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树抗旱造林技术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188下载300次收藏

闫树英

[摘 要] 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十分关键。当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尤其是更加重视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工作。为了有效改善干旱地区的绿化治理效果,实现“生态修复、绿富双赢”的目标,本文对杨树实生苗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 杨树;抗旱;造林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2-71-2

我国很多地区降水量稀少或降水集中,尤其是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坝上地区年降雨量不足400mm,这些地区呈现出干旱或半干旱状态,造林难度大,影响了造林绿化工程的推进。为了有效提高植树造林绿化效果,做好抗旱造林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工作十分重要。而杨树是抗旱树种之一,合理搭配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运用,有助于提高造林实际效果。对此,下面对杨树抗旱造林技术要点进行简要总结。

1 选地与整地

1.1 科学选择造林地

植树造林期间,科学选择造林地,有助于提高杨树种植成活率及成材率。选择造林地时,以地势平坦的地区为宜;充分调查、分析造林区域的地质、土壤状况,优选土质轻、无土壤盐渍化或盐渍化程度低的土地进行造林,因为盐度较高的土壤会影响杨树正常生长。如果采用杨树重茬造林,则“小老树”形成率高。所谓小老树,即树木年龄小但符合老树衰老趋势特征,此类林木局限性明显,严重影响杨树造林效果,所以选择造林地时要规避杨树采伐区。

1.2 合理整地

植树造林前夕,应做好造林整地工作。如果造林地区相对干旱、降水集中或稀少,应采用深翻整地法。同时,要根据造林地实际的立地条件,优选整地方式。常见的整地方式有深沟和穴状整地等,穴状整地一般挖长、宽、深在40~80 cm的穴状坑,适用于降雨量较好的地区。深沟整地适用于干旱地区,深沟是利用拖拉机牵引开沟犁在平缓沙地、丘陵等地区按照规定行距开沟,如果造林区未遭到风沙袭扰、破坏,应提前1 a实施整地;如果造林区处于风沙覆盖区,造林时应坚持“随开随造”原则组织造林活动,这样才能防止新开的沟壑被风沙填埋。实践证明,采取深沟整地,有利于杨树健康生长[1]。

2 合理选择杨树品种

杨树成活率及生长效果受所选的杨树抗旱造林品种影响,我国杨树品种种类较多,不同品种在不同栽植区域的实际生长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根据造林地的实际自然环境状况、造林立地条件等,坚持“适地适树适种”原则,合理选择杨树品种。如果造林地处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应优选抗逆性好、抗旱性突出的杨树品种进行栽植[2]。

常见的赤峰杨、北京杨、黑林1号、二白杨等树种,具备较好的抗逆性、抗旱性,可以适应复杂立地条件下的植树造林需求。通过科学选择杨树抗旱造林树种,再搭配合理的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杨树健康生长和质量改善,对提高造林地的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盖率都有积极作用。

3 科学处理苗木

3.1 優选壮苗

抗旱造林期间,应优选壮硕的树苗,因为壮苗御旱、抗旱效果好,速生能力突出,有助于杨树苗健康生长。因此,应优选二级以上杨树壮苗进行使用,同时选择的杨树壮苗必须具备“两证一签”,才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3.2 苗木保水处理

栽植杨树苗木期间,应重视苗木保水处理。应按照要求完成起苗、运输、造林等工作,确保全过程衔接顺畅、操作合理;同时,应尽可能减少起苗至造林所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减少苗木水分流失,特别要降低苗木根部水分流失总量。所以,应选择科学的苗木水分保持措施,如苗木越冬及挖苗前夕应提前灌入足量水分;起苗时要做好假植操作,选择湿度适当的土壤填埋苗根,且苗木集中假植期间做好灌溉工作;包装苗木时,应提前搅拌好稀泥浆,用苗根蘸取泥浆后再行打包,接着放入运输车中并用遮阴帘覆盖,避免苗木快速流失大量水分。

3.3 苗木栽植前处理

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在栽植前夕,可将苗木放入50%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中实施杀菌消毒处理。操作方法为提起整株苗木放入装有溶液的容器内涮一下后立即提出,该方法可降低杨树生长时感染病虫害的概率。

4 科学造林

4.1 造林密度

运用杨树抗旱造林技术时,应充分结合造林地所在区域的环境等状况,做好造林密度的科学选择,才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通常,667 m2造林密度控制在55株;立地条件好的,667 m2造林密度控制在110株。

4.2 造林方法

一般选用“三大一深”造林法最为合适,即通过大株行距、大穴、深沟等形式组织造林[3]。通过该方法组织造林,有助于提高杨树抗旱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对杨树健康、稳定生长具有积极影响。另外,此方法可促进苗木快速生根,提高苗木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效果,满足杨树生长时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助于改善杨树生长品质。

4.3 栽植深度

在干旱地区进行杨树栽植时,应选择深栽方式,但必须做好深度的控制。如果栽植过深,将会对杨树生长产生阻碍;如果深栽深度过浅,苗木根系难以接触地下水,将会影响苗木健康生长。所以,栽植杨树时要坚持适当深栽原则,才能提高杨树苗木抗旱效果。研究发现,具体栽植中,要结合当地自然情况,选择50~80 cm深栽深度为宜。通过采用深栽方式,有助于杨树苗木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及水分,而且能促使苗木产生大量不定根,提高杨树成活率。深栽期间,单手提起树苗后,将其笔直放入坑穴中心,之后回填土壤、分层踩踏,将土壤踏实,最后浇足水分即可。如果造林选择在秋季进行,应在树苗周围覆盖防寒土,保证树苗能顺利越冬[4]。

5 抗旱造林有关措施

5.1 运用保水剂

杨树定植之前,将表土填入坑穴中两三锹,接着在坑穴中施入10 g左右保水剂。定植期间,利用铁锹轻轻搅拌,之后灌入足量清水。

5.2 定植后的灌溉

苗木定植时,先埋两三锹土,以苗木不倒不移动为准。之后浇水约25 kg,水稍沉后埋土踩实提苗,再浇第2遍水,约15 kg,水沉后再埋土踩实,并修好树盘[5]。

5.3 覆盖树盘地膜

杨树栽植完成后,可在树盘处覆盖环保地膜,也可以选择秸秆等遮盖在树盘处,从而达到保水保墒的目的。

5.4 检查

杨树造林完成7 d后,应及时检查苗根是否出现透风现象,如地膜出现孔洞、栽植穴出现孔洞、树苗歪斜等,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5.5 补水

在干旱缺水的季节,栽植结束后及时补水;操作时可在树苗根部周围挖坑、打孔,补水后及时封土、踏实。

6 抚育管理

6.1 除芽定干

当栽植的杨树彻底放叶后,苗根依旧未能彻底形成,所以要除去整株树苗高度1/2处以下的所有树叶,通常除叶2次左右。同时,需要除掉7月幼树叶柄基部出现的新生萌芽。

6.2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时,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及时割除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每年进行1~3次。松土除草的深度以不伤害幼树根系并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为原则,一般为5~10 cm[6]。

及时灌溉、施肥,有助于幼林成活率的提升及林木健康生长,通常通过穴灌法完成新植幼树的浇水,操作时要坚持“1年里浇灌3次水”的原则,即返青水、生长水、封冻水。如果條件允许,应施加底肥与追肥,底肥以农家肥与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通常每株施撒0.1 kg为宜。

6.3 修枝处理

在杨树抗旱造林过程中,做好修枝工作,有助于改善杨树生长效果及质量。因此,杨树生长期间,应选择合理的时间修剪杨树树枝。修枝期间,要合理控制修枝幅度,避免影响树势。但是,修枝幅度太小,会使杨树获取的养分得不到有效利用,影响其生长效果,严重时会引发病虫害现象,威胁杨树健康生长。

7 结语

在杨树抗旱造林技术运用中,应结合造林地区实际状况,坚持“适地造树适种”原则,合理运用杨树抗旱造林技术要点,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修复生态、绿富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海燕.探析营林生产中抗旱造林技术实施要点[j].种子科技,2019(10):79,82.

[2]张晓霞.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抗旱造林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19(15):66,68.

[3]邹金龙.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5):132.

[4]陈雅娟.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探究[j].农家参谋,2020(2):108.

[5]张海超.杨树抗旱造林技术:以辽西地区为例[j].吉林农业,2019(11):84.

[6]杨爱风.阜新市杨树造林常用品种的抗旱性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4):24-25.

杨树抗旱造林技术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