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图说安徽十年发展(七)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22-11-05浏览:2168下载260次收藏

(中共宣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中共宿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中共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中共滁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宣城: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

宣城市为皖东南门户,位于皖、苏、浙三省交界处,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先行区,是拥有中国“文房四宝之城”“中华诗词之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十多张国家级城市名片的特色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崭新步伐,交出了成绩斐然的“十年答卷”。

十年来,宣城依托区位、交通、生态和文化等优势,始终将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变主题,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着力做大经济体量、深化区域协作,推动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先导的“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宣城已经成长为长三角中心区、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环太湖科创圈的重要成员。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宣城聚力打造现代产业、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美好宣城将谱写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中共宣城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宿州:“云都”扬梦创新转型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协作区核心城市,既是传统农业大市,也是皖北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宿州市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从“零”起步,高位承接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相关企业1600余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上云用数赋智”。积极建设“中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华东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让“传统农区”打响“中国云都”名片。

十年间,宿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借力与上海张江、浙江杭州、江苏徐州等地梯次合作,高质量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深度推进“四化同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8个百亿元台阶,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动能转换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速达21.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至13.1%;率先建成首个省内区域5g连片试验区,在全国打响了“中国云都”产业名片,云计算基地获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312家,数量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比重保持前列。

2021年,宿州高起点承接沪苏浙亿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201个;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宿州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省政府稳增长贡献奖的省辖市。

(中共宿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亳州:中华药都迈向世界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为皖、豫两省交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迎来了从“中华药都”到“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加速转变期。

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亳州号称有“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时至今日,亳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已经横跨三次产业,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材商贸物流和中药科研教育、中药产业文化旅游等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体系。202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1.3万亩,产值37.9亿元,其中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38.2万亩,占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31.5%。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上市品种最多、交易最活跃的中药材专业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日上市品种2800余种,2020年年交易额突破430亿元。依托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药通网、药博商城等平台,建立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错位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2020年,全市线上线下中药材交易额约1060亿元,其中线下市场约787.4亿元。

目前,“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亳州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亳州中药“走出去”实现重大突破,中药配方颗粒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作抗疫药物;济人药业公司中药配方颗粒获批进入德国主要城市药房销售,是唯一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的配方颗粒;疏风解毒胶囊成为英国政府“创新英国”全球第一个立项资助的中药。“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彰显。

(中共亳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滁州:抢抓新机遇融入长三角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东靠南京、西接合肥,北枕淮河、南临长江,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滁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城市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第87位、长三角第25位、全省第3位,一个现代化新滁州正在江淮大地奋力崛起。

十年来,滁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围绕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打造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10平方公里启动区建设为突破口,与江苏接壤地区全面开展对接合作,在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共保、服务共享等方面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随着国家发改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的出台,滁州、南京两座毗邻的城市将再结对十年,开启共建、共融、共促、共治、共享的合作新征程。

未来,滁州将继续深入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左右逢源、资源良好、腹地广阔等优势,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突破口,以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为支撑点,加快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样板区、美好安徽先行区。

(中共滁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图说安徽十年发展(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