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电商助农创新实践研究
王天琦 李 悦 董博文 张雨凡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1 大学生电商助农现状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推动新型乡村建设。在党中央的政策部署和号召下,全国各级组织积极建设、动员,为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投入包括人才、资金、配套设施在内的多项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产业建设新农村。我国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乡村变成了经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型乡村,距离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更近一步。
农村电商开拓农村经济发展新天地。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不断发展、市场不断下沉,农副产品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面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益逐步增高的热潮,我国各类电商企业纷纷涉足农村产业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包括直播在内的“电商下乡”活动,为农副产品找到更多更有效地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在“促销费、助振兴”方面作用日益突出。
高教资源与乡村需求实现有效匹配。自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出后,许多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走进乡村,扎根基层,有效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将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互通融合起来,提高乡村的经济活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形成“学以致用”“乡村发展”双循环。
2 大学生电商助农实践现存问题2.1 大学生欠缺农副产品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结合农村农业长期发展状况来看,许多问题较为突出。而在校大学生对于基层实际情况缺少系统的认识,未经充分调研贸然开展电商助农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大学生资源力量及实践经验相对薄弱,难以基于农村电商农副产品销售构建包括产品、营销、供应链在内的有效闭环,从而推动“三农”发展。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农副产品的充分了解,并未能树立贴合实际的品牌概念,普遍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多数农村地区的产品品牌化程度较低,学生前往当地开展助农实践没有相应的品牌作为力量支撑,难以对加强当地产品品牌建设提供行之有效地意见与建议,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更严重的则会由于资源错误投入造成产品销售停滞不前。
2.2 大学生缺乏农副产品电商销售的实践经验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现阶段多数在校大学生学术理论水平较强,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掌握程度较薄弱,实践经验地缺乏导致学生在实际进行农副产品电商销售时,难以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专业背景与电商助农实践“相对口”的情况下,大学生擅长的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战经验,导致面对突发情况,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脱节。而更严重的是,在专业与电商助农实践不对口的情况下,学生无电商专业知识做支撑,更容易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在助农活动中,许多大学生因“农村电商”新奇和有趣的原因而盲目加入其中,但实际开展过程中却难以协调和接受条件困难、压力较大等现实情况,加之农村当地资源与基础设施不完善、待遇福利不高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因此中途放弃电商助农,这也是农村很难留住大学生人才的原因之一。
2.3 农村产品销售缺少宣传渠道及平台资源大多数新型的农村当前的电商模式成熟度较低,而电商行业整体环境日新月异的快速演变、发展,使得农村电商经营者应接不暇,难以及时有效地对当前经营模式做出调整和优化。各类农副产品、产业无法通过新颖、高效的途径广泛传播,从而让更多的电商消费者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并及时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与支持。
而对于电商行业,除了通过宣传渠道广泛地动员召集粉丝关注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平台支持”。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平台的支持和帮助,高校大学生前往农村开展电商助农工作时,也是依靠平台来统筹、利用当地资源,而其现有的营销投入力度,使得平台对当地需求的关注程度较低,而缺少平台支持也导致难以把握最佳的销售时机。
3 大学生电商助农实践现存问的解决对策3.1 优化顶层设计打造农村特色化品牌在解决大学生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薄弱这一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地政府的扶持及背书,对于品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当地政府可以通过财政予以政策性补贴,帮助构建系统完备的品牌方案,严格落实对农业标准化、农副产品品牌化和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等环节的重要审核,以此打造值得顾客信赖的品牌;另一方面,政府有丰富的资源和渠道,基于品牌的优势和产品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对接第三方资源,帮助农户对接更加广阔的市场。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根据当地的现状,拟定销售方案,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完整的助农销售体系,搭建完善的产业链。
大学生还可以借鉴以往的成功模式,由政府牵头制定一套完整的品牌策略,学生在此过程中将品牌理念与产品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的统筹规划,帮助农户创建特色的农副产品优势区,鼓励品牌企业与农户联合组建行业助农协会,积聚力量创建特色的优势品牌。
3.2 基于第二课堂在多元化实践中积累经验各院校不仅要借助校内的资源和力量,更要通过对接企业资源、农村资源开展多方合作。首先,各院校要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以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为例,在与时俱进更新理论课程内容之外,也要积极寻求店铺运营、直播等第二课堂善战育人契机,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其次,各院校应加强与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合作,将基层的真实需求带入学生第二课堂实战,打造“校中厂”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从校方、企业两个层面致力于培养电商助农人才,构建农村地区电商助农人才的保障体系。
高校为学生传授学术理论知识,而企业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营造真实的电商实战氛围。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为学生开展农村地区电商助农工作提供帮助。
3.3 挖掘农副产品传播途径,加强宣传力度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新式服务领域开始崛起。开展助农工作的大学生,应依托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农村地区的相关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近年农村发展的新风貌传播到互联网平台,让社会各界能够对今日的农村地区有更多的了解,体会现代化新农村的风土人情。
大学生电商助农创新实践需要基于基层农村与各院校的合作,将优质的媒体宣传人才输送到基层开展相关工作,并在实践中对实践经验做出系统、科学的总结,形成“农副产品销售为主,媒体宣传为辅”的助农团队。应充分利用好包括短视频、直播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大学生专业团队的帮扶下,降低农村电商经营者的技术门槛等专业要求,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发挥农村电商的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电商助农创新实践研究
本文2022-11-05 15:11:03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2752.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