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研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237下载132次收藏

黄光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难点,从中针对施工中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难点;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商业中心,地上35层,地下4层,采用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深度在基坑开挖深度20.3,局部挖土深度达23.6m。基坑形状为长方形,±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9.700。地基采用“桩撑+桩锚+桩间旋喷桩止水帷幕”相结合的支护形式。

2 地质条件

2.1 地层分布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杂填土①:杂色,一般上部主要由粘性土混较多碎石、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组成,下部主要为粘性土混少量砂组成,夹少量植物根系。各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1.50~7.80m,平均厚度4.43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淤泥质砂②:灰黑色,砂为石英质,以粗砾砂为主,不均匀混25~40%淤泥质土,有臭味。松散,局部稍密,饱和。钻孔zk2~zk14、zk17、zk20、zk21、zk24~zk27、zk32~zk34、zk38~zk41遇见该层,层厚0.50~3.60m,平均厚度1.58m,层顶埋深1.50~6.20m,相应标高0.16~4.86m。

(3)第四系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③:灰白、褐红、褐黄、紫红等色,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含约15-45%的石英颗粒,粘性较差。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2.30~30.90m,平均厚度8.88m,层顶埋深2.80~11.30m,相应标高-2.87~5.39m。

(4)燕山晚期(γ53)花岗岩。青灰、肉红色,风化后为灰黄色,粗粒结构、局部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本次勘察揭露其全、强、中、微风化四带。

2.2 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第四系地层及基岩裂隙中。场地内的地下水属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水位变化因季节而异。勘察期间恰逢深圳地区百年一遇大降水,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介于0.4~2.8m之间,标高介于5.19~7.86m。

3 施工难点

本工程地处市区主干道旁边,东北侧紧邻的公交站台为交通枢纽站点、高峰期间车流量密集,该区段道路下尚有雨水管分布;南侧及西侧基坑坡顶即为新建成市政道路及地下管线,两者对基坑变形也较为敏感。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地下水及确保周边环境安全,是该项目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基坑施工方面,应充分考虑基坑特点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由于场地开挖面积大,基坑深度大,如何优化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也应重点关注。

4 基坑支护施工及质量控制

4.1施工方案的选择

本基坑采用内撑式排桩与锚拉式排桩相结合的基坑支护结构型式:除出土坡道部位以外,基坑上部设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下部设两道预应力锚索。

4.1.1上部内撑式排桩支护

支护桩桩径1.2m,桩间距1.6m,桩长27.5-31.5m,设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核心筒部位设直径为67.5m环形支撑梁,桩顶压顶梁截面尺寸1.2×1.0m,腰梁截面尺寸1.0×1.2m,支撑梁截面尺寸分别为0.8×1.0m和0.6×0.8m,环梁截面尺寸分别为2.4×1.2m,桩与梁均采用商品砼c30浇筑而成。

4.1.2 下部锚拉式排桩支护

支护桩桩径1.2m,桩间距1.6m,桩长27.5-31.5m,设锚索2道,一桩一锚,锚索长度20.0~29.0m,锚头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桩与梁采用商品砼c30浇筑而成。

4.1.3 出土坡道部位采用锚拉式排桩支护

支护桩桩径1.2m,桩间距1.5m,桩长29.0-32.3m,设锚索4-5道,一桩一锚,锚索长度30.0~38.5m,锚头设钢筋混凝土腰梁,桩与梁采用商品砼c30浇筑而成。对于南侧基坑上部的嘉汇新城与本工程地下室之间土台采用注浆钢管锚杆进行加固处理,共设3排,锚杆长度12.0m,水平间距0.75m,一桩两锚。

4.1.4 采用桩间设单管旋喷桩与支护桩形成组合帷幕进行止水,一桩一旋喷,旋喷桩长度進入基坑底部不小于2m。

4.2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工程基础施工实践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自稳能力,使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态。特别是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因所需设备简单、所需场地较小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工程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永清.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综合支护技术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7).

[2]王銮学,王文玲,纽爱涛.某17m 深基坑工程综合支护技术[j].施工技术,2011(7).

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