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工地信息化管理的三管齐下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22-11-02浏览:2959下载227次收藏

杨硕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各地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项目单位求快难以求全,管理漏洞也随之增长,各地方政府监督人员数量少难以覆盖等情况,对建设工地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到日程上来。作为建设监管方,通过建立该系统,可以动态、全面地监管建设工地人员、工程的现况,并及时保持联系,可以较好地实行监督管理,精准地发现现场问题,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大量节约人力物力。

关键词:建设;工地;信息化管理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国内有以农民工考勤管理系统为主挂钩工资发放的情况为主的管理系统,其中囊括银行、公安、建委等部门,协调联动,将考勤管理作为纠纷处理的主要依据的。也有考察主要管理人员系统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的系统,以及现场的远端视频监控系统,具体情况如下:

一、各地的建设监管模式

国内各地市的建委、建设局也都在探索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工地管理系统,其中有侧重农民工工资管理系统的邢台、杭州、嘉兴、天津生态城等,有侧重建设工地主要人员管理的江苏省等、也有主抓视频监控系统的苏州市为代表的各地方建委。

1.1 农民工考勤系统

邢台的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系统(ic卡+拍照+无线传输),该系统由企业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和金融机构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一卡通”系统浏览在建工程、参建单位和务工人员信息,加强农民工管理,有效解决建筑劳务市场无序流动、私招滥用、持证上岗率低、工资拖欠等问题。

杭州、宁波等地的建设工程指纹考勤管理信息系统(指纹)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智能办公系统、监督业务管理系统、指纹考勤系统等4个子系统;系统基于b/s架构设计,实现了服务端的集中管理维护与用户无客户端登录模式。

1.2 主要人员管理系统

采用该系统的主要有无锡、安徽、大庆等地。三个地方都用到了拍照的人脸扫描技术,此技术也是防止冒名顶替的最牢靠的手段;不同的是无锡和安徽结合了物联网系统来传输数据,安徽还结合了出勤工时的功能,从而整合了主要人员考勤和农民工出勤的考核;大庆则结合了指纹识别达到双重保险,提高了识别率。各地也基本将项目经理、总监等出勤率达到80%以上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并对不足的项目进行通报批评及与信用等级、市场准入资格挂钩等措施。

1.3视频监控系统

以苏州工业园为代表的视频监控系统大大解决了监管人员少、项目多、面积大的的难题。要求每个各地至少两到三个摄像头,分别置于最高处、大门口处等,实时传输数据。监督人员通过视频监控掌握建设进度,发现建设隐患并及时排查。苏州工业园也将lbs(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并行使用,将主要人员考勤统计、信息统计、会议通知等结合一起,对参建各方动态监管,发现的问题更全面。

目前以上几个系统多为独立运行,或两厢结合运行,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整合,对于建设项目管理来说难以达到立体化管理的效果。

二、南港工业区的建管模式思考

南港工业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在建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建设面积在200万平米以上,区域内的项目有包括诸多央企项目、港口项目、化工项目、市政、房建项目等多种工程建设项目,而目前监督人员只有2名,年内达到4名,随着将来大项目的逐渐落地,人员少、项目多、分布广、监管难的矛盾将愈发明显,如不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则会人跑断腿,项目监管空挡大,存在较大隐患。

基于以上情况,考虑工业区的现状,拟采用三管齐下的措施,分别靠视频系统抓现场形象、主要人员考核系统来抓管理和带班、农民工考核系统抓分包队伍管理和工资纠纷,如此应用立体化的工地信息管理系统,对工地可以有全方位的把控,哪里出现隐患和问题,可以及早发现,并专人赴现场解决,当出现纠纷时,可以调取数据作为记录。

而在实施方面,根据工业区的现状和资金情况,计划分布实施“三管齐下”计划。近期将在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涵盖视频监控管理、项目主要负责人员(项目经理、监理安全员、质量员等)指纹考勤监控管理。其中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统一摄像头规格、搭建集成平台,对各工地统一监控,设置视频系统的标准为建设规模在5000平米以上或者总投资在1000万以上的项目,数据传输采用有线光纤为主、无线gprs为辅的方式,具备条件的实时传输,不具备条件的一周传两次。主要人员考核系统为终端设置指纹加人脸识别器,双重识别后登入考勤信息,每个月自动生成报表,通过光纤或无线传输。将根据到岗率情况,按建设部要求,低于80%的进行通报及相应处罚。

中期实施农民工指纹考勤监控管理、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信息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采用ic卡(与身份证挂钩)为主的考勤管理办法,實名制制卡并考勤,每日上下工皆刷卡,数据每日汇总,并通过光纤或无线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平台,各单位按照自己的需求可以调用其中的数据,其中包括企业管理系统、监督管理系统和金融机构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企业管理系统功能为具备备案申请及信息更新、派遣与考勤管理、工资支付管理和查询(后期可增加该功能)等。为企业加强建筑劳务用工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化平台,规范建筑劳务市场,解决当前存在的“以包代管”的突出问题,同时记录建筑劳务从业经历,为工资支付、解决劳资纠纷和防止恶意讨薪提供依据;监督管理系统功能:具备备案审核、考勤监控、投诉受理、信用评价、统计分析和查询等;金融机构管理系统具备与企业管理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交换功能,能够制作和管理实名制卡,管理工资发放账户,代发工资的功能。

通过分期分步实施,能够达到一是通过对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进行登记备案,行成建设信息数据库,实现南港工业区建设信息共享和有序监管。二是通过考勤管理,实现对重点工程、重点部位负责人员的有效监督,规范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强化总包和专业承包单位的责任。三是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实时对建设工地施工现场作业面、工地现场情况、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南港工业区在建项目审批、监管效率。通过搭建行政执法管理平台,规范行政执法职责和程序,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执法合法、合理、公平正义。

三管齐下,建筑工地的信息做到立体化掌握,对监督管理工作和纠纷协调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人员少、面积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做到了全覆盖、及时把握数据,将隐患消除于未然。

三、问题及思考

目前的各地实施情况,以及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问题,如果建设工地都通光纤,无论是视频数据还是考勤数据等传输无障碍,但如果未通光纤地区,无线传输的可达性、数据的稳定性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施阶段磨合。

2.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尽管采用了指纹和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农民工ic卡系统,但是根据江苏、浙江等地的调研发现,还是存在虚假或无效数据的情况,无法做到百分百准确的数据采集。

3.现场线缆的破坏问题。有的地方反应,搭架好视频线缆等数据线后,经常由于施工机械破坏、人为破坏等情况,频繁遭到破坏,导致修复不及时,数据传输受到很大影响的问题。

4.到岗率过低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项目多,持证人员少的问题,经常出现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安全员等主要岗位人员一人挂在多工地管理的情况,导致工地反映出的数据大大低于建设部的要求,如全部处罚则涵盖面过广的问题。可以对其首先通报批评,视现场情节严重的进行处罚。

结束语

以上论述看出建设工地是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对提高建筑工地管理有重要意义,因而才能有效提高建设工地的施工质量。

建设工地信息化管理的三管齐下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