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张娟娟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2)
我国茶叶贸易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迄今为止已经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目前我国茶叶主要通过扩大贸易的形式进行对外销售。我国外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正是茶叶,通过茶叶贸易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全面发展。但是茶叶贸易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为解决相关法律问题,国家应该出台与完善针对茶叶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法律保障作用。
1 茶叶贸易企业发展现状茶叶贸易企业发展中需要思考其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有效探究企业茶叶贸易发展方向、方式,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正面效应。茶叶贸易企业发展需要结合社会大众公共诉求和自身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与高效应用相关资源,从而推动茶叶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创新。换言之,就当前整个茶叶企业具体经营状况、发展情况而言,依然可以看到企业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大多数茶叶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贸易管理中运用传统模式,主要将茶叶产品的市场营销当作重点,未能充分把握茶叶产品品质。不仅如此一些茶叶贸易企业在发展中,忽略从科学、全面视角来看待问题和推动自身认知全面发展,特别是茶叶企业未能从法治思维的视角分析与明确茶叶企业经营贸易活动的相关要素,进而导致茶叶贸易企业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客观角度而言,部分茶叶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忽略风险因素梳理、预防的问题,对茶叶企业贸易活动中存在的潜在因素缺乏重视,进而导致茶叶贸易企业整体发展和活动的有效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一部分茶叶企业经营发展中未能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有效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控制对策。
茶叶贸易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国内茶叶贸易活动,需要通过国际茶叶贸易和国内贸易活动之间联动发展模式,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如果茶叶贸易企业在活动与发展中未能有效认知其存在的潜在风险,忽略对相关法律控制体系和政策的制定,则不利于促进茶叶贸易企业的全面发展,难以为整个茶叶贸易经营提供良好保障。新时代背景下,茶叶贸易企业发展呈现出系统化、多元化的特点,所以茶叶贸易也呈现出一种系统化的特征。无论是企业具体的产业经营理念还是整体产业诉求,均需要结合社会大众自身生活的内容,加强茶叶贸易活动具体经营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而且企业只有发现经营风险、法律隐患才能消除风险和隐患,从而促进企业在整个产品市场中获得良性发展。所以,为推动茶叶贸易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开展,企业应该充分发挥法律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结合茶叶贸易企业经营发展的特征、各个细节优化企业建设的思维,从而使企业在整个茶叶贸易活动经营中实现最大价值。
2 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2.1 绿色壁垒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各国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企业为了在庞大国际市场面前提升经营发展效率,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企业发展模式。国家为保护本土企业利益,也运用一系列措施限制外来产品的输入。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绿色壁垒方面的相关法律问题,我国茶叶大多数都受到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限制。茶叶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是绿色壁垒,其对推动茶叶贸易工作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难以提升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效率。茶叶贸易出现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和传统,未能根据茶叶贸易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特征,及时优化与完善传统茶叶生产经营方式。为保证市场需求,我国部分地区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选择运用农药化肥来增产,在此期间导致许多化学物质、毒害元素残留在茶叶当中,这也成为我国通过其他国家绿色壁垒的大敌,导致茶叶贸易发展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2.2 关税壁垒方面茶叶贸易中面临关税壁垒方面的法律问题。关税壁垒是指为限制国外商品涌入运用增加进口关税等措施,有效阻止相关产品或者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我国加入wto以后其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阻碍作用已经大幅度削弱,但是茶叶在贸易出口过程中关税壁垒依然是影响我国茶叶进入外国市场的一大阻碍。部分地区茶叶生产依然运用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在种植技术、加工方法方面与日本、印度等茶叶大国有着一定差距。我国茶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高,所以一旦关税提高,也就意味着我国茶叶销售成本会再次增加,导致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被削弱。此外,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受到来自其他国家对我国茶叶的不公平、非公正待遇,这些国家以最惠国待遇与特殊保护措施对待本国的茶叶产品、商品,甚至将特殊保护措施延伸至加工领域、销售领域,为我国茶叶的贸易出口、发展设置许多屏障,导致我国茶叶贸易企业发展效果不理想,甚至面临其他国家对我国茶叶贸易发展的相关制约。
2.3 反倾销方面我国在抵制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倾销行为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就是反倾销。当前倾销是一种非正当的竞争行为,主要是指将商品以低价的形式在外国市场中销售、营销,从而给进口国的商品营销和贸易带来实质损害。我国茶叶在对外销售的过程中其众多名茶在国际商场上的销售效果较好,一些名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紧张销售的现象,而普通茶叶的销量趋势每况愈下。为限制我国名茶在其他国家的输入,某些进口国就运用反倾销的方法限制我国茶叶贸易,通过不符合实际的反倾销调查方式对我国的名茶进行调查,然后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在对我国茶叶进行临时反倾销调查中,其他国家所运用的依据是该国正常价格的标准,对于我国而言是不公平的,也与我国茶叶生产实际情况、销售情况不符合,从而造成我国一些名茶在国外的营销中处于被动消极状态之中。
3 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的必要性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通过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利于为我国国内茶叶贸易发展营造良好法律环境。目前我国国内茶叶贸易发展中容易发生一些与茶叶购买销售有关的纠纷事件,其事件影响茶叶贸易企业的有效发展,进而引起了许多人对茶叶贸易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关注。追根究底,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贸易要求会直接对茶叶贸易方面产生一定影响,还会涉及法律公信力问题。现阶段我国国内茶叶贸易的法律问题有许多,其法律不完善、法规不健全是造成茶叶贸易有时无法可依的主要原因。茶叶贸易双方在签订相关合同的过程中,需要以国家制定的法律为依据,进而为今后的贸易活动提供保障。如果国家法律制定不完善,就可能会发生很多法律方面的漏洞问题,甚至一些违法乱纪的人可能会故意钻法律空隙,以此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增强法律的效率和公信力,国家和茶叶贸易企业应该充分解决茶叶贸易与经营发展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茶叶贸易发展水平和效率,为茶叶贸易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另外,部分茶叶贸易发展存在不遵照相关法律或者不按照相关标准形式签订合同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法律对合同的保障作用,最终导致相关合同形同虚设。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是贸易交易双方对法律的理解出现漏洞,还有一点是因为贸易双方对法律公信力缺乏认识。我国在茶叶贸易双方签订合同方面有着很多详细的可以参考的法律法规,但因为法律推广不足或企业重视不够,导致一些茶叶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不参照法律规定进行双方合同的签订,还有一些交易只是进行了口头约定,导致茶叶贸易在今后的经营发展中经常遇见相关法律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提升茶叶贸易发展水平和效率。而且合同可以对双方的利益与责任进行约束和保障,也是在双方发生纠纷以后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依据。如果忽略法律对合同有效性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的保护,则合同上所规定的事项就没有实施的价值,合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所以,为增强茶叶贸易双方对法律公信力的了解,需要积极对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推广,并根据茶叶贸易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解决茶叶贸易发展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另一方面,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有利于为我国国际茶叶贸易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高的销量,至今为止依然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我国茶叶销量在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和面临许多忧患。比如中国茶叶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障碍就是绿色壁垒,通过绿色壁垒限制我国产品对其他国家的输入,并保护该国贸易的发展。其他国家通过制定非常严苛的标准,强化货物销售价格,使我国茶叶在本国销售的数额无法快速增长,还有一些国家会提高关税,不断限制我国茶叶在该国的销售。这种绿色壁垒是受到一些国家法律保护的,我国茶叶在出口到该国时需要遵守该国的法律规定,这也造成我国许多茶叶在出口至相关国家时,面临茶叶无法通过该国标准的问题与困境,最终影响我国茶叶贸易。这种贸易当中的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很大阻碍,为了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我国应该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为我国茶叶在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国茶叶贸易发展受到绿色壁垒的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制定的茶叶制作标准法律上不完善。因为法律的不健全和法律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所以导致茶叶质量无法提升,尤其是在法律执行方面,虽然已经制定了许多与茶叶生产和经营有关的标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茶叶制作单位未能有效按照法律规定的生产方式进行茶叶生产,导致一些茶叶中残留过多的农药,影响茶叶本身的质量和茶叶贸易。总之,为了解决我国茶叶贸易国内发展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国际方面的相关法律问题,需要积极结合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最大程度地解决我国茶叶对外出口或国内销售的法律问题。
4 解决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的策略4.1 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绿色贸易壁垒影响我国茶叶贸易的对外发展,在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时,我国应该以发达国家茶叶质量的安全标准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当前国家的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标准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细化规定茶叶残留物质和毒害元素的严格控制方法,并适当阻止和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创新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工制作流程,不断为我国茶叶贸易的未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质量基础。我国茶叶企业在发展中应该结合严格的茶叶安全质量标准,运用安全环保的材料适度包装茶叶,也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合理种植相关茶叶,不断将茶叶种植与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元素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提升茶叶生产的品质,从而促进茶叶贸易的有效发展。我国茶叶企业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生产经营水平,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标准化的安全操作规范原则正面引导茶叶生产加工,构建完善的茶叶质量监督体系。全面分析茶叶生产中的危害元素和关键控制点,通过对相关危害元素的合理控制,提升茶叶的生产质量,有效帮助我国茶叶贸易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茶叶企业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评估茶叶生产中的不利因素,也可以构建完善的茶叶生产防范机制,充分将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落实,不断为茶叶贸易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4.2 健全茶叶贸易市场主体的结构茶叶贸易中面临关税壁垒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为了解决相关法律法规问题,我国需要健全茶叶贸易市场主体的结构。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我国茶叶贸易的主要对象,而且美国、日本、英国是我国茶叶对外销售过程中的主要对象。如果我国茶叶贸易实施过程中面临贸易壁垒,那么我国茶叶的贸易将会受到重创。为了有效地应对其他国家对我国茶叶贸易发展中的贸易壁垒,我国茶叶贸易发展需要立足于整个世界市场,优化设置茶叶贸易主体,不能将茶叶贸易局限于几个国家。我国茶叶贸易应该坚持大胆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地开展茶叶贸易活动,从而将茶叶贸易引入至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中,提升我国茶叶贸易市场发展的水平和效率。在健全与优化茶叶贸易市场主体结构过程中,为了解决茶叶贸易当中的相关关税问题,国家需要制定更加完善、健全的茶叶贸易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度约束、法律引导等方式有效应对其他国家对我国茶叶贸易的关税壁垒,使我国茶叶贸易在世界市场发展中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茶叶企业需要积极学习国家关于茶叶贸易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在出现矛盾和纠纷时,要以法律为参考依据,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升茶叶贸易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4.3 完善茶叶贸易法律规范与制度我国农产品贸易中茶叶有着重要地位,茶叶贸易对推动我国整个贸易额的增长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目前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许多国家对我国茶叶出口设置了关卡,严重削弱我国茶叶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份额。而且我国茶叶也因为一些因素、法律问题陷入了贸易被动局面。为了解决茶叶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国家需要完善茶叶贸易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茶叶企业现状和茶叶企业面临的具体困境,加大政策系统引导和扶持力度,进而从多方面提升茶叶企业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在针对茶叶贸易质量安全缺乏完善的茶叶质量法规问题时,国家和相关企业可以运用法律的形式规制与整改廉价的茶叶。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积极宣传茶叶生产的绿色化理念,坚持安全环保的原则出台相应政策,从而鼓励与扶持绿色环保茶叶企业的发展。
5 结语近年来,我国茶叶在国际社会、国际贸易发展并不顺利,究其原因是我国茶叶自身品质、质量不过硬。所以,为解决我国茶叶贸易中的相关发展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还要健全茶叶贸易市场主体结构、完善茶叶贸易法律法规和制度,为茶叶贸易的顺利保驾护航。
浅谈茶叶贸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本文2022-11-06 08:09:4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