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999下载203次收藏

张文博

摘要: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的发展日益迅速,城市的建设也日新月异,但在公共政策下,建立一个怎样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还是一个需要完善的课题,当今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尚不完善,在此,笔者根据调查,将从当前城市规划的评估模式出发,分析它所存在的弊端和完善的措施,希望能为公共政策下城市规划的评估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规划评估;评估模式

早在2008年,我国就颁布并不断完善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一个文件,此外,对城市的规划还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此看来,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对城市规划的评估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看重。在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发现,城市的规划涉及了城市的开发、城市资源的配置以及城市土地的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而城市规划会对城市的经济、人文、政治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另外,城市规划的践行也是政府进行实施和调控的一个过程。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尚不完善,笔者在此将根据所知,结合城市规划的多方面因素,为城市规划评估新模式的建立提出建议。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评估模式存在的问题

上文中曾经提到,我国当前的城市评估模式尚不完善,难以为当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支持,因而若想完善当前的评估模式,必须要先了解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评估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对城市规划评估认知不准确

评估是一个外来词汇,是根据“value”翻译而来的,其意义为评判或评价,但在评估的实际内涵来讲,它是有多方面含义的,在规划评估中,它就包括前期评估、实施评估、事后评估等三个时间评估阶段,而在加之穆迪方面来看,它也分为描述性质和探索性质的评估两种。但当前,公共政策要求城市规划要从多方面考量,而我国的评估仅仅注重事后评估和描述性评估,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公共政策需要的,这也说明我国的评估人员对城市规划评估的认知还是片面的,是不准确的。另外,城市规划评估不是一个单一的评价,它分为城市前期规划的评估和施工建设的评估,而在施工建设下,又分为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这就要求评估者多层次考量问题,既要看到其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又要综合整体,分析规划的影响,包括其对决策者、对人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影响。但现阶段,我国的评估性文献中缺乏整体性,框架性的研究,不能为城市的规划提出有价值的指导,而仅仅片面的关注其合理性及瑕疵,这也是我国整体对评估的功能认知不准确造成的。

2:评估方面的狭隘性

城市规划的评估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建筑、公共环境等多个方面,但我国的城市规划评估主要着眼于城市的建设评估,但在公共政策中,土地的利用和公共环境的建设也尤为重要,这种评价的狭隘性无疑会使得公共政策在实施方面产生倾斜,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此外,在城市评估当中,评估人员主要注重了对蓝图的评估,而这种评估主要针对的是规划后的功能,而很少注意到其规划的可行性,这就使得很多评估值较高的蓝图并不能实施,亦或在建设中成为烂尾工程。当下的公共政策日趋完善,其针对的方面也逐渐增多,因而城市建设规划中的这种狭隘性无疑是对公共政策开展的一个障碍。

二、公共政策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完善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所以加强和完善城市规划的评估模式是必要的和十分迫切的,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考察和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评估模式完善的措施,以供各位参考。

1:加强政府的干预

公共政策下,政府对城市的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也为城市规划评估模式的建构做出了很大努力,比如,政府加强了评估人才的培养,扩大了评估模式涉及的领域等,并组织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评估部门。但在这其中我么不难发现,评估部门的自主性很大,而政府很少对对评估部门进行的监管和指导,致使政策难以在评估中得到准确的评价,从而使实际操作阶段不能准确完成政策目标。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城市规划评估部门的干预。例如,府要派出评估监管人,监督和指正评估部门在评估中的纰漏。另外,政府还可以往监督部门派遣专业的领导人才,帮助他们完善评估体系。在公共政策下,城市建设规划评估的结果要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服务,所以针对这这种特殊性,政府可以加强干预,帮助评估部门先在内部完善,为整个城市建设规划评估模式的完善提供基础。

2:建立多元化评估模式

在上文中笔者曾经提到过,现在的城市建筑规划评估多着眼于结果评估和描述性评估,所以这种评估的一元化使得政府在决策方面也无法全面开展,因此,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估系统,是完善当下公共政策下城建规划评估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评估中,要强调规划前期评估和施工过程的评估,还要强调探索性措施的评估。使得政府政策的指定能在评估中获得规划、设计、开展、后期完善等多方面的参考,另外还可以促使政府进行创建性的决策,以创新促发展。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在国际社会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我国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模式。

3:推进开展综合考量式评估

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笔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决策性建筑最终以烂尾收场,比如某市的一家发电厂在建设中突然宣布停工重建,最终不了了之,成为了烂尾产品。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该工程的停止是因为设计图中的几种建筑模式因技术水平达不到而无法完成,但往前深究,这项工程的评估得分却是相当高的,这就警示我们在评估时开展综合考量的评估模式。以此工程为例,评估师分析后认为该建筑蓝图完美适应了节能环保以及发电效率的要求,并在图纸中设计了太阳能、风能等综合类发电设施,而几乎没有一个评估师注意到我国的建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满足不了这种设计,因而使得工程在评估时已经失败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估时要综合考量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另外,笔者还发现了很多城市的一些建筑,在建成几年后就草草拆掉的情况,就某市的一个河岸公园为例,仅仅建成两年就被拆掉了,原因是该公园地处偏远,几乎没有人光顾,更为严重的是,它使河岸的这一段产生了水土流失的趋势。以此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政策下修建河岸公园的决策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地理位置的选择却直接导致了此工程的失败。其實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在城市规划的评估阶段的。如果在评估阶段,评估人员在设计本身的评估外,还能对设计的选址方面做出准确的评估,那么这种损失是不会出现的。

在新时代的公共政策下,城市的建设必然会越来越快,城建规划的评估也会愈发体现出它的必要性,但我国的城建规划评估模式尚不完善,综合这一状况,结合新时代下的公共政策,笔者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建议,当然,城建规划模式的改善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几个方面,而更应该从整体上得到全面的改善,因而,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为城建规划评估模式的改善提供一些帮助。

结语:公共政策在新时代下有了新的要求,而城建作为公共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它的评估模式必须要得到全面的完善,笔者以此为契机,已经谈了此模式当下的状况以及一些建议性措施,以期为此模式的完善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庭伟. 技术评价,实效评价,价值评价——关于城市规划成果的评价[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6)

[2]郭亮. 浅谈城市规划质量评价中的三点问题[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6)

[3]欧阳鹏.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规划评估模式与方法初探[j]. 城市规划. 2008(12)

[4]田莉,吕传廷,沈体雁.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广州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5)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评估模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