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台抗日”大将军刘永福
刘建林
知晓刘永福,感知这位隐藏在历史画卷中的英雄人物,是因有幸来到钦州,走进那座透着沧桑、斑驳的建筑——“三宣堂”。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一应俱全,身临其境,那种超然、静雅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再看中厅,壁画、木雕琳琅满目,内容有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彩凤仙鹤,还有牧童樵夫、仙翁神女、圣贤豪杰、武将文仕等,处处诉说着主人内心的安静。然而,刘永福却并非一介书生,而是在战场上厮杀、抗旨保台,戎马一生的战士。
1894年4月,中日大战一触即发。血脉相连、文化互通的台湾,遭受日寇的侵犯。虽然孤悬海外,可台湾也是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能毫无反抗地让列强肆意掠夺,更不能拱手相让。刘永福有如此的远志,便悻然受命,毅然撇下妻儿老小,带领众多将士,乘坐“威靖”、“驾时”两艘军舰赴台,开始书写他“保台抗日”的历史功绩。台湾,便与刘永福结下了情缘。刘永福也融进了台湾的历史。
虽然,刘永福没能阻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但是他的抗击撕开了笼罩在台湾上空的那张无形的黑网,给台湾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只因在那片炙热的土地上,生活着跟我们流淌着一样血脉的中华儿女。刘永福愤然抗旨,“冒违君之罪”,动员台湾广大民众武装起来,团结各地自发兴起的抗日义军,在新竹、大甲溪、八卦山、曾文溪,以沿途河流、崇山峻岭为自然屏障,节节抗击南下的台北日军。然而,侵犯台湾的日军数量越来越多,而义军却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只能与日军巷战肉搏、血战到底,终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刘永福满目苍凉,仰天长呼“何以对台民?”在危难面前,他依然惦念着台湾的百姓。难怪孙中山先生有“余自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的感叹。
我们试想,若是没有刘永福的全力抗击,那生活在台湾的人们会经历怎么样的凄凉心境,又会遭遇什么样的悲惨命运?这些,怕是想想,也会使人后脊梁骨直冒冷汗。一介武夫的刘永福,戎马一生,却因抗日保台不成而自责不已。他回到广州,便辞了官,返回老家钦州。这样便有了“三宣堂”。
那座历经时光磨砂的“三宣堂”,噙满了刘永福对台湾的深深愧疚,也隐藏着“为数千年中华吐气”的“义勇奇男子”的深深伤痛。那种伤痛源自愧疚。即便是滚滚的历史潮流,也尽然是洗刷不净的。也正是因为这种伤痛愧疚,刘永福永远的活在了台湾人民的心中。
那位敢违背圣旨,与日寇生死作战的勇士,用自己的生命酝酿了弥久的清香,至今萦绕在“三宣堂”的角角落落。顿然间,身处“三宣堂”,便能闻到那股清香。
“保台抗日”大将军刘永福
本文2022-11-05 22:30:15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774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