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打开文化新视野
数字人文是一种将计算机方法与技术融入人文研究,进而提出并回答人文问题的新范式。《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以数字媒介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和知识生产体系正日见雏形,数字人文正在积极引领文化时空的数字化转换,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人文为人文研究开启三种新维度,分别是快读、远读、共读。快读,指的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大大加快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的速度。如何从海量数字资源中发现并获取所需文献,完成研究任务,这就需要元数据、关联数据、知识图谱等数字技术支撑研究者实现“快读”的需求。比如检索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快速获取所需数据,不仅极大缩短了研究者的搜索查询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手工筛选过程中的失误。
远读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传统的细读方法导致大量文学作品从未被研究者阅读,如果要理解整个世界文学体系,就需要聚焦比文本小很多或大很多的单位:手法、主題、修辞或文类和体系;二是指时间跨度上较大或素材数量较多的研究,比如敦煌研究院和上海博物馆借助“数字敦煌”和“董其昌数字人文”书画专题展览,为文化遗产知识与数字资源的关联性可视化呈现提供了示范。
共读则强调合作,强调人与机器的合作、远读与细读的结合。计算机可以帮助学者在纷繁庞杂的信息中快速发现和定位议题,在宏观的学科脉络中把握关键问题;学者又可以发挥个人学养所长,深刻探究问题所在,解释背后的义理与规律。共读还意味着将多种阅读模式结合,获得全新知识图景。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文本与数字地图相结合形成的时空交互阅读框架,不仅以时空架构直观展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间的网络关系,还为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提供了可能。
数字人文打开文化新视野
点击下载
上一篇:向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亮剑下一篇:“强基计划”强在哪儿
本文2022-11-05 21:04:55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683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