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规则演变后篮球比赛裁判尺度研究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22-11-02浏览:2342下载287次收藏

摘要:从理论上讲,裁判的尺度,无论何时、无论对谁始终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实际工作中,不同时期,随着规则的修改和变化,尺度不尽是一致的,而且尺度问题永远是不能让人满意的篮球比赛规则每年都在改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等方法,着眼于近几年新规则的变化对裁判判罚的影响,对裁判如何在新规则下掌握好判罚尺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篮球;新规则;裁判;判罚尺度

前言

现代篮球比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展现了其非凡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参与。伴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与其相伴而生的篮球规则也在不断更改和进步。为了促进篮球运动向更高水准方向发展,加快我国篮球判罚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强篮球技战术的发展,我国篮球判罚规则不断改进和革新,作为篮球裁判,要及时总结当前執行新规则的情况,了解临场判罚尺度的新动向,从进而调整自己的判罚尺度,提高判罚水平,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1 2009年篮球新规则的变化

1.1.1 限制区的改变

由现在的梯形,改变成长方形。尺寸和大小与nba的基本一样。罚球线与端线的距离还是5.80米,两条线垂直于端线,之间距离是4.90米。(nba是4.88米)。

1.1.2 合理冲撞区

在篮下以篮圈中心为点1.25米为半径有一个半圆。防守队员两脚都位于半圆内,攻守双方发生身体接触,如果发生犯规,进攻队员不负责任。裁判员要吹只能吹防守者犯规或者不吹。没有撞人犯规,只有阻挡犯规。[1]

1.1.3 三分线距离的改变

三分线与篮圈中心的距离增加0.5米。现在是6.75米了。(nba是7.24米)这个距离增加了投三分的难度,但男女成年和青年的比赛都可以适用。

1.1.4 增加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

两条掷球入界的小线标示在球场外,在记录台和球队席的对面。从底线的内边沿到距离8.325米的地方为线的外边沿,也就是和三分线的弧顶水平。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或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在后面拥有球权的球队,请求暂停后,在记录台对面指定的掷球入界线掷球入界。而不是现在的记录台对侧中线处,改后掷球入界的位置是在前场记录台对侧,三分线弧圈顶端切线的边线外。

1.1.5 24秒钟的计算有一个新的概念

因违犯后,在后场还是由原控制球的队掷界外球开始比赛,24秒装置应被复位到24秒。因违犯后,在前场还是由原控制球的队掷界外球开始比赛,如果24秒装置在比赛中断显示14秒或者更多(倒计时),24秒还是要连续计算的。因违犯后,在前场还是由原控制球的队掷界外球开始比赛,如果24秒装置在比赛中断显示13秒或者更少(倒计时),24秒装置应被复位到14秒。如果是球出界了,一名同队队员受伤,一次跳球情况,一次双方犯规,双方球队的相等罚则抵消。这5种情况后还是由原控制球的队掷界外球开始比赛,24秒还是要连续计算的。原规则50条相关内容没有改变。要求新的24秒装置要有两个复位键,一个复位到24秒,另一个复位到14秒。

1.2 新规则的特点

这是制定规则的基础,新规则保持了比赛的公平进行,不允许队员和球队从对方获得不公平的利益。新规则定义简短明了,准确而不繁琐。新规则不允许任何一方从违反规则中获得好处,使比赛更具有奖惩分明的特性。[2]新规则对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保持均衡。新规则简短扼要。比赛存在着例外情况,所以新规则指出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新规则保证人身及场地器材的安全,保证比赛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顺利进行。新规则赋予裁判员权利,能够控制住比赛。新规则尽量的保证比赛的连续进行,使其尽可能少的中断比赛次数。

2 新规则裁判执法尺度的研究

根据新规则的特点,必须牢牢掌握总体的执法精神,做到“三个性”;坚持比赛的完整性,保持比赛控制和流畅平衡的一致性,从而达到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要克服“严比松好”、“越严越能控制比赛”、“越严比赛越平安”的思想。克服“球队比赛,裁判表演”一接触就吹的判罚理念,要克服两裁判员临场时“比哨多、比哨快”的不正当的个人竞争。[3]做到:凡是比赛中攻守队员出现可吹可不吹的,不吹;凡是比赛中攻守队员之间出现的无足轻重的非法动作,不判;凡是比赛中攻守队员之间出现没有从中得到利益的无关紧要的非法动作,不究。坚持宽容鼓励对抗的原则,要尽可能少的中断比赛,促进比赛高潮不断出现。[4]

2.1 保证合理身体对抗的尺度

当今世界上存有多种篮球规则,国际篮联也试图进一步统一现行的所有的规则。并力争主动,使未来仅有一套世界性的篮球比赛规则。2004年和2006年国际篮联两次对规则有关“提倡合法的身体对抗,严禁暴力行为,保护合理的防守技术。”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在保证比赛流畅性的前提下,要求运动员有高密度的身体接触,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体重,力量等多项综合的优秀身体素质,来保证比赛更精彩、更激烈、更有悬念。是在进一步完善身体对抗的合理性,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向nba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模式学习和靠拢。

2.2 普通犯规的吹罚尺度

2.2.1 对盖帽球问题的吹罚尺度

盖帽球是比赛中的一个亮点,一个好的盖帽会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应给予鼓励,盖帽时稍触手应从宽掌握。篮球比赛是以得分为目的,保护投篮得分是比赛的需要,也是规则的一贯精神体现。因此裁判员在对盖帽球的尺度把握上就应当更注重一些,再盖帽球与干扰球,正常盖帽与犯规的判断上则因该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更人性化一些。

2.2.2 对假摔问题的吹罚尺度

现在比赛中的假摔出现较多。裁判员对场上球员是否有身体接触后的跌倒,对身体接触强弱程度,是否造成后果的把握上作出最好的判断。对攻守双方都是一样,包括争抢篮板球时的身体接触可能利用假摔来骗取对方的犯规。利用这种身体接触,制造假像有目的欺骗裁判和观众,达到制造对方犯规的行为,要从严掌握。造成后果可直接警告或判罚技术犯规。判断此类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在判罚时要注意队员的意图,尺度的掌握,胆大心细,吹的出去,也收的回来。

2.2.3 抢球时用手问题的吹罚尺度

非法用手是队员用手接触对方时限制了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因而获得了不公正的利益,此类接触应从严掌握。如:防守队员为阻止对方溜底线或空切,用手臂挡住对方队员行进;运球队员突破时,防守队员用手顶住运球队员腰部或腹部以阻碍对方突破;反复地用手戳对方,影响对方行动自由以获得不公正的利益;无球进攻队员用手推开对方队员的防守摆脱要球;队员运球时,用伸展的前臂或手推开对方队员以阻止其获得球等。抢球时一般情况下都会触及持球队员的手,对这一类抢球时打手,尤其是正面抢球应从宽掌握。如防守從背后或侧后抢球时用身体冲撞持球队员,那就另当别论,必须运用背后防守的处理原则从严掌握。

2.2.4 对是否得到利益问题的吹罚尺度

运球过人被阻挡,但不影响其过人,传球或投篮;快攻一传已出手被犯规,但球已传至前场,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或跑空篮;由外向内运球突破分球时被阻挡,但球已传至篮下同伴即将得分等。这类犯规应当尽量减少吹罚次数,因为,犯规形成时,并没有影响球继续运行和比赛的延续性。所以为了保证比赛的流畅性,这些情况下的犯规应当从宽吹罚。争抢篮板球时从背后推开对方拿球;运球队员过人时用手臂或肘钩住防守队员;摆脱或防摆脱时用手推开对方或拉住对方;防守队员从对方背后抢球时推动对方等。当这种情况下的犯规出现时,裁判员应当立即中断比赛并对犯规球员进行吹罚。

2.3 裁判员对带球走情况的吹罚尺度

从规则的精神去理解,要求裁判员统一尺度,彻底改变习惯吹法,在不影响比赛流畅性的个别违例球的吹罚上个别情况可以从宽处理。比如:无意识或失去平衡持球跌倒;由于场地上有水或冲力惯性造成的持球滑动或持球跌倒;由于场地上有水,身上有汗或冲力惯性造成的持球跌倒后的滑动;跌倒后去试图控制球;躺或坐在场地上传球或运球。但以下动作必须吹走步违例:跌倒后试图持球站起来;跌倒后持球滚动。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当前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迅速,我国篮球赛制也渐渐与国际接轨。因此,每一名篮球裁判员要提高判罚的正确性,必须转变观念,要转变一见接触就判、一见违例就吹的旧观念,这种吹法不符合当前国际篮球执法尺度的标准,也不符合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在实旋转变观念、改变吹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适应期,但必须将适应期从一开始即纳入正确轨道。从思想认识上必须明确规则有关处理违例与犯规的原则和基本概念并没有变,要变的是上面已阐述过的精神与要求,对于那些已构成得利的犯规应有一个吹一个,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否则该吹的犯规也不敢吹,从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不足取的。我们提倡的是鼓励合理对抗,反对投机取巧。我们肯定的是正确的篮球技术,否定错误动作。我们不以哨声多少作为衡量裁判水平高低的标准,而是更注重哨声的质量与对场面的控制能力,以保证比赛的连续性,提高观赏性,使比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健康而有序地进行,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尽快地与国际执法尺度接轨。

3.2 建议

在没有手部动作犯规的前提下,在以往掌握身体接触的尺度基础上,尺度再放宽一点。地面的对抗和空中的身体接触都是一样。这种接触必须考虑到运动员身体的体重和力量。尤其表现在对徒手的进攻队员的压迫式的防守。给进攻队员的移动的空间很小,因身体阻碍,压迫进攻队员改变行进路线或被迫停步。这时的身体接触是很频繁的,提前用身体的正面,移动脚步,甚至有些迎上,在没有手部动作的参与下,给予提倡,这种身体接触的判罚的尺度从宽掌握。在篮下多人夹击协防下,强行投篮时,对封盖发生在对持球手的触及和防守队员合法直臂封盖的接触判罚过严。虽然在投篮和持球,球手是一个整体,这段话在规则中删掉了,因为他引起了比较多的理解和执行上的混乱,尤其表现在篮下封盖和压迫式的紧逼防守的抢断中。

参考文献:

[1]胡静,李可可等.2008年国际篮球规则的修改对比赛和裁判员执裁理念的影响[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629-631.

[2]罗国程.发挥大学生优势,从高校培养高水平篮球裁判[j].四川体育科学,2004;(4):49-59.

[3]范旭山.篮球比赛裁判尺度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5):126-127.

作者简介:

王明强(1975-2月),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硕士研究生。

新规则演变后篮球比赛裁判尺度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