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有个红藏馆
彭援军
从大兴旧宫大街经过,一眼瞥见路南有个“振兴红色文化收藏”的醒目招牌。出于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按响门铃,开门者正是馆主王岩……
王岩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老革命”,受家风家训的影响,他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迷上了收集我军缴获的日军战利品。第一批珍贵藏品就是爷爷当年打日本时缴获的那个马褡子,还有棉手套和军用挎包等,2016年10月27日,他把这些文物捐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馆给他颁发了“长期珍藏”的荣誉证书。
据王岩介绍,他的战利品收藏从寻找日本军刀起步,这么多年越收越多,并且慢慢研究,日本军刀的等级高低,不分将军刀还是普通军官,而是看军刀把上的穗儿,穗儿越多越代表权高位重。其中很有文物价值的是一把满铁军刀,日本侵占东北后全力经营满铁,满铁是经济侵华的大本营和日本奴化中国人的大基地。所藏满铁军刀是王岩去抚顺市高价买到的,那个煤气公司职工的父亲是抗联老战士,和抗日女英雄赵一曼一起战斗过,在对日作战中缴获了这把军刀,一直保存下来。
更具收藏意义的是,这些战利品中有与旧宫日本机库有关的东西。据考证,旧宫地区共有五个日军机库环绕着南苑机场,目前遗留下来的还有两座,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鸡窝”。作为本地人,近水楼台,王岩千方百计收集跟空军有关的东西,恰好小学同学家里有一件日本飞行员连体服,同学父亲原是傅作义部队的军官,当年就驻守在南苑机场,北平和平解放时,整编成了解放军。后来,王岩还收集到了日军飞行员表,这个类似于怀表的“日食表”,是挂在脖子上戴的,就跟玉坠儿似的,夜里可以发光,夜间飞行时也看得清时间。
王岩收藏的数百件战利品,集中陈列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展室,有序排列而充满特别的氛围,其中有士兵、军官用的军用水壶、饭盒、望远镜等;有飞行员的、汽车兵的、坦克兵的、海军陆战队的,包括日军军备的方方面面。
伴随收藏生活,王岩逐步将重点遗至红色藏品,在他所藏万件红藏珍品中,既有大量的书报刊革命文献,也有很多的证书证章等各种实物。
300多枚徽章中不乏珍品。如抗战后期由许光达颁授的“1945特等射击手”章,可想而知,获得此项殊荣的这位八路军狙击手,一人就消灭了多少个日本鬼子?强将手下无弱兵。开国大将、建国后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的许光达,1942年春出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他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抗日军民开展游击战争。组织强有力的武装工作队,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深入晋中交城、水文等地区广泛开展对日斗争,肃清汉奸特务,摧毁日伪军据点,恢复和建立抗日政权,取得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许光达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同年10月奉命组成许光达纵队,协同晋察冀野战军进行绥远战役。这枚徽章便是光荣的历史见证。
当年抗日大刀队将士在迁西喜峰口对日英勇作战,得到宋哲元将军赠送的纪念章,纪念章背面刻有“民国二十二年三月九日”的字样。珍贵文物还包括第八路军抗日英雄荣誉章、“为民立功”的木制大牌匾、解放军布质胸章、山东胶东军区海防办事处政治处奖状(张轰成)、陈毅等签发的渡江支前光荣证(卢金水)、杨渤海同志烈士证书、刘志仪兵役证;抗战中中国童子军使用的紫铜制军号及《鼓号谱》;礼贤镇的大兴县县立小学校第271号校徽、大兴县立黄村镇中心国民学校毕业证书(1947年7月)等。
伴随着收藏的东西越来越多,朋友再三建议应该搞个红藏馆把那些宝贝展示出来。于是他忍痛把开办了多年的小旅馆关掉,为红藏馆腾地儿。紧锣密鼓的筹备近半年,陈设展陈自己设计,展柜、展框、展板……在各方朋友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囊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三部分,融2000余件红色文物的、200多平方米展厅初见规模。
2021年4月,开馆迎客。开馆以来,王岩的老朋友高京生主动过来做义务讲解。他对抗战和解放战争史了解颇深,对老北京民俗也很有研究,老高退休前是左安门外化工厂职工,业余收藏了大量文史书籍,其中一书柜书就放在了馆里。目前老高已给观众讲解了60多场。日军防毒面具与怎么使用化学武器?石雷鐵雷产胶东,实物出自电影《地雷战》拍摄地海阳;四野军服的由来;《解放画集》展现上海解放整一年等等。他的讲解并没有事先写好的解说词,而是看着某件展品旁征博引地讲,与参观者互动地讲,讲得既生动又深刻,丰富的历史知识全在他的脑子里。
在一个展柜中,摆放着解放初期全党干部必须学习的全套材料“干部必读”丛书读本。王岩介绍说:“1949年3月5日,在人民解放军大进军的胜利号角中,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里,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最后一天,毛主席提出了一份‘干部必读’书单:《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等共计12本。”
在二楼展厅,泛黄的老报纸被镶嵌在木制展框中,展框下面的展陈说明写道“《解放日报》于1941年在延安创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报刊。同名报纸在上海解放时由解放军军管会在上海创办,后成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日发行量达55万份。”展出的这张上海《解放日报》,1949年10月1日出版,头版大标题是“人民政协庄严闭幕,选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版则是“首都风光”专版,由15幅大小照片组成。
为民立功
另一张刊登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发布朝鲜停战命令的《志愿军》报更引人瞩目。以中朝部队强大后盾为支撑的板门店谈判,得以签定停战协议,标志着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作为这场立国之战历史见证的这张老报纸则是极为重要的革命文物。
大兴旧宫清逸园甲区朱菊良先生提供的其父朱永才(平津公安纠案队战士)当年荣获的珍贵革命文物——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纪念章及慰问人民解放军纪念章各一枚。王岩说:“家住离这儿不远的朱菊良先生得知红藏馆免费对外展示革命文物后,就主动将家藏多年的父亲传家宝贡献出来、展示出来,让这段珍贵历史永远传承下去。主动捐赠东西的还有多例。一个年轻人来馆参观,第二天又返了回来,把他爷爷参加政协会议的一个纪念茶杯捐赠给馆里。”
大兴有个红藏馆
本文2022-11-05 19:20:51发表“党政司法”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