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蹋自己的文化更可悲
张道正++吕子豪
“还有比糟蹋自己的文化更可悲的吗?!”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在河北省保定再度谈到“传统村落”的话题,如此痛心疾首。他直斥如今的中国乡村也同城市一样,出现同质化、趋同化。
“这两年调查的已经评定为传统村落、进入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实际上已经开始面目全非了。”冯骥才说,国办国有的审定让传统村落进入了国家的保护视野,也有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监督的措施,但是我们的村落仍然出现两个大问题,一是空巢化,一个是旅游化。
传统村落审定了,可是村落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剩下老人儿童,如果老人儿童都走了,村子就是空的,这个村子实际也是死亡。冯骥才认为,城镇化的速度太快、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缺乏皆是原因,最残酷也最现实的原因却是“我们的村民不热爱我们自己的乡村文化。”
近年奔走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護路上,冯骥才遍走海内外,寻找可行经验。他发现,在希腊和意大利,到处都可感觉到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感情。在佛罗伦萨周围的一些地区,城市建筑是中世纪的,没有一座现代的建筑。市民在酒馆茶馆,吃烤肉,享受、欣赏着自己的历史文明,告诉游客墙皮脱落下的砖是12世纪的。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这样的文化情感吗?有这样的文化情怀吗?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情怀我们怎么保护古村落?”冯骥才用连串的问句指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冯骥才提到,只用了20年,中国600多个城市基本变成一样了,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悲剧,也是我们自己对文化的无知。
现如今,冯骥才发现乡村也出现同质化、趋同化。他一连总结了旅游为纲、迁走原住民、开店招商、化妆景点、公园化、民俗表演、农家乐、民宿、伪民间故事、红灯笼等十大雷同。直言“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十五年,五千个村落就会跟六百多个城市基本一样了”。
“我们的村落何去何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骥才说,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家园,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我们保护村落最重要的是保护村落的家园情感、文化情怀。这需要文化自觉。“‘我们要留住乡愁这句话是对的,但考虑的应该是‘怎么留得住乡愁,而不是‘怎么留得住游客。”
冯骥才指出,绝对不能让传统村落的规划都交给旅游部门做,地方领导要谢绝投资和旅游部门的规划,先按照国家七部委经过专家制定的规则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
“把村落留给后人,这里经常要用到一个词:责任感。”冯骥才表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就是在时代转型的时候,保证文明不中断,保证文化得到传承,保证前一代留下的财富能够完整地交给后人。
糟蹋自己的文化更可悲
本文2022-11-05 22:01:48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745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