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几个教学创新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22-11-05浏览:2318下载223次收藏

马玉琴

【摘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需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长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关键词】数学;兴趣;讨论;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5-295-02

高中数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教材内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创新教育,挖掘学生创新意识为教学的关键。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也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的猜测等,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我们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得到磨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能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总结出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应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一、引趣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入迷程度,才会形成思维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激发状态。实现了乐中学,学中乐的境界。例如,我在上《双曲线》时,我放了网络上很流行的歌《悲伤的双曲线》:“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慢慢长路无交点虽然你我是双曲线,却能彼此的思念,无须去面对交点之后的离别,你就是x,y坐标轴,我就是那悲伤的双曲线.我们只能无限靠近,却永远交不到一起.”听完之后,学生对双曲线的渐近线就非常深刻了。还有我们在问题的引入上多增加一些趣味性,多从生活出发寻找背景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简单的趣味性导入也许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善思、善想、好问的数学品质,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如我在讲授《充要条件》这一内容的应用时,学生对“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难以理解,而且经常出错,为了让学生通俗地理解这一知识,我用了一句他们熟悉的语言:“我是你们的老师”等价于“你们的老师是我”并指出“老师”在句中是一直不变的,把前一句定为正常句,则后一句为它的倒装句。由此我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由x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几个教学创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