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堤防工程可视化建设管理系统应用于洞庭湖的研究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060下载292次收藏

阳军

摘要:堤防工程施工线路长,做好堤防工程的建设管理不仅是一项复杂又重要的工作,还是提高管理水平、工程质量的关键之所在。gis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与地学空间数据想结合起来的技术,既能够满足用户对空间信息的掌握,又能很好的将位置与属性关联起来,实现可视化的管理与决策。本文结合gis技术的优良性质,将其应用于堤防工程建设管理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堤防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基于vb语言,研究设计了适合于洞庭湖堤防工程的可视化建设管理系统。

关键词:gis;堤防工程;可视化;建设管理

0.引言

堤防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进度,质量,人员,合同,材料,机械,财务及文档等方面内容。自1982年云南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开建以来,我国多采用的是招标投标以及基于项目业主责任制的建设管理模式,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制度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积累了多年宝贵管理经验,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近年来,水利信息化能够带动水利现代化,能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地理与计算机的产物gis技术运用而生。水利工程的信息化逐渐进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

堤防工程作为线路较长的水利工程,其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寻求技术以及计算机的辅助设计的方法是发展必然趋势之所在。gis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与地学空间数据想结合起来的技术,既能够满足用户对空间信息的掌握,又能很好的将位置与属性关联起来,实现可视化的管理与决策,使得堤防工程的管理更为直观、严谨和系统。目前,gis技术也有应用于水利工程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防洪减灾;(2)水资源管理;(3)水环境及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三维的可视化的动态模拟与显示;(2)堤防位置的选择及优化应用;(3)地理空间信息的叠加的分析;(4)影响范围的确定;(5)堤防工程的开挖量及剖面分析;(6)水的淹没分析;(7)交互式工程布置。

目前,堤防工程在建设管理过程中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和技术上。就体制上的问题而言,我国目前的项目法人管理制度上存在体制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不清,规章制度不完整,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部门利益倾向,监理作用效果不好,招投标过于形式化。就技术上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项目法人对工程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项目法人往往是临时成立的一个机构,人员是由一些机构临时调入的,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的素养。管理上自然也存在一些缺陷。工程建设上,项目的管理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有的还包括现场查看,在工程开建之前,没有对整个工程的实施进度,细节布置做一个全面的模拟,这就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出现了问题才解决,这样势必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能保证,甚至造成工程的返工,延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支撑工程建设与管理。

1.基本概况

我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從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吴淞)29-36米之间,最高点是黄山头主峰,高程265.4米,垸内最低点为珊珀湖湖底,高程25.3米。共有一线临洪大堤393.188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全市的五分之二),穿堤设施196处,电力外排机埠95处294台50915千瓦。县境内8条主支洪道将全县分割成五个堤垸即安澧垸、安昌垸、文化垸三个蓄洪垸,安造垸、安保垸两个重点垸。全县堤防长度情况如下:全县共有一线临洪大堤393.188公里(其中安保垸99.983公里,安造垸79.172公里,安澧垸68.599公里,安昌垸84.247公里,文化垸61.197公里)。

2.gis与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结合研究

2.1 gis技术特点

gis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地理信息,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2)基于计算机系统支持,能够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的管理,计算机程序模拟出常规或者专门地理分析方法,将模拟出来的方法应用于空间数据上,利用产生出来的有用信息完成各项任务;(3)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精确,综合的对复杂地理系统分析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实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程序与地理数据组织形成地理空间信息模型。具有一定地理知识的用户通过利用模型观测各方面内容,对数据加以分析和预测,可以用于解决管理决策问题,这就是利用gis来分析的意义之所在。

2.2 gis与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的结合

传统管理方法主要以数据流和命令流为形式,堤防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以数据作为表现形式,对于非专业人士的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并且需更多的财力以及物力投入到管理。gis引入工程管理,可提高管理软件的直观性,简洁性,如此以来,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可以以地图、模拟实物、各专题图表、影像图片表达,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2.1 gis 与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结合的可行性

gis系统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以及用于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堤防工程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表达的范围之内的。但是堤防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活动,其与河流的流态,地形等地理因素息息相关,这些地理因素可以在 gis 的构架中加以模拟和表达。堤防工程作为一个三维实体,利用gis可完整描述堤防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2.2.2 gis在堤防工程总布置中的应用

基于gis软件,建立数字化的地形,堤防工程在施工场地布置各系统部件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各系统的数据信息和其他信息形成基础数据库,支持着系统的底层。通过这种方式即能实现各个系统部件之间的联系与独立性。依据工程的不同施工周期,选择合适的基本时间步长,可以使施工生产的整个过程详细的被管理者所直观全面的了解。在gis系统中,信息的可视化组织可以表现为系统数据的操作和管理。数据贮存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事图形数据库,可存放各系统的专题图,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图形放在各个不同的图层上,可以用以分析。二就是属性数据库,用以描述图片的属性数据。两层次的数据可以通过内部代码以及用户标识码公共连接起来,这样就会将属性数据和图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堤防工程的三维的管理与评估,直接联系堤防工程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关系。

2.2.3 gis 在洞庭湖堤防工程施工进度可视化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特点,是由主体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建工程所组成,各个工程的安装项目由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以及单元工程逐级形成的。而单元工程最为最为基本的管理单元,利用gis的设计模式将堤防实体工程进行划分,分为成千上百个单位工程,每个单元载有空间坐标信息,工程设计数据,工程计量数据以及专业检测数据等等。每个单元又可以集合成为一个数据集合。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将复杂的堤防工程实行微观化的管理,通过统计,组合分析最后扩展到整个工程,实现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管理。

3.结论

实现gis系统在堤防工程建设管理的应用,结合gis软件与堤防工程建设的结合,可实现洞庭湖地区堤防工程的可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而且加大了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j].中国水利,2005,(16):45-47.

[2]王建武,陈永华.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赵吉元,吕开云.3s集成技术在数字公路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2):21-23.

[4]邹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堤防工程可视化建设管理系统应用于洞庭湖的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