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天才二三事
岑嵘
奥尔罕·帕慕克成名后在《伊斯坦布尔》一书中说:“我在学校学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些人是白痴:第二件则是,有些人比白痴更糟。”但是我猜想帕慕克学生时代一定把这句话憋在心里,因为白痴在揍人这件事情上倒往往是眼明手快的。天才的成长往往受到周围人的排挤,或暂时被压抑,可是他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能量大爆发。
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出生在马来西亚,读小学时就受排挤(他心里也一定有帕慕克的同感吧),结果小学就留了两次级,被叔叔嘲笑为“四分之三”,意思是脑残,智商是正常人的四分之三。后来黄有光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成绩也只有六七十分,经常逃课,老师也不要看他。这个“四分之三”闲来没事就在当时世界经济学界最顶尖的期刊《政治经济学期刊》写点稿子玩玩,他發表了《为什么人们买彩票——含有风险决策与支出的不可分性》,这篇论文让编辑十分震惊,以至于用稿通知上端端正正写着“黄有光教授”。这以后,那些教师都很汗颜,黄的考卷看也不看直接给高分。
黄有光后来被悉尼大学破格录取,学校跟他说,你这程度硕士你别读了,直接读博吧(把小学留的级补回来了)。后来黄有光成了经济学界的巨星,解决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并且他没事还写写武侠小说玩玩。
克鲁格曼在麻省理工学的是经济学,不过他对此不大感兴趣,整天去扑历史课,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偶尔看到他的文章惊为天人,立刻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克鲁格曼完成博士论文后去耶鲁任教,但在那里也郁郁不得志,连研究奖学金也丢了。有一次在一个国际顶尖的会议上,克鲁格曼读着自己的论文,谁也不注意他,都自顾自在交谈,可是慢慢地,会场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被吸引了,天呐,这人是个天才。这一刻,克鲁格曼成功了。
福利经济学有两个最有名的词语,其中一个是“埃奇沃思盒子”。它的创造者埃奇沃思的成功和克鲁格曼也很相似,在他毕业那会儿要参加一个口试,其中有个特别艰难的问题(估计是老师恶意刁难,他们自己都不会),他看了一眼就回答说,要俺说得简短点还是详细点?然后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了整整半个小时,在场所有老师都目瞪口呆。
纳什17岁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先是学化学工程,可是他对机械制图什么非常不感冒;又转而学化学,又在定量分析上遇到麻烦。干哪行砸哪行。有个好心的老师说,那么你去学学数学吧。不久他就在顶尖的经济学杂志《计量经济学》发表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讨价还价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讨价还价对象居然是玩具、球和小刀(真是个孩子),编辑试图说服他改个例子也毫无用处。
纳什被卡耐基-梅隆大学推荐到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在推荐信上只写了一句话“这人是个天才”。纳什的博士导师在几年后写道:“开始我觉得这封信夸大其辞了,但我认识纳什越久,就越认为这是对的。”
(摘自《深圳商报》2012.9.20)
经济学天才二三事
本文2022-11-05 20:45:38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664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