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钢铁基地(湛江东海岛)深基坑降水典型案例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湛江市钢铁基地(湛江市东海岛)建设过程中的三个深基坑为例,介绍了深基坑的降水施工技术。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一、前言
湛江千万吨的钢铁基地项目是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结合宝钢重组广钢、韶钢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是广东省淘汰1700万吨落后钢铁产能,实行广钢环保搬迁,在湛江新建的1000万吨级钢铁基地。
基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东海岛的地基基础是典型的沿海软土地基。
我们广东国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先后中标了该钢铁基地建设工程的部分监理业务,本文以典型的三个深基坑为例,介绍软土地基深基坑的施工降水技术。
東海岛属滨海堆积地貌,潮滩及火山发育,岛上土质主要为粉砂,吹填层下即为原始老海底,地面下-6~-3m处覆盖有一层0.3~2m厚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属滞水层。岛上地下水位很高,地面下即可见的地下水,局部地区积存大量地表水,地下水补给水充足,潮涨潮落,水位变化可达1-3m。
现阶段,全国多家大型施工企业已进入湛江钢铁基地(东海岛)施工。
二、工程实例
(一)水处理厂泵站水池基坑
该厂位于经三路与经四路之间,供水泵站水池埋深-8.0m,水池尺寸72m×45m,基坑施工时必须将地下水位降低至-8.5m。
(1)降水难点
1)地下水水位高且有大量地表水,流沙现象严重。施工区域的地表被15 -30 cm深的地表水长期覆盖,西侧40m外有一条1m深的排水沟,且周边80m范围内有多处地表水。整个工程场地土处于饱和状态,土质主要为粉砂、细砂,直接开挖后流沙现象严重。
2)含水层厚度大、渗透性强,降水的同时需解决截水问题。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 18. 4m以上土层主要为粉砂、细砂土质,渗透系数4.32m/d,地下水渗透性强且地下水补给速度快,根据周边的在建工程施工经验,施工中需考虑截水问题。
3)降水需考虑滞水层问题。按地质勘察报告,厂区地面下-4.4 ~-3. 5m处为老海底,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属滞水层,层间含粉砂夹层,且含有层间滞水。
4)降水周期长,降水跨越雨季。工程工期7个月,降水期间跨越了整个雨季,降水周期长,地下水位、水量变化情况难以预料,若单纯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则管井的数量难以经济、合理地确定;少量布置管井时,遇暴雨天气又难以保证降水需要,过多设置管井成本又太大。
5)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基坑深8m,砂土边坡受水后极易塌方、失稳,降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坑的边坡稳定,涉及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降水方案
1)地下水水位高且含有大量地表水,流沙现象严重的解决方案。管井降水方案适用于砂土土质、深度>5m的深基坑降水工程。地下水如果能有效降低,也就同时解决了基坑流沙的问题。根据计算,供水泵站基坑日总涌水量3800m3,单井日排水量按280 m3考虑,共设计19m深无压完整井14口。管井布置于基坑长向两侧,间距16m。
2)截水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管井间距过大时,因地下水量大、秒土渗透快,水可能会涌入基坑内。水渗流路径如图一所示,图一中,假设当两管井间中间点b做水平渗流时,当l1
供水泵站的滞水水流主要考虑层间滞水水流和滞水层上的滞水水流。供水泵站的边坡按1:1自然放坡考虑,管井距基坑边1m。经分析,在两口降水管井中间部位、滞水层层面上的e点处的水流不易疏导,且离基坑最近,故e点为最不利水流的水平渗流点,则l2 =4. 5m,管井间距应小于2/20迥供枣泵站基坑长轴边外侧每两口管井间设一口疏导井,疏导井与降水井间距8m<9m,满足截水需要;沿供水泵站基坑短轴边外侧设7口疏导井,间距7m <9m,满足截水需要。24日疏导井和14口深井管井环状布置于基坑周边,形成了封闭的水流截断帷幕,解决了整个基坑四周的截水问题。
当滞水层下部的疏导井长度不小于滞水层上部的汇水长度时,即可满足水的疏导需要。本工程中疏导井的长度应不小于两倍的e点埋深,考虑到疏导井兼观察井,疏导井长度设计为8m。降水井平面布置如图二所示。
3)滞水层问题的解决方案。滞水层上下均为砂土,渗透性好,易于疏导滞水,基坑周边较密集设置的疏导井和降水管井贯通了滞水层,在解决截水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滞水层的问题。对于较大尺寸的基坑,可在中间区域适当设置疏导井,以疏导基坑中部的滞水。因本工程基坑尺寸较小,且土质的渗透系数高、降水影响半径大,故基坑审问区域丕再考虑设置疏导井。
4)跨越雨季长时间降水问题的解决方案。疏导井在需要时,布设水泵设施可兼做降水管井使用,能立即增强排水能力,易于解决突发状况,同时疏导并深度较浅,自身成本费用也较低。当疏导井深度大于或等于基坑挖深时,还可兼做观察井,水位情况一目了然,不必再另外增加观察井设置费用。
5)深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保障结果。降水l0d后基坑开始分层开挖,开挖结束后经现场实测,-8.3m标高处可见地下水,证明实际降水效果与降水设计目标基本吻合。在7个月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采用疏导井+深井管井的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优质、安全地完成方开挖和地下结构的施工。
(二)综合管网深基坑(槽)
位于经四路东侧,距原水处理工程供水泵站约150m。工程基槽标高-8.0m,基槽底宽6m。基坑开挖边坡1:1自然放坡,采用在基槽两侧布设深井管井降水,管井间距15m,井深14m。平均基槽降水成本费用约合24.9元/㎡(未计电费)。基槽开挖后,因-3.0m处滞水层上存有大量滞水,且因管井间距大,没能解决截水问题,基坑外地下水水平方向流入基槽,造成基坑下部土质虽较干燥,但基槽上部出水,出现基槽开挖后地下水泡槽的状况。
(三)储水池基坑
大型储水池工程位于经四路西侧,紧邻原水处理工程北侧。基坑尺寸为280m×175m,基槽深6.15m,基坑开挖边坡1:1自然放坡,基坑周边布置环状井点深井管井,井距7.6m;中部布设一排深井管井,井距4.8m,共布设深井管井180口、观察井10口,管井深度均为20m。平均基槽费用约6.2元/㎡(未计电费)。降水20d后,基坑开挖时发现,基槽中间区域-3.5m标高处滞水严重,施工机械无法在上面施工,降水失败。
经过比较不难发现,三个深基坑降水工程地理相邻、地质条件相同且同时施工,因采用不同的降水方法取得了不同的降水结果。疏导井+深井管井降水,很好地解决了滞水层滞水的问题和截水问题,降水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三、结束语
通过在岛上的前期工程实践中应用疏导井+深井管井降水技术方法,每口疏导井可比深井管井节约成本900~1300元,平均每基槽降水费用可节约20元/㎡以上。此技术可为大都市地区、沿海沿江地区的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03;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09;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05.
作者简介:
郑家龙,男,1972年生,广东国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及监理。
广东湛江钢铁基地(湛江东海岛)深基坑降水典型案例
本文2022-11-02 17:42:11发表“城建环卫”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972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