,采用1∶5的次氯酸钠对猕猴桃腋芽和叶片进行消毒,设置若干个不同消毒时间的处理,7 d后统计茎尖存活率和污染率。

据表1、表2可知,腋芽和叶片处理时间与消毒效果成正相关,即处理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消毒效果越好,但与存活率呈负相关,即处理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因此,综合分析不同处理可知,选取3号处理即对腋芽消毒16 min为最佳外植体消毒时间;选取3号处理即对叶片消毒12 min为最佳外植体消毒时间。

2.2 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以ms+蔗糖(30 g/l)+琼脂(7 g/l)为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采用tdz(噻苯隆)、iba(吲哚丁酸)、α-naa(α-萘乙酸)[5]。以腋芽为外植体的再生过程中,需每天观察茎尖的形态变化及再生情况。操作大约30 d后,统计不同处理下腋芽的再生频率和每个外植体再生的不定芽个数。计算公式如下:不定芽再生频率/%=再生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每外植体再生芽数=外植体再生出的不定芽总数/再生出不定芽的外植体数×100%。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应用sas8.0软件对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p

秦岭美味系猕猴桃快繁体系建立试验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