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栏目:毕业论文发布:2022-11-02浏览:2060下载148次收藏

叶丽

摘 要: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有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由于科技的影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向物流管理行业持续输送高水平人才,各地高校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改革。“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培养人才过程的不断优化来提高人才质量,从而为现代物流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每年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人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正是适应当前社会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物流行业培养大量的管理人才,从而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有较多漏洞,且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本文将就如何解决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弊端以及如何开展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 ? 校企合作单位的选择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学科教学时所采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校就读期间尽快地熟悉所学专业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同时也能够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多掌握一些实际的技术和经验,方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学校应当多投入精力进行建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这一模式并非短时间之内便可以建成的,需要学校经过不断的摸索,不断改进,才能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办学理念且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时,学校选择的合作企业是教学模式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选择合作单位或企业时,要尽量选择规模大、制度完善、信誉良好的企业,同时还要尽量选择一些企业领导人具备教育情怀的企业,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

2? ? 校企合作模式监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各大高职院校相继建设起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然而,部分高校在跟随潮流开展相应的教学模式时,却没有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在开展该类教学模式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精神,而是打造出“校企合作”的形式,而没有真正去实践,导致真正能够达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高校少之又少。

2.1? 培养目标不一致性

培养目标的不一致性是导致校企合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学校来说,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尽可能多地灌输综合物流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发展成为全能型人才,而对于企业来说,其要求员工在入职之后能够尽快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需要在入职前便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而学生在学校很少有实践的机会,因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在毕业后到入职前这一短暂时期内,实践能力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构成了一定阻碍,这也会导致学校和企业产生矛盾,无法达成合作目标的一致。

2.2? 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存在冲突

在教学内容的定制上,学校和企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后企业会将教育学生的工作全权交于校方,而自己则会在学生毕业后视学生的质量来进行聘请。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不参与,校方不沟通,会使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用人计划相偏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被企业录用的少之又少,这也变相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2.3?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行业与高校的合作日益密切,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若干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体系,例如:校企互动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等,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学校都应当根据合作的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调整教学计划,而不是一味地让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演化”,却迟迟未见成效。

3? ?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的主要教学模式分为以下3种,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强技术能力,从而提高人才质量。

3.1? 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上岗实习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企业为校方提供场地和资源的支持。例如,物流管理类企业,需要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如运输线上管理工作,由于学生在刚进入实习岗位时缺乏相应的经验,企业可以安排相关人员来指导学生实习工作。

3.2?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促进人才能力提升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目的是模拟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工作情景,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校内实习基地是为了模拟工作情景,应当建立起流水线,并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能力。

3.3? 校企协同开设课程,增强学生专业能力

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要及企业对人才的各项要求来制定教学内容,将课堂打造成具有企业工作岗位风格和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工作岗位与课堂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环境,熟知岗位要求,从而有清晰的学习目标。

4? ? 結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管理行业人才培养时,如需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则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来制定人才教学计划。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校方,都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清,陈志平,袁冰滨,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9(13):42-43.

[2]刘明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5):225-226.

[3]陈海.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阻碍因素分析[j].中国商论,2018(36):183-18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