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冠果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22-11-06浏览:2171下载134次收藏

于硕 罗广军

摘? ? 要:通过对文冠果的主要虫害的形态及习性进行研究,探究出防治文冠果主要虫害方法,以期对文冠果主要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文冠果;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1? ?文冠果木虱

1.1? ?形态

成虫体长2.5mm,展翅5~6mm,初羽化时为淡青灰色,逐渐变为青灰色。复眼褐色,单眼淡红色,卵乳白色,若虫体扁平淡绿色,复眼赤红,尾端有一排蜡质毛。

1.2? ?习性

一年4~5代,世代重叠不齐,多以成虫越冬,翌年5月中旬文冠果芽萌发时,越冬幼虫开始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嫩叶背面和花芽上,卵孵化后若虫吸吮嫩组织的汁液为害;若虫的分泌物和粪便银灰色,富含糖分,滴落在枝干及叶片上易发生煤污病,使全林呈现炭黑色。

1.3? ?防治方法

1.3.1? 物理防治。实行集约经营,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林木健壮生长,破坏木虱生存繁殖条件,以抑制或减轻虫害。

1.3.2? 生物防治。保护和繁殖木虱天敌,用生物措施控制虫害。据观察,文冠果现有林内分布有大量的木虱天敌异色瓢虫和大草蛉,能够捕食木虱的成虫、卵及若虫,1只瓢虫幼虫1d可吃74~168头木虱,整个幼虫期可捕食木虱成虫、若虫2000多头,能有效控制木虱的数量,减轻虫害。

1.3.3? 化学防治。①越冬前10月下旬~11月初,刮除主干粗裂皮,使用80%敌敌畏乳油和马拉硫磷200倍液涂干,毒杀效果明显;②早春4月下旬越冬成虫出蛰盛期,于晴朗无风夜间或凌晨日出前2h,在林内连续释放敌敌畏插管六六六烟剂2~3次,667m2用药2kg,烟云维持20~30min,可获得较好防治效果;③5月中下旬林内第1代若虫盛发期,使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2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洒树冠,杀虫效果可达97%以上;④8月中旬,林内第3代若虫盛发期,可选择树体高、郁闭度大、虫口密度大的栽植区集中施药,以消灭虫源地。可以使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20%氧化乐果、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洒树冠,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

1.3.4? 人工捕杀。早春(3月底前)和冬季采集有越冬成虫的翘裂树皮,集中烧毁并刷涂白剂保护树干。

2? ? ?锈壁虱

2.1? ?症状

此虫为害多种植物,如杨树、葡萄等。干旱年份有利于该虫大量发生。症状主要为害嫩枝、叶、芽和果实,被害后在叶背显现许多赤褐色小斑,后膨胀成瘤状,为害严重的叶片和幼芽不能开展。

2.2? ?侵染循环

成虫、若虫、卵均可在残叶、皮缝、芽片內越冬,次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下旬开始盛发,6、7、8月发生最烈。该虫产卵于嫩叶背、幼果和新梢上,卵经5日孵化,孵化后附在果、叶背嫩芽上吸汁为害,世代交替混杂,每年可发生10~12代,在夏、秋季高温、干旱季节,树冠透光部分发病最重,树势弱的植株发病尤重。

2.3? 防治方法

春季萌芽前喷1°be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锈壁虱;夏季喷0.3°be石硫合剂,每7d喷1次,连续3次后可基本控制病情发生。喷施46%“1605”的2500倍液3~4次。喷施乐果乳油1︰2000倍液。

3? ? ?黑绒金龟子

3.1? ?形态

成虫体长0.8~1cm,宽0.5~0.6cm,身体为黑褐色。

3.2? ?为害

此虫特别喜欢啃食文冠果刚抽出的嫩芽,一般5月上旬无风的傍晚为害最严重。

3.3? ?防治方法

可于树干四周撒布粉剂辛硫磷粉剂或人工扑杀。也可采取喷雾防治,所用药剂为1.2%苦烟乳油和4%的高氯菊酯。

4? ? ?根螨

4.1? ?形态

成虫体圆形,长约0.6mm,白色,有4对足,若虫状似成虫,初孵化时有3对足。

4.2? ?为害情况

被害植株叶片全部黄化,根部腐烂,与植株患根腐线虫病状相似,根部皮层有很多微小的白色粒状圆虫活动或不动。

4.3? ?发生环境

多在林地较为干燥的情况下发生,一般感染率不高,在土壤较湿润时,不利于繁殖和蔓延。

4.4? ?防治方法

若发现虫害时,可翻松根际土壤,灌注乐果500倍液便可见效,但要注意临防治时才可翻松土壤,否则易使蔓延至其他植株。

5? ? ?绿鳞象甲

绿鳞象甲属新发现的害虫,主要是吸吮幼树新芽或幼枝的水分和养分,造成幼树生长衰弱,严重时导致死亡。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危害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只知用1.2%苦烟乳油和高氯菊酯进行喷雾防治试验,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甘钰年.文冠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9,(17):140-141.

文冠果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