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双减”背景下深圳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育人的启示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4浏览:2383下载284次收藏

武胜奇, 向苏龙

(1.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体育工作部, 广东 广州 510640; 2.深圳市教育局 德体卫艺处, 广东 深圳 518001)

近年来, 少年儿童在学校及家庭无法兼顾的 “空档时间” 内的安全及教育问题, 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关注的焦点。2017 年教育部印发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课后服务指导意见》), 随后, 各省市纷纷出台了课后服务相关政策, 为我国中小学实施课后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 国务院颁布的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从国家层面强调 “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 ‘三点半’ 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 64.3%的受访家长希望学校课后服务多安排体育运动项目。 体育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 渗透于课后服务育人各个环节, 课后体育服务作为 “民生工程”, 已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服务系统工程。2021 年7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 《双减》), 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司王登峰司长提出, 在落实 “双减” 的同时也要推动 “双增”, 即“增加学生校内参加户外活动、 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 增加学生校外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双减” 虽然不是学校体育的专门文件, 但必将对课后体育服务的深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开展更高质量的课后体育服务, 也将成为 “双减” 工作推进的重要支撑。

1 延伸式课后服务的由来

《课后服务指导意见》 强调 “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 要求广大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坚持家长自愿原则, 建立家长申请、 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2021 年7 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为《暑期托管通知》) 下发,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出面组织 “暑期托管服务”, “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广东省教育厅下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 (粤教基函[2021] 17 号) 明确提出, 暑期托管服务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延伸。 《课后服务指导意见》 与 《暑期托管通知》 在实施原则、 服务内容、 保障措施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连续性, 均从政策层面明确了中小学校是学生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的主体, 以此彰显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体现了政府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义务教育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需求。 这种解决学生“看护难” 的暑期托管服务, 与原有的课后服务一道, 共同成为由学校主导的 “延伸式课后服务”。

2 深圳市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的形成与经验2.1 深圳市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的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的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 锻炼意志。” 体育作为 “五育” 之一, 在 “双减” 背景下, 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必将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市早在2015 年10 月便印发了 《深圳市中小学 “四点半活动”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 《“四点半活动” 方案》), 三年推进试点学校达320 所, 近6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 深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截至2021 年秋季学期,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达100%, 小学生73%、 初中生83%参加了课后服务, 各校学生、 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 真正实现了 “家长满意、 学生喜欢、 教师认可” 的课后服务目标。 2021 年暑假期间, 深圳市积极开展小学阶段的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 全市10 区优选了25 所试点学校, 从7 月19 日到8 月20 日 (不含周六、 周日), 分两期进行试点。 《“四点半活动” 方案》 实际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德育、 科技、 体育、 艺术专项行动计划”,深圳市从政府层面把体育育人摆在课后服务系统工程中的突出地位, 重视课后体育服务和暑期体育托管工作的顶层设计, 强化体育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安排, 逐步探索课后体育服务与暑期体育托管有机衔接体系, 形成了课后服务、暑期托管一体化的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体系。

2.2 深圳课后体育服务的经验

依托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丰富课后体育服务内容,是深圳市课后体育服务育人的成功经验之一。 《“四点半活动” 方案》 在体育方面明确提出了 “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提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达标率, 使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的目标, 并把“校园体育一小时落实、 体育艺术 ‘2+1’ 项目 (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实施” 作为重要抓手来助推以上体育目标的达成。 2021 年春季学期颁布的 《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意见》, 更是把 “校园体育一小时”、 体育艺术 “2+1” 项目摆在了学校课后服务的突出地位。2021 年秋季学期, 教育部要求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并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虽然课后服务以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为原则, 但学生对课后服务的实际需求旺盛, 参与率大幅度增加。 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为建立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使更多的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开展 “体育特长” 项目成为可能。

深圳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在 “四点半活动” 中形成的举办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成功经验, 在课后体育服务中更加注重不同学段服务内容的设计与衔接, 形成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运动基础的一体化运动项目设置体系。 如: 深圳市靖轩小学实现了社团活动服务内容的全覆盖, 每日的课后服务时段均提供有特色社团供学生选择,2021 年春季开展的体育社团有太极拳、 南拳、 中华脚斗士、篮球、 啦啦操、 国际跳棋等, 实行的是双师授课模式 (一名教练由学校教师担任, 另一名教练通过购买服务聘请校外教练担任), 使体育社团的训练质量有了保障; 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结合学校资源和师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课后服务体育特色, 在2021 年春季学期的课后服务体育中, 以课程超市的形式,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 构建了 “桐之健” 低段、 中段、 高段三个学段的篮球、 足球、 排球等基础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并以 “精品社团” 形式, 进一步提高相关体育项目特长生专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 乃至以“专业队” 形式培养学校的 “体育苗子”, 形成了三个级别的课后体育服务体系。 科学设计多元化的课后体育服务内容体系, 增强课后体育服务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让课后体育服务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内容设计的关键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需求, 保证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选到心仪的运动项目, 面向学生个性化体育运动需求, 引导更多体育特长生回归校园、 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

2.3 深圳暑期体育托管的经验

在基本看护的前提下, 开设呈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分学段组织体育活动, 有差别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或专项运动技能, 新的暑期体育托管方式是深圳市课后体育服务育人的成功经验之二。 学校暑期托管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021 年暑期, 深圳市优选25 所学校进行首次暑期托管服务试点, 由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 主要面向本区小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由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参加。 多数试点学校基于地域就近性原则试行了联合托管服务方式, 即多所小学自愿参加托管的学生, 集中在一所条件相对较好的有利于开展暑期托管的学校集中管理, 这样既节约了成本, 也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托管服务的品质。 各校举办的暑期托管服务以基本看护为主, 同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生需求 (从调研中得知),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基于德智体美劳 “五育”,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 包括 “自主学习” “阳光体育” “开心阅读” “静心书法” “快乐劳动” “消防救火技能课” “禁止校园霸凌活动课” “法制安全课” 等, 引导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暑假作业, 提高了艺术、 科学素养, 学会了新的体育技能, 增强了身体素质。

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暑期托管课程按照 “主题项目学习+自主阅读+完成作业” 的模式展开, 要求非体育项目组每天至少安排30 分钟运动时间, 其体育育人特色主要体现在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开发了 “趣动一‘夏’” “畅动一 ‘夏’” “灌篮高手” 等呈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 其中 “趣动一 ‘夏’” 和 “畅动一 ‘夏’” 以体验足球、 篮球、 气排球、 板羽球、 躲避球、 趣味飞盘体验、 新型攀爬意趣园等运动项目为主, 旨在带领低段学生在各自喜欢或擅长的项目体验中找到自信, 引导高段学生在各自喜欢或擅长的项目体验中培养自我管理和团队组织能力;“灌篮高手” 注重学生的篮球基本功训练和比赛体验, 在促进学生篮球水平提高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胆量和自信, 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趣动一 ‘夏’” 和 “畅动一 ‘夏’” 两个项目组还联合举办了一个 “迷你运动会”,由学生分组策划运动会项目, 高年级学生做裁判, 低年级学生参与挑战, 各学段角色分工明确, 会务工作组织有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组织能力。 “灌篮高手” 项目组则在时期托管服务结束之前开展了一次 “灌篮高手在坪外” 全面考核, 包括个人单项技术考核和团队比赛考核,既提高了每一个成员的运动技能, 又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首次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学校参与托管的学生多学段混合特点突出, 体育育人分学段组织项目活动成为主要选择。如, 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 深圳市莲南小学在暑期托管中主要采用了分学段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 马田小学参加暑期托管的学生只有33 人, 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主要有篮球、 跑操、 跳绳等基本练习, 旨在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很好地参与体育锻炼; 连南小学体育项目主要是以毽球、 篮球两种体育项目为主, 辅以基础体能锻炼, 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保证每天1 课时体育锻炼。

3 深圳市延伸式课后服务的启示3.1 建立学校主责、多元参与的管理模式,构建多样化课后体育服务运动项目

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既要坚持 “民生工程” 的定位,更要将 “托管” 和 “培训” 有机融合,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 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的内容安排既要立足于 “基本看护”, 又要提升 “体育专项”服务水平, 把部分参与校外专业体育培训的学生吸引到校内的课后体育服务之中, 真正把 “双减” 落到实处。 从实际参与对象看, 延伸式课后服务的主体是作为组织方的各中小学校, 其余参与对象有学生、 家长、 社会、 政府, 基于此, 必须构建由政府协调、 监督, 家、 校、 社多方参与的管理模式。 从空间范围看, 延伸式课后服务涉及校内、校外两个区域, 主要是利用学校的体育师资、 体育场地和设备等资源优势, 在校内区域开展课后服务体育活动, 个别项目会引进校外机构或聘任校外专任教师, 用以弥补学校师资和场地等条件的不足, 使校内外的场地、 场馆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确保课后服务体育育人的品质。 无论是在校内或校外, 创新体育课后服务方式, 提供多样化的项目选择, 都是吸引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随着暑期托管的发展, 家长对暑期托管满意度的提高, 更多的孩子会参与到学校暑期托管之中, 专题的暑期体育托管班开设也将成为现实, 同时可以开展暑期体育游学项目,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依托暑期托管学校与旅游及研学机构合作, 开展针对性的暑期体育研学活动, 如参观奥运体育场馆、 在奥运场馆参与运动项目、 参观职业球队训练、 与体育明星面对面交流学习等, 暑期体育游学将会引起学生及家长的极大兴趣。

3.2 完善体育安全保障措施,为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延伸式课后服务, 应把师生双方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体育赛事活动中的学生安全一直是家长、 学生关注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 确保参与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师生双方的人身安全,也事关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的整体布局和课后体育服务项目的顺利推广。 在开展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项目中, 除了常规的师生交通、 场地、 消防、 食品卫生、 安全保卫等安全注意事项, 还要重点做好运动损伤的防护措施, 提高体育运动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 因此, 课后体育服务项目使用的运动场地、 器材和设备, 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重视体育比赛和活动前的运动安全检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提高师生双方以预防为主的安全防护意识, 同时, 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点, 合理安排比赛活动内容和强度; 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给参与人员全员购买体育意外伤害保险,把意外损伤的风险降到最低; 尝试组建家、 校、 社 (家委、学校课后服务体育负责人、 保险公司之类的第三方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协调小组, 制定风险防范和责任共担的管理制度, 保障课后服务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4 小结

深圳市深入推进课后体育服务与暑期体育托管服务,形成了一体化的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体系。 深圳市课后服务已实现了全覆盖, 课后体育服务学生参与面广, 课后体育服务以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为特色, 在培养学生掌握1-2 项运动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形成了一批特色学校。 学校暑期体育托管才刚刚起步, 深圳市首次开展的暑期托管学生参与有限, 首次开展的暑期体育托管, 重视基本体育活动的开展, 能从托管对象实际出发, 分学段设计体育活动项目,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 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组织主体为中小学校, 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担当, 随着暑期体育托管的深入推进, 延伸式课后体育体系将逐步完善,体育育人将会得到更多家长和学生的认同, 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也将在 “双减” 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双减”背景下深圳延伸式课后体育服务育人的启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