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袁丽丽 孙革新 姜竹
摘 要: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文章探讨了如何在高职医学院校检验专业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职医学院校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临床学科,对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这就促使医学检验专业必须要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1? ?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速现代职业教育的进程,教育部2019年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才能为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方案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渊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纯熟的教学艺术,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当前,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教学与检验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随着近年来高职医学院校扩招,检验专业吸收大量新入职教师,这些教师普遍存在“从校门到校门”的情况,没有临床工作经验,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难免会对教学产生影响,个别的甚至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检验人才。针对这种情况,一线教师急需进入临床实践学习,以弥补不足。
2? ? “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整合学校与附属医院的师资队伍
有些医学院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学校将医学检验系与附属医院检验科整合成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教学和临床检验工作,使校内各种医学检验资源得以发挥最大效益[1]。附属医院既可以向社会提供临床检验服务,又是教学场所,成为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课堂。检验科人员实行“双岗”制度,同时在系部与附属医院上班,学校常态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附属医院检验科人员承担带教工作。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临床检验项目,现场指导学生。带教老师一边讲解理论知识要点,一边进行实践技能操作,把呆板枯燥的理论教学与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因此,教学效果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2? 聘请校外专家现场指导
很多高职医学院校长期与临床医院保持联系,聘请临床专家走进校门成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教室培训讲座,介绍临床检验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弥补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有条件的学校会采取长期聘任或短期聘任等方式,聘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一线检验人员做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切磋,可以促进在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2.3?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系部与医院、第三方检测机构、最先进的检验技术、试剂研发机构建立合作[2],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在假期派教师到这些机构进行培训学习。通过专家指导学习,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可以得到长足进步。教师在这些平台机构深入學习,学会使用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和先进技术后,回到课堂及时调整专业知识重点,弥补了医学检验教材上的知识陈旧、部分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节等问题。对于学校没有的设备和检测方法,实习教师可以请带教老师示范操作,录成视频,供教学使用,从而进一步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4? 制定长效措施,形成常态化
学校应及时掌握系部教师的基本情况,因人而异地开展长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安排每位教师的培养途径,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常态。学校建立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对所有教师进行考核管理。建立学校与医院或第三方的稳定平台,加强合作,建立教师到临床的顶岗实习模式,让教师更有参与感。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鼓励一线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在政策、资金上鼓励教师继续进修和深造,鼓励教师与临床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应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3? ? 结语
国家多年前就提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也进行了不断尝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学校政策扶持不够、没有制定长效机制激励一线教师到企业实习、教师自身惰性强、在实习进修单位不受重视、地位尴尬等问题。但是随着教育部下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逐步实施,各个学校制定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与教师聘任、职级晋升、绩效薪酬挂钩,形成常态机制。医学检验专业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质量合格的高素质检验师资队伍,着力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向发展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为医院、科研院所、第三方检验公司等企业输送合格的专业检验技术人才,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琳,刘旺华,郑磊,等.中职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15):77-80.
[2]赵晋英,肖非,谭潇,等.应用型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j].科技视界,2019(27):217-218.
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本文2022-11-02 12:45:35发表“毕业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8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