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结合”视角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胡斐翔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以《决议》为根本遵循,特别是要从“两个结合”视角深刻把握《决议》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路披荆斩棘,虽历经沧桑依然风华正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决议》也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一、《决议》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阐释《决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全面而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开拓性实践与创造性理论升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既是思想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的时代性演变,更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磨炼与探索的生动写照。这些经实践检验过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各个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的发展,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发展目标,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与科学的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总结历史经验视为汲取前进力量的重要源头活水。如《决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举指导了中国的伟大革命历程。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我们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对党所走过的伟大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回顾与总结,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第一个历史决议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亦即充分肯定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再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理论。例如,在经济方面,提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针,以工业化为当务之急,坚持农业在稳步发展的前提下适度支援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在文化层面,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总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政治方面,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既是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这些独创性的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与现实性意义。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论断,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进一步科学地、理性地审视了党所走过的伟大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30余年的经验与教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明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也在客观上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再次起到了定调明向的重要作用。随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带领中国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武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上,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剖析时代课题、敏锐洞察社会主要矛盾时代变迁、科学谋划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与回答。譬如:经济上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内驱动力,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汲取对象的宏观文化指导方略;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这一系列开创性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充分体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新的《决议》,至此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三个重要历史决议在厚积薄发与蓄势待发中水到渠成,《决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实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由此观之,要凝聚起全党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创新性发展,就离不开对历史的科学评价与辩证分析,也离不开对历史条件与历史过程的总体把握,这也是《决议》的题中之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除了要与每一具体现实时空的实际相结合,还要特别注意与过去历史时空的纵向审视相结合,实现对历史条件与历史过程的总体性把握,并最终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就我国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必须深刻认识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历史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发展史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总结,客观而理性地将历史事实置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视域中进行深刻审视,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的生动彰显,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活例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理论阐释。
二、《决议》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指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与成熟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历史性飞跃”的接续实现,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与把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深切体悟其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从文化内核的契合性视域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观点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正名复礼、国治民安、天下归仁。马克思颠沛于西欧诸国,为的是广大无产阶级的自由与解放、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注现实的人、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唯物史观中深刻指出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思想有一定的契合性。新时代党从无产阶级群众路线出发,高度凝练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追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遍联系”的生态治理理念遥相呼应。正如恩格斯在谈及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所指出的:“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汲取二者思想理念的精髓,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等重大生态治理与生态发展的思想理念,构建起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虞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等思想理念表现出的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与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所阐释的世界历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与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系统的、全局性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未来与前途命运所产生的代表性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均无贫,和无寡”(《论语·季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篇》)、“天下大同”(《礼记》)的宏阔愿景,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有一定相似的内涵。
从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成就离不开接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人。譬如,陈延年、陈乔年、刘胡兰等中国共产党人为保守党的秘密不畏酷刑慷慨赴死,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等在战场上为战斗的胜利而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背后正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所带来的信仰使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开创、守护与续写着党的百年创业发展史,从“两个结合”视角看,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来融合、协同、合作的光辉结合史,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史。可以说,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赓续,并不断焕发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这应是当下中国人民该有的正确文化历史观,更是社会主义当代青年、社会主义当代继承者应有的信念,必将为我们党开启新的赶考之路强基固本、凝魂聚力。
《决议》鲜明地体现了这些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启示我们欲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不断深度化、系统化、时代化。总而言之,《决议》是指导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时代结合的实践指南。
三、《决议》是坚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动纲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稳固不变的基础上,于新时代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大潮的必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同时,始终保有自我革新的勇锐精气神,并将其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发展之中。《决议》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可见,《决议》为坚持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擘画了明确且有力的行动纲领。
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赓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非一蹴而就之功,需要扎实的现实根基作为其不断发展的前提与基石。当今世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当下国际局势宏观且精确的概括。此种情况下,如何使中国在持续推进国际化、现代化的稳步发展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及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如此,更迫切需要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另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赓续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中华民族每个个体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注重剖析与总结历史经验,将其科学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践履必将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马克思主义必将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更有生命力的真理伟力。
《决议》集全党之智慧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着重阐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进行的历史性变革实践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在“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个重要行动纲领。它再次鲜明地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党、爱护的党、矢志不渝跟随的党,并能完成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艰巨历史任务,根本在于对“两个结合”的深刻理解与深度践行。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党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与灵活运用,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先进理论武器发挥着定盘星的巨大作用,指导全体中国人民勇毅前行、矢志奋斗,不断取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成就。
从“两个结合”视角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
本文2022-11-03 21:59:40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074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