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诺如病毒定量检测
徐蕾蕊,李 丹,汪 琦,马 丹,魏咏新,魏海燕,赵晓娟,张西萌,曾 静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26)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为正向单链rna病毒,分为5 个基因型(gi~gv),大多数感染人类的nov属于gi型和gii型,引起腹泻呕吐等急性症状,严重可致死亡。nov主要通过污染食品进行传播,食品中含有微量nov即可引起感染。因此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食品中nov检测手段,控制nov引起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通过将反应体系无限稀释,可使pcr扩增的荧光信号由指数形式转换为数字信号,检测灵敏度提高到单分子水平。目前,微滴式数字pcr平台中的逆转录微滴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 ase 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ddpcr)无需单独进行逆转录反应,直接定量rna,可作为食品中nov定量检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食品中nov定量需要病毒浓缩、核酸提取纯化等前处理过程,但此过程中病毒回收率未知,故rt-ddpcr定量结果不等于食品中nov实际载量。需要建立简便操作性强的过程控制程序,指示nov回收率,换算食品中nov实际载量。ms2噬菌体是一种无包膜+ssrna病毒,大小和结构与nov比较接近,可作为过程控制模式病毒添加到食品样品中。
本研究拟以rt-ddpcr检测体系为基础,建立nov定量检测方法,探索ms2噬菌体的过程控制程序,构建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试剂与仪器牡蛎、苹果、羽叶生菜和草莓 市购。
gi、gii型nov、星状病毒(humanastrovirus,hastv)、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轮状病毒(rotavirus,rv)rna,ms2噬菌体悬液(效价7.2×10pfu/ml),本实验室保存;gi型nov rna标准物质(特性值(5.4±1.2)×10拷贝/μl)和gii型nov rna标准物质(特性值(5.9±1.2)×10拷贝/μl),本实验室研制保存;gii型nov阳性粪便样品,由北京儿童医院赠送。
焦碳酸二乙酯(diethyl paracanbonate,depc)处理水、蛋白酶k 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rna提取试剂trizol、super iii platinum one-step quantitative rt-pcr system 美国英杰生命技术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异丙醇、氯仿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北京有限公司;qiaamp virial rna mini kit 德国qiagen公司;dynadbeads mrna purification kit 美国life technology公司;one-step rt-ddpcr advanced kit for probes 美国伯乐公司。
热循环仪、实时荧光pcr仪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qx-200数字pcr系统、微滴生成仪 美国伯乐公司;微定量核酸蛋白分析仪 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1.2 方法1.2.1 引物探针设计和筛选
根据nov基因型分型保守区域: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区域和开放阅读框2(open reading 2,orf2)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1区域,通过ncbi在线工具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利用prime express软件v4.0(abi,foster city,ca,usa)分别设计gi型和gii型nov引物和探针;对于ms2噬菌体,选取dreier等设计的引物和探针,通过ncbi在线工具blast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确定目的片段同源性。分别取实验室保存的gi、gii型nov rna和提取的ms2噬菌体rna为模板,首先采用荧光pcr方法对设计的引物探针进行筛选和特异性验证,再采用rt-ddpcr体系进一步验证筛选的引物探针的特异性。反应参数:荧光pcr:50 ℃反转录15 min,95 ℃热启动2 min,95 ℃变性15 s、60 ℃退火延伸1 min、40 个循环;rt-ddpcr:参照one-step rt-ddpcr advanced kit for probes试剂盒说明书配制反应体系,60 ℃反转录60 min,95 ℃热启动10 min,95 ℃变性30 s、60 ℃退火延伸1 min、40 个循环,98 ℃酶失活10 min,4 ℃保持,升降温速率2~3 ℃/s。
1.2.2 rt-ddpcr体系扩增温度优化
分别以实验室保存的gi、gii型nov rna和提取的ms2噬菌体rna为模板,按one-step rt-ddpcr advanced kit for probes试剂盒说明书,分别在不同退火温度下进行扩增反应,以阳性微滴扩增强度为标准,对筛选出的引物探针退火温度进行优化。
1.2.3 gi、gii型nov和ms2噬菌体rt-ddpcr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估
1.2.3.1 3 个rt-dd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定量限和准确性分析
ms2噬菌体核酸拷贝浓度测定:取ms2噬菌体悬液100 μl,提取rna后溶于100 μl depc水,应用微定量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其od、od/od及核酸质量浓度值,重复测定5 次,取平均值作为提取的rna核酸质量浓度值。计算提取的ms2噬菌体核酸拷贝浓度,公式如下:
将保存的gi、gii型nov rna标准物质和提取的ms2噬菌体rna分别按多倍梯度稀释,每个梯度各取2 μl,分别进行rt-ddpcr检测,每个梯度重复检测4 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确定3 个rt-dd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定量限,分析检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检测体系的准确性。
1.2.3.2 3 个rt-ddpcr定量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分析
分别取gi、gii型nov rna标准物质和提取的ms2噬菌体rna为模板,按10 倍梯度稀释,各取高、低两个梯度进行相应的rt-ddpcr检测,每个梯度各取2 μl。每种模板分别各取3 个平行进行稀释,每个平行每个梯度重复检测6 次,同时设置1 个空白对照(depc水)。计算各样品各梯度的检测值与其理论值的偏差,分析检测方法的重复性。
1.2.4 实际样品中添加ms2噬菌体对nov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由于cen iso/ts 15216-2:2019中不同食品基质的前处理方法不同,选择贝类(牡蛎)、硬质表面食品(苹果)、生食蔬菜(羽叶生菜)以及软质水果(草莓)4 种食品基质用于制备阳性样品。根据cen iso/ts 15216-2:2019中不同食品基质的检测用量,分别向牡蛎消化腺2 g、苹果(带皮)表面100 cm、羽叶生菜25 g和草莓25 g样品中添加100 μl实验室保存的nov阳性粪便样品(gii型nov),静置30 min,每种基质制备两份平行阳性样品。制备的阳性样品(包括牡蛎消化腺2 g、苹果(带皮)表面100 cm、羽叶生菜25 g和草莓25 g)全部用于rt-ddpcr定量检测。各阳性样品参照cen iso/ts 15216-2:2019中不同不同食品基质的前处理方法进行病毒洗脱和浓缩,其中一份阳性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添加100 μl ms2噬菌体悬液,另一份平行的阳性样品不添加ms2噬菌体悬液。病毒洗脱和浓缩后,提取rna溶于100 μl depc处理水中。将提取的阳性样本rna分别进行gii型nov和ms2噬菌体rt-ddpcr定量检测,每份样品重复检测6 次,分析添加ms2噬菌体对阳性样品中nov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1.2.5 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
从超市或市场购入贝类样品23 份、硬表面食品8 份、生食蔬菜9 份、软质水果15 份,共计55 份样品。硬表面食品和生食蔬菜购入后立即进行检测或保存于4 ℃,贝类和软质水果可立即进行检测,或者保存于-80 ℃。参考cen iso/ts 15216-2:2019中对不同食品基质的检测用量的规定,分别取贝类消化腺2 g、硬表面食品表面积100 cm、生食蔬菜25 g、软质水果25 g,采用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进行nov筛查和定量检测,且每份实际样品在检测前,均添加100 μl实验室保存的ms2噬菌体悬液作为过程质控,分析不同食品基质中ms2噬菌体的回收率,并计算阳性样品中nov实际载量。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别,统计方法采用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平=0.05。
2 结果与分析2.1 引物探针筛选结果根据nov基因型分型保守区域分别设计出3 组gi型nov引物、探针和4 组gii型nov引物、探针,引物探针序列未给出。荧光pcr筛选结果表明,针对gi型和gii型nov的各组引物探针均能有效扩增出靶基因,其中来源于gb 4789.42—201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的引物探针cog1-f/r/ring1-p和cog2-f/r/ring2-p具有较高的扩增效率,可筛选分别用于构建gi、gii型nov rt-ddpcr体系。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图1)。荧光pcr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gi型nov特异性cog1-f/cog1-r/ring1-p、gii型nov引物探针cog2-f/cog2-r/ring2-p和ms2噬菌体引物探针ms2-tm3-f/r/p特异性良好(图2),各筛选的引物探针序列见表1。
图1 荧光pcr筛选引物探针fig.1 screening of primers and probes by fluorescence pcr assay
图2 荧光pcr验证引物探针特异性fig.2 specificity of selected primers and probes verified by fluorescence pcr assay
表1 筛选的rt-ddpcr引物探针序列table 1 sequences of selected primers and probes for rt-ddpcr assay
rt-ddpcr特异性验证结果表明,3 个rt-ddpcr体系只有各自对应目的片段特异性扩增,其余病毒经检测均呈阴性,证明筛选的3 组引物探针在rt-ddpcr体系中特异性良好(图3)。
图3 rt-dd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实验结果fig.3 specificity of rt-ddpcr assay
2.2 rt-ddpcr检测体系优化结果由图4a、b可见,50 ℃条件下gi、gii型nov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效率均偏低,阳性微滴和阴性微滴分界不明显;55 ℃和60 ℃条件下目的基因片段扩增效率较高,可出现比较明显的阳性微滴簇,且55 ℃条件下扩增的荧光信号略高于60 ℃,因此,将55 ℃作为gi和gii型nov rt-ddpcr检测体系的最佳最火温度;由图4c可见,55 ℃条件下ms2噬菌体目的片段的扩增效率偏低,阳性微滴和阴性微滴分界不明显;57.5、60 ℃和62.5 ℃条件下目的基因片段扩增效率较高,阳性微滴和阴性微滴可明显分解,且62.5 ℃条件下扩增的荧光信号略高于57.5 ℃和60 ℃,因此,将62.5 ℃作为最佳退火温度。
图4 rt-ddpcr检测体系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扩增结果fig.4 amplification efficiencies of rt-ddpcr assay at different annealing temperatures
2.3 rt-dd pcr检测体系的定量限和准确度对于ms2噬菌体rna,5 次重复测量得到的核酸浓度平均值为1.269 μg/ml(测量结果未给出)。ms2噬菌体为单链rna病毒,基因组由3 569 个核苷酸组成,故计算得到的ms2噬菌体rna拷贝浓度为6.29×10拷贝/μl。
将gi、gii型nov rna标准物质和ms2噬菌体rna分别按多倍梯度稀释,直至稀释浓度分别为5.4、5.9 拷贝/μl和6.29 拷贝/μl,每个梯度4 个重复实验,分别进行rt-ddpcr检测。结果表明,gi和gii型nov的rt-ddpcr检测最后两个稀释倍数的rsd均较大,但是均在25%以内,表明这两个检测体系的绝对定量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5 拷贝/μl;而ms2噬菌体rt-ddpcr检测rsd为4.5%~42.0%,对单个拷贝浓度样品的4 次重复的rsd达到42%,故ms2噬菌体rt-ddpcr检测的绝对定量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拷贝/μl梯度(表2)。
表2 rt-ddpcr检测体系的定量限和准确度(n=4)table 2 limits of quantitation and accuracy of rt-ddpcr assays (n=4)
3 个体系所检测的浓度值与相应的理论浓度值均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并且与理论拷贝数相符,3 个rt-ddpcr检测体系分别能够对gi、gii型nov和ms2噬菌体进行准确定量(图5)。
图5 rt-ddpcr检测体系的线性关系fig.5 linear relationship of rt-ddpcr assays
2.4 rt-dd pcr检测体系的重复性对于高浓度样品和低浓度样品,3 个rt-ddpcr检测体系的rsd 均小于25%,与理论值的偏差为0.34%~15.63%,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rt-ddpcr检测体系的3 个重复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0.05),可见rt-ddpcr检测体系的重复性均较好(表3)。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高浓度样品3 个平行样品的测定rsd总体上低于低浓度样品,可见模板的浓度对rt-ddpcr检测体系的重复性影响较大,样品浓度范围在10~10数量级范围内时,rt-ddpcr检测体系能够较好地对目的模板进行定量检测。
表3 rt-ddpcr检测体系的重复性(n=6)table 3 repeatability of rt-ddpcr assays (n=6)
2.5 ms2噬菌体对食品中nov rt-ddpcr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贝类消化腺(牡蛎消化腺)、硬表面食品(苹果)、生食蔬菜(羽叶生菜)和软质水果(草莓)4 种食品基质中,添加与未添加ms2噬菌体过程控制的平行样品,gii型nov定量检测结果相近,检验结果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4 种食品基质过程控制回收率分别均大于1%,均符iso/ts要求。添加了ms2噬菌体的样品可通过将gii型nov定量检测结果除以回收率,得到nov载量,均达到了10拷贝数量级,rsd为2.4%。
表4 不同食品基质中nov样品定量检测结果(n=6)table 4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norovirus in different food matrixes (n=6)
2.6 食品中nov rt-dd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应用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具体数据未给出),在23 份贝类样品中有2 份检出gii型nov rna,检出率为8.70%。硬表面食品、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样品中均未检出食源性病毒。不同的食品基质中ms2噬菌体作为过程控制的回收率不同,贝类消化腺中的过程控制回收率在18.2%~78.6%之间,硬表面食品中的过程控制回收率在9.4%~58.2%之间,生食蔬菜中的过程控制回收率在8.5%~32.2%之间,软质水果中的过程控制回收率在1.7%~19.9%之间。
3 讨论nov是引起急性暴发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首要致病原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测研究估计30%~50%的食物源性胃肠炎暴发与nov有关。nov通过污染肥料或水体进入食物链,被污染的水体中生长的滤食性贝类,可浓缩水体中的nov,当人类生食来自被nov污染水体中的贝类或者食用未熟透的贝类时,可感染nov;此外携带了nov的食品加工者也可能将病毒颗粒转移到食品上。由此可见,被nov污染的食物是其传播的关键,建立科学、高效的食品中nov检测手段,对控制nov引起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pcr技术将pcr体系分割为许多独立的反应单元,模板在独立的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扩增,检测每个反应单元是否有荧光信号判断是否含有扩增模板,通过泊松统计学处理,不依赖标准曲线和循环阈值可直接定量核酸拷贝数。定量检测rna时,需要将rna反转录为cdna。kiselinova等在两步法反转录数字pcr对定量检测hiv rna时,仍然需要依赖标准曲线计算rna的拷贝浓度。rt-ddpcr可避免反转录给定量结果带来的偏倚,目前已有研究成功利用rt-ddpcr实现水体中的rv rna直接定量检测,灵敏度与real-time pcr相当。
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gi、gii型nov rna标准样品为模板,分析构建的nov rt-ddpcr检测体系的检出限包括10~10拷贝/μl 5 个数量级。rt-ddpcr对高浓度模板样本检测能力受限,主要原因是ddpcr平台仅可生成小于20 000 个微滴,当模板浓度达到10拷贝/μl数量级,不能通过泊松分布计算模板含量。但是对于低浓度模板样本,rt-ddpcr具有较小的变异系数和更高的灵敏度,tang hui等结果表明,ddpcr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对低拷贝的质粒标准品的定量检测优于实时荧光pcr。yan yong等发现,dd pcr能够从real-time pcr检测阴性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出流感病毒载量,其检测灵敏度更高。
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需要构建过程控制程序,采用的模式病毒应具备以下条件:1)可建立rt-ddpcr检测体系,具有与nov相当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变异性;2)容易培养,无生物危害,能够确定效价;3)与nov基因有明显区别,不影响检测结果;4)在自然状态中不出现,只能人为添加到被检测食品中。ms2噬菌体是一种无包膜+ssrna病毒,侵染宿主为f+(雄株)大肠埃希氏菌,大小和结构与nov比较接近,可通过计数噬菌斑确定其效价,对人体没有致病性,基因组不含nov的靶基因序列。本研究建立了ms2噬菌体rt-ddpcr检测体系,准确性、定量限和重复性与nov rt-ddpcr检测体系相当,且不影响食品中nov的rt-ddpcr定量结果,因此,可作为过程控制的模式病毒被添加到食品中指示回收率,计算食品中nov的实际载量。
采用本研究建立的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对市售的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仅在贝类样品中检出nov,检出率为8.7%,与cheng等的研究中的检出率相近,而在硬表面食品、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样品中均未检出nov。出现以上结果与不同食品基质中nov污染方式不同有关。贝类为滤食性动物,可将被nov污染水体中的病毒颗粒富集到消化腺中。有研究表明,被nov污染的水体中,贝类经过4~5 h的生物富集作用,每个贝类消化腺中可达到>1 000 nov载量,贝类消化腺中的nov浓度可高于周围水体数十倍至数千倍,而且在净化后的贝类中也常常检出nov。硬质表面食品、生食蔬菜和软质水果没有生物蓄积过程,即使被nov污染,其污染水平可能远达不到贝类消化腺中的nov浓度。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nov定量检测方法,可定量检测单个拷贝数量级的nov核酸。nov通常富集或吸附于不同食品基质内部或者表面,需要经过病毒洗脱浓缩、核酸提取纯化等前处理,才能对食品中的nov进行定量检测,但是前处理过程往往可导致nov颗粒大量损失,造成rt-ddpcr定量结果与食品中nov实际载量不匹配的现象。由此可见,后续需要针对优化nov洗脱浓缩,改善核酸提取效率,提高nov整体回收率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升rt-ddpcr检测体系对食品中nov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基于RT-ddPCR技术的食品中诺如病毒定量检测
本文2022-11-02 19:49:13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9059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